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各类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时刻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疾苦,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又是一年新春至。近期,各地区各部门正广泛开展救助帮扶、走访慰问活动,通过务实之举、管用之策,把困难群众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困难群众笑容更多、心里更暖。连日来,贵州三穗县积极开展春节期间走访慰问特殊困难老年人活动,为老人送去温暖与关怀。同时,加大对留守儿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未成年人走访排查力度,对农村留守困境儿童实行动态监测,将符合孤儿认定标准及事实无人抚养的儿童及时纳入救助范畴。春节前夕,浙江浦江县四套班子领导分别带队,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困难群众、困难残疾人、退役军人等,并与慰问对象拉家常、问冷暖,认真倾听大家的困难和诉求,叮嘱属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用足用好各项帮扶政策和保障措施,给予困难群体更多的关心关爱。岁末年初,为做好全面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青海省海西州健全联动机制,拧紧责任链条,实行繁简分流、分类办案模式,全面推进全域化速裁庭建设,开辟处理农民工工资争议“绿色通道”,切实做到“快立快调快审快结”,用心用情用力推动治理欠薪冬季行动取得实效。入冬以来,黑龙江省持续推动“党有嘱托·民政牵挂——救在身边”民政工作服务品牌建设,通过创新救助实践,实施了临时救助“全省通办”,落实“先行救助、后补手续”,临时遇困群众可在第一时间获得急难救助。扶弱济困,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美德。做好困难群众的民生帮扶工作,实现“弱有所扶”,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从革命老区到民族地区,从广袤乡村到城市社区,习近平总书记赴地方考察调研,多次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在新年贺词中,总书记挂念着困难群众——“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我始终惦记着困难群众。在四川凉山三河村,我看望了彝族村民吉好也求、节列俄阿木两家人。在山东济南三涧溪村,我和赵顺利一家围坐一起拉家常。在辽宁抚顺东华园社区,我到陈玉芳家里了解避险搬迁安置情况。”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用心用情用力补齐民生保障短板,千方百计兜住兜牢困难群体民生底线,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已基本建成,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制度性保障。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5年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正在召开的地方两会上,一张张“2025年民生清单”相继开出,一项项针对困难群体的暖心政策举措,犹如冬日暖阳,点亮了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2025年,湖南省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不低于740元/月和485元/月、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100元/月、散居和集中养育孤儿补贴标准提高到不低于1200元/月和1700元/月。2025年,吉林省将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现应救尽救;为70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2025年,福建将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加快就业帮扶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0万人。“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积极做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坚持干字当头,注重从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发力点和突破口,从困难群众的朴素愿望中找到工作着力点,时刻把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想困难群众之所想、急困难群众之所急,把为困难群众该办的各项民生实事办好、办实。做好民生工作、办好民生实事要用心用情用力。救助帮扶、走访慰问是一项温暖人心、凝聚力量的爱民之举,也是一个解决问题、征求意见的好机会。各地区各部门不仅要把来自各级党委、政府关爱关怀带给慰问对象,还要坚持在帮扶慰问中听真心话、看真问题、找真办法、交真感情,让困难群众看到走访之后带来的真变化、得到的真实惠。不仅如此,在开展集中慰问的同时,各地区各部门还应把“年终关心”变为“全年关心”,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深入现实困难多、群众反映大的地方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把困难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重视在经常,解决于日常,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把暖民心的事办细,把顺民意的事办好,用实际行动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原文刊载于2025年第2期《民生周刊》杂志
原标题:《民生时评:时刻把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记者 | 郑旭
编辑 | 姜玉函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or回到文章顶部,点击“民生周刊”(微信公众号 ID: ms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