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压岁钱给得越多越好吗?应回归传承年俗、传递祝福的本真
民生
2025-01-26 14:08
北京
春节,承载着无数美好的传统习俗。其中,压岁钱作为春节期间备受瞩目的一项传统,原本是长辈对晚辈饱含祝福的馈赠,如今却出现了压岁钱金额一路飙升、相互攀比等变味的情况。
别让压岁钱变了味
在过去,压岁钱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金额或许只是几元、几十元,长辈们用这小小的红包传递着对晚辈新一年的祝福,希望他们健康成长、平安顺遂。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不少地方的压岁钱金额一路飙升。在某些地区,孩子春节期间收到的压岁钱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这种现象背后,攀比心理作祟明显。
一些家长为了在亲戚朋友面前显得“有面子”,互相攀比给孩子压岁钱的金额,似乎压岁钱给得越多,就越能彰显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对晚辈的重视。
压岁钱承载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和社交所需的友情,传递着长辈对晚辈的新年祝福和关爱。可这种美好年俗,随着攀比之风变了味、走了样,甚至衍变为人们经济上和情感上的双重负担。
日前,百色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联合印发《百色市开展“遏制攀比压岁钱 移风易俗过大年”倡议活动方案》,其中倡议少发压岁钱、发不超过20元的小额压岁钱,提倡晚辈向长辈送上有意义的“祝福礼”,让压岁钱回归年俗祝福本真。
压岁钱给到多少岁合适?需多方面考量
在传统观念中,压岁钱一般给到孩子成年。在过去,成年的孩子大多已经开始承担家庭责任或步入社会,经济上相对独立,所以成年往往是一个较为明确的界限。
但在现代社会,由于教育的普及和社会发展,很多孩子在成年后仍在继续深造,经济上还依赖父母,这种情况下,压岁钱似乎又不能简单地以成年为界限来决定是否发放,压岁钱的发放年龄界限就变得模糊。
从孩子的成长阶段来看,幼儿及小学阶段,孩子们对压岁钱更多的是一种新奇和喜悦的感受,他们通常会用压岁钱购买一些小零食、玩具等。这个阶段,给孩子发压岁钱,既能让他们感受到过年的快乐,也能增强他们对春节的期待感。
中学阶段,孩子开始有了自主意识和消费观念,压岁钱可以帮助他们学会自主管理零花钱,培养理财意识。比如,有的孩子会用压岁钱购买学习资料、文具等,还有的会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大学阶段,孩子虽然已经成年,但经济尚未完全独立。此时,给孩子发压岁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帮助他们购买学习用品、参加培训等。
然而,当大学毕了业,参加了工作,有了自己的收入,具备了独立的经济能力,压岁钱是不是就有点“烫手”了呢?
回归本质:传承年俗与情感
说到底,压岁钱是年俗的节物和情感表达的产物。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礼仪,传递着至善至美的亲情和友谊。在给压岁钱时,我们应量力而行,以祝福为主,以心意为前提。
对于长辈来说,给压岁钱是表达对晚辈关爱的一种方式。无论金额多少,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祝福,都能让晚辈感受到温暖。
比如,一些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长辈,虽然只能给孩子几十元的压岁钱,但他们的关爱和祝福却是真挚的。对于晚辈来说,收到压岁钱不应只关注金额的大小,更要理解其中蕴含的亲情和期望。
同时,在传承压岁钱这一传统习俗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创新的方式,让它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除了现金红包,还可以赠送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礼物,如书籍、文具、手工艺品等,这些礼物既可以表达祝福,又能让孩子从中获得知识和乐趣。
此外,我们还可以将压岁钱与公益活动相结合,鼓励孩子用压岁钱参与慈善捐赠,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压岁钱作为春节的传统习俗,本应是传递温暖和祝福的桥梁。要警惕攀比之风对这一传统习俗的侵蚀,让压岁钱回归到它原本的意义。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以合理的方式给孩子压岁钱,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礼仪,让那份浓浓的亲情和美好的祝愿在压岁钱的传递中延续下去。
编辑 | 姜玉函
责编 | 李雪
出品
|
民生周刊新媒体部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or回到文章顶部,点击“民生周刊”(微信公众号 ID: msweekly)。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
最新文章
夜读丨成功的秘诀,就这么简单
不再“一刀切”禁放!多地优化烟花爆竹管控措施守护蓝天与年味
《我的阿勒泰》“后劲儿真大”!春节假期新疆阿勒泰地区接待游客超121万人次
春节假期后返岗,你有“节后综合征”吗?怎样调整?
夜读丨做好这四道人生“选择题”
演员大S猝然去世,流感为何会致命?出现哪些症状须马上就医?
夜读丨立春:春节与节气的纽带
与你有关!今年以来多项保障改善民生政策出台
夜读丨我们像星球一样碰撞又飞远
“春节剩宴”能不能吃?不同剩菜怎样处理?
夜读丨“过年好” 从童年到中年
2日起新一股冷空气来袭,需关注对春运交通等的影响
夜读丨温暖的家
新春里读什么?人民日报整版荐书
夜读丨团圆,春节最重要的情怀
人民日报刊文:过年好,年年好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家睦邻善多喜乐 国强民富长安宁
夜读丨新的一年,多喜乐,长安宁!
2025年春晚节目单来了!
跨越障碍 残疾人运动员昂扬向上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激发建设智能制造强国新动能
探索新时代舞台美术设计多元化创新
首个“非遗版春节”,年味儿更浓!
夜读丨学贵日新,政贵日进
浙江省援青指挥部指挥长詹茂伟:践行“民生为大” 凝聚对口援青的浙江力量
“梦归潮汕”福建宁化助寻分队帮助潮汕籍老人寻根
新春走基层丨春风送暖 惠民生暖民心
内蒙古包头市用心用情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夜读丨学会自己“重用”自己
大年二十九欢度除夕,为什么今年起连续五年没有“大年三十”?
民生时评丨时刻把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春季发生食源性疾病概率大吗?家中有哪些食品安全风险?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答民生周刊记者问
新春走基层丨安徽滁州开展牵手行动,保障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温暖过冬
新春走基层丨四川成都市武侯区善工家园:为心智障碍者提供专业助残服务
新春走基层丨山东滨州以困难群众需求为导向,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
压岁钱给得越多越好吗?应回归传承年俗、传递祝福的本真
新春走基层丨黑龙江逊克县:努力让困难群众“动起来、乐起来、富起来”
夜读丨为政要恪守这三个字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蒋玮: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为困难群众筑起兜底保障安全网
新春走基层丨江苏宿迁市推动社会救助从“被动救助”向“主动救助”转变 确保困难群众应救尽救、救助及时
夜读丨精神也需要“补钙”
新刊丨“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新春走基层丨深入推进“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甘肃用心用情用力扶孤助残济困
烟花+面粉“花式玩法”有多危险?怎样防范粉尘爆炸?
沿着总书记足迹访民生丨河北张北县德胜村: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好
人民日报头版刊文:成功申遗后的首个春节,我们如何过
夜读丨既要知足,又要知不足
2024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
夜读丨人生有多精彩,看你有多大格局
新春市场供应保障怎么样?人民日报记者探访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