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美容美发、运动健身等领域,“商家敛财跑路” 的情况时有发生,而 “职业闭店人” 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今天起,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制定出台的《公司登记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其中针对舆论广泛关注的“职业闭店人”“公司注销难”以及虚假登记等问题都做出了明确规定。新规将如何有效整治这些乱象呢?什么是 “职业闭店人”
所谓 “职业闭店人”,是一种为对消费者或其他债权人负有巨额债务的公司股东当 “背锅侠” 的角色。他们通过签订股权转让等方式,将老股东手里的股权受让过来。一旦公司对外不能清偿债务,债权人即便起诉公司股东,由于 “职业闭店人” 往往没有偿付能力,债权人也难以获得赔偿 ,这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和债权人利益,也贬损了公司登记机关的公信力。《公司登记管理实施办法》如何整治乱象
限制与撤销相关登记:《办法》明确,对明显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恶意转移财产、逃避债务和行政处罚等情形,限制办理相关公司登记或者备案;已经办理的,予以撤销。这就给行政机关赋予了相应权力,能够把公司登记恢复成原样,让原股东的责任无法逃避。惩罚虚假登记责任人:对于虚假登记的直接责任人,有明确的惩罚措施。比如,三年以内不能够再申请登记,若出现虚假登记行为,还可以对其进行罚款。这使得 “职业闭店人” 无法再通过随便找人做法定代表人等方式来规避责任。破解 “公司注销难”:规定公司因股东死亡、注销或者被撤销导致公司无法办理注销登记的,可以由该股东股权的合法继受主体或者该股东的全体投资人代为依法办理注销登记。治理 “僵尸公司”:对无法调整注册资本的僵尸公司另册管理,不再按照登记在册的公司统计和登记管理,进一步推动僵尸公司及时退出市场,破解公司治理僵局 。细化出资期限规定:细化了三年过渡期和五年认缴出资期限的具体情形,便利有限责任公司调整出资期限,股份有限公司缴足股款。例如,2024年6月30日前登记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剩余认缴出资期限自 2027年7月1日起超过五年的,应当在 2027年6月30日前将其剩余认缴出资期限调整至五年内 。新规的实施有助于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办法》出台以后,原来的职业闭店人损害消费者权益套路就玩不灵了。老股东要想逃避债务也是白日做梦了,所以新规有利于严肃公司登记程序,维护交易安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来源 | 央视新闻、经济日报“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or回到文章顶部,点击“民生周刊”(微信公众号 ID: msweek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