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勇敢者和创造者吧
这是你打开「银河小野」的第77篇文章
01
我最近在做一个兼职——采集商户信息。主要工作内容是,对周边区域的一些小商家进行简单的信息采集。
公司那边会把信息通过大数据建模投放在软件上。每次想到这个的时候,就觉得这个软件以后要是火了,有我的一份功劳。
我这几天对周边一些商家采集信息的时候,一些商家会和我聊天,想知道这个软件是怎么投放的。
聊天的时候会说道:“现在生意不好做,我们自己也在搞,但不专业,就是在抖音发发图片和视频,想多个宣传。”
我在聊天的时候就感受到,互联网时代太快了,线上和线下,对于小商家来说,宣传流量是非常贵的。
02
实体店的成本高。
寸土寸金的实体店,每一平方都是金钱的味道。
有一个宠物店,我一进门,笼子里的一个比熊小狗就在汪汪叫,小狗爪爪疯狂地推笼子门。我看了一下,笼子简易,里面放个盘装食物,一个软垫子。
跟老板介绍完我的工作内容之后,老板两眼放光一样,可能是店里面没啥人来宣传吧。
我问老板,宠物店最近不是很火,那么多年轻人养宠物,网上一些数据都显示着宠物赛道都赚翻了。
老板叹气一口,可能觉得“网上说”这三个字就比较无语吧,互联网好像自带一种与生俱来的夸大成分。
他说:“看宠物的人多,卖宠物的人少,而且养一个宠物也没那么省钱。像我除了卖宠物,还附带卖一些宠物零食。”
店里面的小狗,有很快卖出去的,也有好几个月还在笼子里的。老板每个月也会发愁怎么吸引流量,怎么更快把小狗卖出去,让资金周转更快一些。
杭州一个实体店的成本,用老板的话,可以在一些城市买下一套房。
03
摆摊的淡旺季。
采集的商家,除了店面商家,还有很多摆摊的老板。杭州有好几处集市,每个集市的风格,以及生意淡旺季也不同。
我采集的这个集市,基本上都是小吃类美食。一辆改造好的三轮车,一个燃气瓶,一个保温箱,这些就组成了摊主的赚钱方式。
跟一些摊主聊天才知道,冬天生意不咋好。这跟我的认知相反,因为我觉得冬天小吃类挺赚钱的。
除了一些卖炒粉炒饭和米线馄饨汤汤水水之类的摊主生意比较好,烧烤摊主的生意并不好,我在夜市几个小时,来吃烧烤的人很少。
还听一个老板娘说,有一个摊主昨晚用了两箱碳,才赚了15块钱,太亏了,但做生意也没办法。
现在天气太冷了,很多人不愿意出门。何况还有外卖能送上门,大部分人更不愿意冒着冷风出门吃东西。
反倒是我自己一边采集,一边吃,哈哈哈哈哈就当吃晚饭了。
但是烧烤摊的摊主们,在夏天会特别忙,一个老板娘跟我说,夏天的时候,整个夜市的烧烤摊都忙不过来,人挤人,手都烤黑了,抬头一看,还排着那么长的队伍。
还说,做生意就是这样,忙的时候很忙,不忙的时候很冷淡。老板们都熬到凌晨一两点,才陆陆续续收摊。这些摊主随着城市的路灯亮起和关灯,熬过一个又一个夜晚,也为年轻人提供了多一个暖胃的人间味。
04
生活不易碎银几两。
这个兼职,让我意识到,自己有点脱离现实。
什么意思呢?因为我一直接触的是互联网,我的很多信息来源也是网上。真真假假的信息,混杂而来。
而且这些信息,没有任何直观感受,只是一行文字,一串数字。但现实生活不一样,有人情味、市井味和烟火气。
我这几天的采集,直接是近距离接触商家老板,这些人跟企业公司的老板比起来,好像没那么光鲜亮丽。
但Ta们身上有一种踏踏实实的生命力,而不是看到网上一夜暴富的故事蠢蠢欲动,当然了,Ta们也会和邻居摊主一起讨论,但转过身去,还是踏踏实实收拾桌子备好食材。
尽管摊主们都是一样差不多的品类,在我们做互联网的看来,这是竞品,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就好,但他们相处得还挺好,没有什么恶意竞争。
因为大家都是杭漂,在大城市做点小生意养活一家人。我今晚听几个摊主聊天,在讨论,过年回不回去,拜年送什么礼,你们那里什么习俗,有什么特色。
我听着这些,感觉真好啊。也就是这个瞬间,我一直接触互联网,却脱离了现实。
我感觉自己被互联网圈养了,网上任何风浪的事情,再高的热度,再大的声音,终究也只是网上。
但生活是自己的,周边的烟火味构成了真切生活的体验,去听摊主老板们的故事,去看环卫工人默默为城市修容,去看见一个城市里更多的小人物,去看见真实的生活。
作者:银河小野
作者简介:一个理性脑和感性心并存的可爱人儿
图片来源:堆糖网
在这里
沉淀我的成长认知
问个问题
点关注了吗?
星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