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勇敢者和创造者吧
这是你打开「银河小野」的第71篇文章
01
最近看了一眼我的健康手机使用统计情况,平均每天要花8小时19分钟在手机上。
看完吓一跳,但转头一想,我好像没完成多少任务,怎么就一天花了8小时在手机上?
细看一下,微信占比最多,其次,抖音、知识星球、Boss直聘。这下知道时间浪费在哪了。
我美其名曰跟自己说,这是为了写作找素材。事实是素材也没积累几个,我的时间和注意力却被短视频碎片化了。
造成的影响就是,晚上睡不着,白天起不来,浑浑噩噩一整天,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只是作息习惯混乱。
最重要的是,我的注意力被分散,大脑的阈值被拉高,也就是我多巴胺上瘾。看手机看得停不下来,刷视频刷得越来越沉浸。
长期下去,我这不是在自毁吗?然后赶紧调整状态,做一个表格,规定自己任务完成时间,减少拖延。
多巴胺带给我的一时愉悦,只会让我养成放纵的行为。
02
大脑的重塑性。
人的大脑不是机器,不是一成不变的硬连接,而是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是非常活跃的。
而且,大脑可以正向塑造,也可以反向塑造。你越专注什么,就得到什么。
专注刷视频,那么大脑的刺激点和兴奋点不断上升,多巴胺不断分泌,让你沉浸刷视频,完全感知不到时间的流逝。
而且刷视频的时候,大脑懒得思考,过脑不入脑,往往刷完视频,人也有点傻了。
为什么?因为没动脑子。大脑的工作原理是“用进废退”,就像菜地的锄头,是越用越亮泽,而不是生锈。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开始刻意训练自己大脑的正向塑造,设置每天的手机使用时间,到时间点就不再看,每天坚持输入和输出。
一开始很痛苦烦躁,因为坚持不了多久,注意力开始分散,大脑开始走神,脑海里跟菜市场一样,吵吵闹闹不得安静。
后面慢慢开始习惯,才觉得这种时刻真好,不被外界扰乱的平静,是一种难得的可贵。
03
多追求内咖肽。
多巴胺是瞬时满足,它是刺激大脑对当下即时快乐的满足。一些不怎么动脑的行动,基本上是多巴胺分泌。
比如吃烧烤炸鸡、刷视频、听歌、熬夜。这种行为容易上瘾,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内咖肽是延迟满足,它是让人追求高级快乐,一般经历痛苦才能获得。并且它的分泌比较吝啬,不会像多巴胺一样分泌旺盛。
比如减肥健身、健康饮食、早睡、冥想、阅读。这些具有成长性的行为没那么好养成,需要动脑和付出精力才能形成。但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这么看来,多巴胺好像是个小恶魔,内咖肽是个小天使。其实不是,不管是多巴胺还是内咖肽,都是人的激素,身体的一部分,只是需要更多地追求内咖肽。
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先去做难而正确的事情,短期痛苦换来的是长期成就感,而不是用长期痛苦消耗自己。
好比减肥,我一开始也觉得难熬,既要控制饮食,还要吃的健康,可是后面坚持一段时间,觉得也没啥,反而习惯了。
利于我们成长的往往是高级的快乐,是升级打怪,经历痛苦和发疯,最终坚持完成目标。
04
用正确的休息方法。
很多人是不会休息的,包括我在内。认为休息就是睡大觉,玩手机、刷视频。
这种休息方法,只是当下那个状态爽了,后面却会延伸出疲劳感和匮乏感。
正确的休息方法,首先要让脑子安静下来,心不浮躁,放松神经,消除疲劳。休息好的反馈就是当你重新投入学习和工作,觉得自己能量满满,精力充沛。
那怎么正确休息呢?分享一些我自己用的方式:
1.呼吸。这个可以立刻调整自己的状态,深呼吸几次,大脑会安静很多。呼吸的时候专注呼和吸这两个动作,慢慢地专注当下。
2.运动。这个可以活跃自己的身体状态。我码字写作避免不了久坐,但我会时刻提醒自己站起来走走,或者跟练拉伸视频,运动就是给自己充电。
3.写字。用笔写字真的很能让人静心。现在电子产品太多了,大部分人除了上学和工作需要用笔,基本上是不会用笔写字。但书写不仅让人静心,还治愈自己。可以写日记或者做一些摘抄。
4.看书。这个可以提高注意力,以及丰富自己的思想。现在人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外界分散,别说看一本书了,看一页都费劲。但还是要看,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专注,还能汲取营养。
这几个方法都是让自己戒断多巴胺,少沉浸低级快乐,多追求内咖肽,获得真正实质性的成长,享受高级快乐带来的成就感。
作者:银河小野
作者简介:一个理性脑和感性心并存的可爱人儿
图片来源:堆糖网
在这里
沉淀我的成长认知
问个问题
点关注了吗?
星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