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省民政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民政部的有力指导下,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按照建设“六个民政”和“13335”工作思路,齐心协力、守正创新、狠抓落实,推动民政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交出了优异的“民政答卷”。即日起,“江西民政”推出【见证•2024】各地民政工作亮点展播,共同见证一年来全省各地民政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为民服务、改革创新,合力书写的新时代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聚焦群众关切,持续提升民生福祉
景德镇市民政局
2024年,景德镇市民政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用实干实效推动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勃发新气象、谱写新篇章。景德镇市民政局承办全省区划地名业务培训班暨“乡村著名行动”试点总结现场会;中国社会报公众号2次发布地名文化宣传微电影《御窑景巷》相关内容;在全省儿童福利工作会上就儿童心理关爱经验进行了交流发言。
景德镇市民政局引入连锁品牌餐饮企业的专业力量,同时积极发挥养老机构和社区的场地与服务优势,形成了依托品牌餐饮连锁企业为主、养老机构及社区食堂辅助发力的助餐服务模式,充分兼顾了政府投入和造血能力,保障了助餐点的可持续运营能力。2024年,全市累计建成103个城市社区老年助餐点,提供助餐服务超过38万人次、助餐补贴约27万元。
2024年9月,“景漂儿童”关爱服务站点“童行驿站”正式授牌,景德镇市民政局牵头举办了多次“非遗体验、现代陶艺、传统文化”等极具本地特色的儿童关爱服务活动,打造了“如瓷爱你”“温暖童行”等一系列儿童关爱品牌活动,为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搭建了优秀陶瓷文化体验学习的平台,推动“景漂儿童”逐步由“过客”变成“自己人”。
2024年10月,景德镇市社会福利中心社会化单元——幸福之家养老院正式试运营,积极链接“书香敬老 情暖中秋”“情暖寒冬 让爱常伴”等一批慈善资源,利用“江西省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实训基地”的自身优势,全面开展人员专业培训,创新打造了“陪伴+照护+微利运营”的一体化新型康养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了公办养老机构的示范引领作用。
景德镇市民政局深入挖掘特色地名文化,编撰特色地名故事1500余个,连续举办了三届“地名小讲师”比赛,成功打响了这一地名文化宣传品牌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吸引了5千余名中小学生参与,带动了2万多名家庭成员关注,赢得了超100万次的网络点击量。在此基础上,制作拍摄地名文化视频700余部,在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络等媒体广泛传播,并在瓷都交通音乐台开通《地名故事专栏》,向全社会传播景德镇深厚的历史地名文化。
聚焦民生强改革 奋勇争先谱新篇
努力开创新时代新征程民政工作新局面
萍乡市民政局
2024年,萍乡民政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省级以上媒体刊载萍乡市养老、救助等经验做法50余篇。
一是推行“分类审核+动态管理”,民生保障底色更实。
制定实施《社会救助 低收入人口分类审核认定规范》萍乡市地方标准,实现低收入人口申请认定“一件事”办理。擦亮“安源红+社会救助”服务品牌,依托乡镇街民政服务站建立社会救助服务点,打造“安源红爱心之家”“安源红邻里之家”“安源红星星之家”等服务困难群众品牌,其做法《“三道加法”织密救助帮扶网》获中国社会报报道。
二是实行“居家试点+直管改革”,养老服务特色更亮。
以中部地区试点市第四名通过中央财政支持第三批社区和居家基本养老服务提升项目试点验收,湘东区项目实施方案成功入选民政部民政政策创新交流展示名单。完成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1629户,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任务完成率居全省前列。全面完成省民生实事“255”建设任务和乡镇敬老院县级直管改革。
三是突出“扩围增效+先行先试”,普惠民生成色更足。
在全省率先实施“天使之家·为爱续航”困难家庭残疾儿童机构托养服务试点,市儿童福利院、市未保中心被列为全省一类标准化试点建设单位。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实现申请即可入住,精障社区康复服务实现县区全覆盖。
四是抓好“集中整治+为民服务”,民政基础本色更显。
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有序推进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积极开展“乡村著名行动”试点,《萍乡市地名志》正式出版。婚事新办等标准纳入新村规民约全覆盖。建设7家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基地,注销15家僵尸空壳社会组织。筹集善款1718万元,赣鄱情全民慈善节和“慈善一日捐”线上捐赠比2023年翻两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