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大院,七世官宅,一座承载着岁月沧桑与荣耀的古老院落。
高家的辉煌与荣耀
高家大院始建于明崇祯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这座古老的宅院见证了高家数代的辉煌与荣耀。
高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同治十年,这一年,高岳崧高中榜眼,成为科举考试中的第二名,御赐“榜眼及第”牌匾,这是高家荣耀的巅峰时刻。高岳崧的祖辈们在仕途上兢兢业业,为家族积累了声望和财富,七世为官,家族传承熠熠生辉。
高家大院不仅是清代榜眼高岳崧的故居,而且高家世代为官,七世同堂。
建筑风格:三院四进,尽显古人智慧
高家大院是一座三院四进式的砖木结构四合院,庭院内分为多个功能区,包括客房、厅房、厢房、正房、书房、花园、祠堂、戏楼、私塾等,布局方正对称,空间尊卑有序。这座古老的宅院布局精巧。
大院详细信息:文化与历史的交融
门房:进入宅院后的第一道屏障。其首要功能便是看守门户。
在古代,大户人家通常会聘请看门人来负责看守院落大门,通传来客,并在夜间负责守夜。高家大院的门房便承担了这一重要职责。
它紧挨着照壁。墙面用青砖砌成,屋顶则覆盖着青瓦,整体色调古朴而庄重。
照壁:高家大院的照壁以其精美的雕刻和独特的造型,彰显了高家的社会地位和显赫家世。
南北客房:位于两侧,为宾客提供休憩之所。养士之风起源于春秋战国,是当时上层社会竞相标榜的社会风气,当时的人以收养门客为荣。
迎紫厅:迎紫二字取紫气东来之意,寓意着吉祥和美好。位于高家大院的第一进院落,是院落的主厅。
传统的硬山顶设计,屋脊高耸,檐角翘起,展现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美感。
凝瑞厅:女主人接待女眷的地方,又称之为“退厅”。
厅里的圆柱与凝瑞厅后方的方柱形成鲜明对比,古代“天圆地方”的理念,赋予了男为天、女为地的象征,从而造就了厅内柱子的差异。
南北厢房:高家正房面朝东方,两侧有南北两个厢房。
南厢房:是未出阁的女子所居住的,又叫做绣楼。小姐住楼上,丫鬟住楼下。
北厢房:未婚少爷居住的地方,长子住楼下,比女儿居住的北厢房更宽敞。
南北厢房能明显感受到古时封建礼制、男尊女卑观念在建筑上的烙印,小姐居住的南厢房采光虽好,房屋檐高却比少爷居住的北厢房低十五公分。
在中堂:正房,庄重典雅,是高家主人夫妇的卧室,也是日常起居和休息的地方。
南北三间跨度,中堂作为高家大院的核心部分,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中间会客厅,南边饭厅,北边卧室,楼上文宝阁是珍藏古董字画的。
正房,承载着高家主人的高雅品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在中堂位于高家大院的深处,通常是整个院落中最为宽敞和重要的房间。布局方正,空间开阔,能够容纳多人同时活动。设有家具和装饰品,庄重而典雅。
书房:则位于角落,安静清幽,高家主人自幼好读书,理政务,读书练字的地方,有火坑,忙到深夜,可在书房直接休息。
高家大院的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对称分布,秩序井然,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对称之美。这种布局不仅方便了日常生活,更彰显了家族的尊卑有序。
高家大院的装饰细节也堪称一绝。门楼砖雕精美绝伦,寿桃、白菜、栩栩如生的人物、花鸟图案展现着高超的技艺。
木质构件刻花细腻入微,牡丹、梅花等花卉图案寓意着吉祥富贵。门墩浮雕更是巧夺天工,麒麟、蝙蝠、梅花鹿等吉祥动物活灵活现,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私塾:高家大院的私塾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有高家对教育的重视,也有高家数代人的文化传承与辉煌。
高家大院私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是高家世代传承的重要文化遗产,为高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叠翠轩:“叠翠”二字寓意着绿色植被茂盛、景色优美。
宗祠:高家地势最高的地方,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信仰中心。
庭院:花园中的竹林是高家大院花园的一大特色,竹林、古井和曲折的小径别有一番风味。
古井:花园中的古井也是一处值得一看的景点,古井周围被精心打理的花草所环绕,更显古朴与庄重。
展厅:分为多个展区,每个展区都展示了不同主题的文物。
古典服饰博物馆:明清两代官家服饰的种类、用途、风格、织制过程、服饰搭配和纹样寓意等,展现了明清官宦人家日常生活、礼仪寿禧、朝堂礼拜等场景的服饰艺术。
古戏楼:皮影戏表演10点开始,每个整点有一场,华阴老腔10点半开始,每两个小时一场,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选择适合的参观时间。还有秦腔、提前木偶表演。
高家大院的建筑古朴典雅,影壁、正房中堂、绣楼、闺房等多种建筑元素。
这些建筑不仅设计独具特色,还融合了美学、民俗学、建筑学、历史学等多种文化内涵。
尽管位于繁华的商业街,但高家大院却别有一番清幽,文化意味浓厚,是闹中取静的好去处。
踏入高家大院,仿佛穿越回明清时代。那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无不展现着明清建筑的典雅与精致。细腻的木雕、砖雕和石雕工艺,让人惊叹古人的精湛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