水,作为万物的命脉、文明的源泉与社会的经络,在城市的运转体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从水源地的清澈水波,到遍布城市的供排水管网,直至市民家中的水龙头,供水的安全与稳定,不仅紧密关联着民众生活的安康,更是城市有序运行、蓬勃发展的关键支撑。
2024 年,银川中铁水务肩负高度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始终将安全优质供水当作核心使命,全力提升供水质效,全方位强化运维管理,在保障市民用水安全的道路上,留下了深刻且坚实的足迹。
水厂建设与水质保障双优
筑牢民生用水根基
积极推进水厂项目扩建,银川水厂产能取得重大突破,高峰期供水能力跃升至 55万m³/d,极大地缓解了城市的供水压力,贺兰山水厂技改工程稳步推进中。水质管理严格执行“两级管理三级检测制度”,全年高频次抽检本部各水厂、子分公司及管网点,水源地深井水质检测全面覆盖,出厂水与管网水水质综合合格率始终保持100%。供水调度科学精准,依据实际用水情况合理调配水量,确保日均供水满足城市需求,扎实推进供水保障工作,维持城市用水稳定运行。
智能计量与供水服务共进
提升用户用水体验
智能水表更换工程有序开展,计量精度不断提高,水量损耗有效降低。DMA 分区计量稳步推进,分区数据挂接与校核持续完善,漏损管控逐步精细化。切实落实“双清”工作责任,持续优化两金管控。供水服务实现优化升级,用水报装业务办理高效,“房 + 水”同步过户惠及 1306 户。聘请 51 名社会供水监督员强化用水监督反馈,紧密连接用户,不断提升用户满意度,推动品质运营与供水服务协同提升。
创新驱动智慧水务发展
开拓业务全新局面
创新实力持续增强,何康丽创新工作室成功加入中国中铁生态环境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水润公司荣获 CMA 与 CNAS 双认证,跻身《国家认可实验室名录》,不断增强水质检测能力。职工创新成果丰硕,智能化表井定位地图管理系统等 4 项成果荣获宁夏农林水财轻工工会“五小”创新荣誉,6 项实用新型专利与 4 项发明专利申报工作稳步推进,3 项科研课题成功立项。智慧水务建设扎实推进,12 个子系统高效协同,达成集中管控与即时响应同步联动,平台软件系统功能持续优化完善。创新为供水服务智能化、精细化转型赋能,为高质量发展持续培育新动力、塑造新优势。
安全精细管理与应急保障齐抓
守护城市用水安全
全力构建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签订 783 份安全目标责任书,强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不留死角”的安全工作格局。扎实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110 人取得安全管理资格证。全年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严密有序,12 次月度检查、6 次专项检查精准到位,9 次应急演练,有效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提升抢险快速反应速度与整体水平,最大程度降低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银川都市圈城乡供水水源工程石嘴山支线管道工程项目荣获集团“安全标准工地”称号,制水公司第八水厂获评“星级运营水厂”,公司高分通过宁夏水利厅安全标准化评审,成功晋升“水利安全标准化二级达标单位”,全方位为供水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捍卫城市用水安全生命线。
风控合规与财务管控协同
稳固企业经营底盘
精心打造严密的风控合规体系,有力推动内控建设五大板块十项成果落地实施。合同与决策审查严谨规范,全年审查合同 680 余份,重大事项合规审核率达 100%,保障经营合法合规。审计监督精准高效,全年审计任务圆满完成,财政补贴资金落实到位,不断创新经营思路,盘活房屋资产,重点领域内部控制自评价工作按时完成。财务管控科学严谨,连续多年荣获“纳税信用 A 级纳税企业”,积极争取税收优惠,合理降低财务成本,为企业稳健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经济环境。
回首过去,银川中铁水务以责任为笔、创新为墨,绘就城市水安全的壮丽画卷,书写水务发展的璀璨篇章。每一次产能飞跃、技术突破、服务改进,都凝聚着全体员工的智慧与心血,成为守护城市水脉的有力见证。展望未来,银川中铁水务必将砥砺奋进,持续拓展水务事业的广度与深度,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来源:党群工作部
编辑:石中玉
审核:孙维一
主办:党群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