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博物院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唐景龙年间建造的小雁塔。
小雁塔是唐长安城著名皇家寺院荐福寺的佛塔,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荐福寺始建于唐高宗李治龙朔三年,初名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改为荐福寺。
小雁塔初建时为15层,后因地震损毁,现存13层,高43.4米,塔形秀丽,是唐代密檐方形砖塔中最早的一例,保持了初建时的风貌。它见证了唐代长安佛教的盛行,是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也是留存的佛教建筑明珠。
建筑风格:天圆地方,古今交融
西安博物院的主体建筑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大师设计,巧妙地将“天圆地方”的哲学理念融入设计之中,独具匠心。博物院的建筑布局由博物馆、唐荐福寺遗址、小雁塔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
屋顶是大跨度圆形攒尖屋面,如同穹顶高悬,气势恢宏。台座上的双檐方楼四角飞檐如亭翼然,庄重而典雅。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既有传统文化的深邃韵味,又与现代建筑艺术完美融合,置身于历史的长河,感受古今交融的独特魅力。
探秘古都,领略瑰宝
西安博物院的开放时间为每日09:00-17:30(16:30停止入园),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合理规划游览行程。
晨练时间:7:00—9:00,8:30停止入园晨练,每周二(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及除夕闭馆日暂停晨练。
景点级别:西安博物院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是陕西省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市委、市政府指定的重要接待单位。
景点地址:博物院位于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交通便利,距南稍门地铁站(D口)步行仅需1公里,可轻松抵达。
基本陈列:西安博物院的基本陈列有“帝都万象”和“千年古都”两大展厅。
帝都万象在博物馆地下一层,分为:
钟鸣鼎食、车马人殉、土室火塘、石犁木耒、斧钺金戈、战车铁驷的“周秦文明”。
物阜民安、文明昌盛的“汉唐风采”。
维系中原安全的重镇、商贸发达,“府城华章”
通过丰富的文物和多媒体展示,生动再现了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辉煌历史。
千年古都在一层,以西安1000多年建都史及300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为主线,展示了西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色和重要事件。
西周在此兴文修武,制礼作乐,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秦横扫六合,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确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
框架;西汉王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辟“丝绸之路”,形成了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统治的思想基础,成为与罗马并峙东西的泱泱大国;唐帝国励精图治,社会开放,创造了辉煌的大唐盛世。
文物瑰宝
西安博物院的馆藏丰富多样,文物等级高,代表性强。其中,有几件精品是不容错过的。
1.白釉官字款五尖瓣盘:盘口呈五瓣花型尖状花瓣,胎体薄细,制作规整,素白闪青的色泽高雅素洁。底部刻画的“官”字更是增添了其神秘色彩。
2. 三彩凤首壶:造型精美,壶口为凤首形,凤嘴前伸内勾,口衔宝珠,壶把呈如意形,壶腹的浮雕花纹细腻生动,展现了唐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3. 三彩腾空马:骑手为胡人少年,笑容满面,双拳紧握缰绳,马体型彪悍,作腾空跃起式,釉色鲜美,生动地展现了大唐的开放与繁荣。
4. 永盂:西周时期的大象纹饰,见证了3000年前的文明。一级文物。
5. 勾连云纹玉杯:秦代的玉器瑰宝,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6. 马蹄金:闪耀着金光的宝藏,彰显了古代的财富与辉煌。
7. 新莽九鼎:王莽改制下的礼制象征,历史的见证者。
8. 鎏金羊灯:萌态可掬的文物,2000多年依旧璀璨夺目。
9. 唐代仕女俑:体态丰腴的女俑群,展现了唐代女性的韵味与时代特色。
10. 史君墓石椁:皇家陵阙,传统建筑艺术的瑰宝,内含11幅精美的浮雕场景,让人叹为观止。
11.鎏金翼兽纹带五足铜炉台 :佛教法器香炉的构件。炉台通体鎏金。
除了基本陈列外,西安博物院还精心策划了多个专题展览和临时展览,以满足不同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专题展览如造像艺术、古代书画艺术、玉器、印章等,让我们深入了解了各个领域的文化瑰宝;而临时展览则如礼盒,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园林休闲:曲径通幽,宁静雅致
除了文物展示外,西安博物院的园林游览区也是一大亮点。这里绿树成荫、花草繁茂,漫步在这片静谧的园林中,心灵得到宁静与放松。在欣赏文物之余,也能享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西安博物院,有机会要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