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环境立德树人】这4种道理,孩子最爱听,家长却很少说……

教育   2024-10-10 14:42   山东  





很多家长体会过,有时,一件事无论怎么给孩子讲,他都左耳进、右耳出,仿佛越讲道理,他越叛逆。


其实,“讲道理”本身并没错,让孩子排斥“道理”的,是我们讲道理的方式。


我们与其因为“孩子不听就放弃讲道理”,不如学着“怎么好好讲道理”——这4种“道理”,孩子就很乐意听,家长却很少说。

01

“不扫兴”的道理:
不讲“但是……”,而是说“而且……”

人际交往中有个技巧,叫“先肯定,再否定”,指的是在提出批评前,先用真诚的表扬做开头,随后再提出改进意见。

这样说,很温柔、很委婉,对不对?如果表扬总是跟着“但是”,就非常扫兴,孩子要么不买账,要么会“一点就炸”。

因为,孩子比成人更敏感,他们很在意父母、老师等对自己的看法。


在听到“但是”之前,孩子是欣喜的,但一听还有“但是”,好心情就一扫而光,甚至开始怀疑说话人的用心:之前的表扬是不是真诚?

真正能让孩子听得进的道理,是怎样的呢?记得:别带转折,只用递进!


不妨将“但是”换成“而且”试试:“这学期成绩确实有进步,说明认真了、努力了!而且只要我们继续保持这种态度,妈妈相信,就是你的弱势学科,也能有提高。”

当孩子既有积极的感受,又有正确的认知时,他才能朝你期待的方向前进。


02

“重解释”的道理:

不讲“你不要……”,而是说“为什么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家长只定规则,不解释道理,长期来看,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非常不利。

因为,这样的孩子总在被打断或责骂,大脑失去了很多深度探索和思考的机会。

只有当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用心,也理解到规则背后的价值观、道德判断后,他才能通过内在的秩序,去管理自己。


这样的“讲道理”,看似很费力气,却更有长久效果。将来,哪怕没有父母的提醒或外在规定,孩子也能努力让自己的行为和认知保持一致。


03

以身作则的道理:
不讲“你应该……”,而是说“我应该……”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如果在批评别人之前,首先谦虚地承认自己并非无可挑剔,那么别人在听到批评的时候,就不难接受了。”


犯错,很容易让孩子对自己产生恼怒、羞愧的情绪,这种情绪如果不先得到安抚,孩子就很难专注自身,更别说理性思考。


如果这时候,还有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毫不客气地批评、指责或建议,那无疑是在雪上加霜。


这时,即便道理讲得再对,孩子都很难接受;反而还会把“道理”当做一种“攻击”,抵挡回去。


一句“我应该......”,既是在安慰:犯错,多正常啊。你看,我也有没做好的地方......


也是在示范:承认错误,反思不足,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


大人的人生阅历、工作经验,比孩子多很多,但很多时候,经历过就忘了,总习惯用自己现在的视角、标准去要求孩子:“你应该宽容”“你应该有同理心”“你应该学会反思”......


但大人回想一下,自己在十几岁的时候是怎么表现的?即便是现在,也做到这些了吗?


用同理心,宽待孩子;用自身行为,影响孩子,这才是言行一致的讲道理。


这时,不用你把道理说尽,孩子也会向你所展现的品格靠近。


04

方向一致的道理:
不讲“我希望……”,而是问“你想要……”

我们经常吐槽,孩子有时候就跟小牛犊一样“倔强”,你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


其实是,我们有我们所想,孩子有孩子所想。比如,我们只想让孩子能规矩点,却不知道,他折腾这么多,却是在索取我们的关心。


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我们常常在表达“我们希望”,但很少真正关心“孩子想要”。只有放下这种惯性思维,多去倾听孩子所想,才能把“我希望”,变成“我们和孩子共同希望”。


我们可以讲道理,但也允许孩子不听。很多家长对“讲道理”最大的一个误区是:把孩子听不听,当做讲道理的唯一目标。

家长在对孩子讲道理之前,不妨先思考一下这3点:

1.我们没办法保证,自己所知一定正确。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是对自己的“道理”有充分准备——真的有思考、有学习、有体验,否则不如不说。

2.讲道理的真正目的,是为孩子提供一种新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比听话更重要的,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


3.所有技巧、方法都只在发自真心时,才会起作用。

为人父母,我们需要一种勇气:我们可以讲道理,但也允许孩子不听,只有懂得这个原则,才既能和孩子自如交流,又不会让自己的认知局限,阻碍了孩子的发展。


来源:中国教育报









青岛六中
“学画先学做人”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美术特色品牌高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