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记录发展的足迹,岁月镌刻奋斗的年轮。
回望2024,在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努力以十足“赣”劲,将“一纸蓝图”逐步变成“实景画卷”,交出了优异的“民政答卷”,让幸福生活写满赣鄱大地。
这一年,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坚持政治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正确方向前行,成功召开第二十五次全省民政会议,擘画了新时代全省民政事业发展的蓝图。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经济建设、民生保障、区域发展、乡村振兴、促进就业、基层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彰显了民政之为,恪尽了民政之责。
这一年,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坚持民生为大,突出为民爱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一串串数字、一件件实事擦亮民生幸福底色,美好生活映照在人民群众热情洋溢的笑脸上。
这一年,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围绕既完善服务设施又提升服务水平的思路,积极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稳定,创新推出“赣鄱红-银龄行动”、乡镇敬老院改革、“一老一小”幸福院建设、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公民身后一件事等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这一年,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坚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不断提升民政法治化、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保持昂扬向上、奋勇争先,做到甘于奉献、勤勉踏实,书写了民政人的荣光,展现了光辉。
“敬老月”活动现场,老年人正在咨询
居家适老化产品
各级民政部门完成老龄职能划转的机构改革任务,推动形成上下贯通、运行高效的老龄工作体系。在省老龄办的统筹协调下,各地积极开展“敬老月”、老年艺术节、重阳节走访慰问等系列主题活动,在全省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赣鄱红-老有所为”行动,“安源红邻里之家”“章贡大妈”“新余敲门嫂”等一批特色品牌名满赣鄱,银发老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社会服务广见成效。
遂川县盘溪村“一老一小幸福院”内,老人手持
“福”字庆祝佳节
老年人在幸福食堂用餐
在城市,构建街道、社区(小区)、家庭相衔接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新增社区嵌入式养老院47家,95%以上的城市社区建有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4.4万户,提升了居家养老便利度。大力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城市老年助餐点总数达2085个,稳稳托起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在农村,深入推进农村养老服务改革,优化乡镇敬老院资源配置,打造145家区域性中心敬老院,设施条件、服务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改革乡镇敬老院管理体制、人事编制制度,全省所有乡镇敬老院实现人财物由县级民政部门直管。利用腾退的农村小学等资源新建“一老一小幸福院”527个,为农村“一老一小”提供助餐、文体活动、精神慰藉等服务。
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对
致贫风险及时预警
一年来,全省民政系统逐步扩大低收入人口监测范围,将399万存在现实困难和潜在风险的低收入人口纳入监测范围,统筹用好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临时救助政策,累计发放低保、特困救助资金125.7亿元,有效保障180余万低保、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扎实开展救助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三年专项行动,全省救助人员1.2万余人次。
接续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工程”三年行动,对1万余名重点留守儿童实施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各部门协同落实关爱帮扶措施。投入资金1700多万元开展探视巡访等关爱服务,服务19万余名儿童,确保儿童关爱服务政策落实到位。
强化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管理,惠及48.4万困难残疾人和48.9万重度残疾人。开展精康融合行动,全省建成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137个。为1.88万困难重度失能残疾人提供居家照护、日间照料和机构托养等服务,开展探视巡访服务4万余人次。
全南县举办集体婚礼活动
探索开展“婚姻服务+”发展新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婚姻登记机关设置在文化旅游设施等有标志性意义的场所,为当事人提供环境优美、温馨舒适的服务环境。截至目前,全省已有各类公园式婚姻登记点16处、户外颁证基地86处,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和文旅产业发展,“甜蜜经济”新业态逐步走入大众视野。注重发挥党员带头、群众自治等作用,组织集体婚礼、婚恋交友活动660余场,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移风易俗。
举办“回归母亲河 寄思春江水”骨灰
集体江葬活动
坚持殡葬行业公益属性,持续实施五项基本殡葬服务免费制度,打造240个省级示范性殡葬服务设施。扎实做好清明祭扫服务保障工作,举办全省首届骨灰集体江葬活动,推动形成节地生态、移风易俗的殡葬新风尚。
社会组织、区划地名、慈善事业既是民政职责,也是重要资源、宝贵资源。一年来,全省民政系统坚持一手促发展、一手抓规范,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反哺民政事业、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举办“筑梦青春·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校园招聘会
坚持社会组织党建与登记管理业务“六同步”,完善社会组织支持培育和监督管理制度。立足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引导行业协会商会通过减免、降低、规范收费等举措减轻企业负担,助力引进投资项目289个。引导社会组织投入乡村振兴资金292.5万元、对口援疆款物500余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
省政府举办第三届“赣鄱慈善奖”颁奖典礼,60名个人和集体获表彰。培育支持慈善组织发展,会同财税部门落实税前扣除政策,全省慈善组织数量超400个。积极推动指尖公益、随手公益,省慈善总会募捐款物2.52亿元,同比增长50.78%。
上饶市举办上饶地名大会,保护
传承地名文化
开展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及红色地名鉴定活动,挖掘古村、红色地名近600个。创新开展“乡村著名行动”,新命名、更名乡村地名6136个,打造了一批乡村特色地名产品。全面完成“闽赣线”和55条县界、545条乡界联检工作,有效维护边界地区和谐稳定。
不断加强民政自身能力建设
强化民政基层基础,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全省上线,“赣服通”民政专区服务事项达40项;新增省级地方标准20项;举办儿童、殡葬行业技能竞赛,培训养老从业人员超1万人次。推进乡镇(街道)民政服务站建设,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开展民政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抓好重点机构、重点人群、重点领域安全稳定,保障民政服务机构安全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