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来袭!
中医预防有良方
天津市东丽区中医医院
近日,台湾省某知名艺人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的新闻令人唏嘘,也让“流感”再次成为焦点。在很多人的传统观念里,流感不过是一种跟感冒差不多的小病,过几天就好了。事实上,流感≠感冒,除了致命的大流感之外,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全球每年平均有1/3的儿童和1/10的成人会感染流感,全球每年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可导致约29万至65万人死亡。
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大多为自限性,少数患者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可发展成重型/危重型病例。
中医认为流感属“时行感冒”范畴,其病因为时行疫毒,素体脾胃及正气虚弱者易感。
流感的主要症状
主要以发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起病,体温可达 39~40℃, 常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等,可有畏寒、寒战、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流感病毒感染可导致慢性基础疾病加重。
流感与感冒的区别
中医预防法
中医强调“天人合一”,人体健康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在流感高发季,我们应顺应季节变化,调整作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同时,要注意保暖,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寒。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自身正气充足,才能抵御外邪入侵。
依据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印发的《天津市冬春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通知的相关内容,天津市发布的冬春流感预防方案推荐方药为:黄芪10g、麸炒白术6g、防风6g、紫苏叶6g、芦根10g、黄芩10g、生甘草3g。适宜人群为普通人群或体弱易感人群。需注意,特殊人群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对药方中药物过敏者禁用。此外,还可运用中医适宜技术,如拔罐、推拿等。
供稿:办公室
排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