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方圣 | 刘天华二胡曲讲座

幽默   2024-10-01 20:05   浙江  

权威国乐资讯,关注华音网

以传播民族音乐为己任




刘天华

近代著名作曲家、演奏家和音乐教育家


刘天华先生是我国近、现代最为杰出的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之一。刘天华先生确实是一个天才的、极有才华的音乐家。正像天才的、才华洋溢的莫扎特那样,天华先生37岁死于猩红热感染,莫扎特死于35岁,可能是中毒而死的。然而,这些天才的人又都是一个极其勤奋的人,不这样如何在他们短暂的一生中,创作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他们都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为人类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刘天华的作品就是一部书,一部大书,一部奇书,一部令人看了不知疲倦的书。我们只有认真地去学习它、发现它、研究它、挖掘它,才能使我们的民族音乐进一步发展起来、壮大起来、繁荣起来。下面就刘天华作品的创作特点,略作一二分析。



为什么说刘天华先生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用他本人的一段话,可以看作是他创作理念及思路的真实写照,那就是“必须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粹,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然后才能说得到‘进步’两个字。”


刘天华的创作与演奏实践,正像一个人的两只手:一手紧紧攥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取得了本国固有的精粹。具体的做法:一是学习了多种民族乐器,向周少梅学习二胡;向沈肇州学习琵琶;向王殿玉学习大擂拉戏,等等。周少梅当时有“三把头”胡琴大王的称谓,刘天华正是在周的基础上,将普通的被人看不起的胡琴,提升到民族独奏乐器的地位。要成为独奏乐器自然非得运用三个把位,用刘的话说甚至可以分七把乃至十二把,说明他思路的拓展更为远大了。沈肇州当时是崇明派琵琶的主要传人及最佳诠释者之一,曾为孙中山表演而被称为“绝艺”名声大噪。刘曾向他学习了全套的《瀛洲古调》曲。另外,刘天华还向民间艺人王殿玉学习大擂拉戏,向民间乐队学习苏南吹打曲等,这种放下身段向民间艺人学习的做法,确实是十分令人敬佩的。这些,均为他日后音乐道路的发展,打下了十分坚实的基础.二是刘天华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民族音乐曲目,包括二胡曲、琵琶曲及苏南吹打曲、广东音乐曲,等等,这又对他日后的创作起到了融会贯通的作用。三是向童斐学习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童氏是当时天华先生就读的,常州江苏省立第五中学的校长,作有《中乐寻源》一书,他的中乐渊博知识对刘的传统音乐理论知识积累是极有帮助的。除此之外,刘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诗、词、曲,尤其是昆曲都有相当的研究造诣,这些是刘天华先生紧紧攥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方面。



在另一方面,也就是另一手紧紧攥西洋音乐文化,经过突出重点、兼收并蓄,容纳了外来的潮流。具体的做法:一是向[]托诺夫学习小提琴;自学及向[]嘉祉学习钢琴;而且,在常州中学念书期间,就已学会了西洋铜管乐器等。二是同样积累了大量的西洋音乐曲目,包括小提琴曲、钢琴曲及其他的乐曲,尤其是小提琴曲。例如,法国圣桑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西班牙萨拉萨蒂的《吉卜赛之歌》,意大利塔蒂尼的《魔鬼的颤音》,德国威廉密的《G弦上的咏叹调》以及波兰肖邦的《波兰舞曲》《夜曲》等,很多唱片他日日聆听揣摩,成为他借鉴创作的源泉之一。三是学习西洋作曲法,从他所创作的乐曲来看,曲式上的借鉴较多些。另还有变化音的运用,现代转调的运用,等等。那么,两手所掌握的技术与资料,还必须通过头脑来进行“调和”,必须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才能创作出新的音乐来。正如好的翻译家那样,既要有深厚的中文底子,又要非常熟悉西文,这样翻译出来的东西才能达意才有深度。而且,在经过了手脑并用的同时,天华先生还迈开双腿,到实践中去打拼,以致最终倒在了采风的战场上,感染猩红热而不幸去世。我们说天华先生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就是他两手不空,双腿勤跑,大脑敏捷,由此打出了一条民族音乐的新路。






刘天华的每一首乐曲都闪烁着中西音乐调和与合作的光辉,现仅就他的二胡曲来说:


1.曲名上的“行、吟、操、讴”等就来自于我国的词曲音乐。这种曲名就体现出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美感。当然,在乐曲的曲式上又不全是传统的。例如,像《光明行》那样这是明显借鉴西洋曲式,这就是典型的中西调和。很显然曲名因为是中国乐曲,没有必要带有外国味,而用现代的曲名似乎没有这种古典用词来得深刻。乐曲的曲式由于涉及到旋律发展手法运用等问题,当传统旋律发展手法推动力不够时,必然就需要借鉴西洋的旋律发展手法及曲式特点了。


2.在受传统词曲音乐的影响方面,例如,词中的以“领字”式的词句,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推动力。如柳永《醉蓬莱》》“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的“渐”字,节奏上就要拖长一些,而且这种字大多用去声字来领引下面的句子,方觉得更有劲道。音乐上民歌中的“曲首冠音”结构,例如,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的“哎!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的“哎!”字腔,就是“曲首冠音”,文字上用了个感叹号,音乐上就是强调引颈高歌。因此,这种“冠音”就是最高音,然后,一泻千里似的领引出下面的乐句。又像绘画上的泼墨式技法,一下子把墨泼洒出去,然后,根据不同的物体慢慢勾勒成形。因此,像《烛影摇红》中的引子,“冠音”的节奏可以演奏得自由些,且力度要饱满。要有一种大胆泼墨的魄力,然后再细致地描绘收拾。


3.《良宵》与《闲居吟》的旋律最为流畅,这种旋律发展手法基本上是传统的。我们将在最后《良宵》一曲的分析中详加阐述。


4.《独弦操》的构想,一方面来自宋代“徐衍奏稽琴”的典故,也就是[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述的,徐衍在作稽琴演奏时突然断了一根弦,于是,就用另一根弦把乐曲奏完的故事。另一方面灵感显然是来自于小提琴名曲《G弦上的咏叹调》。至于《独弦操》的处理,可以根据多次出现的“忧心主题”做不同的诠释。例如,第一个及而后的变奏,可以奏得轻一些、慢一些,似乎富于一种遐想、惆怅的意境。当再次出现时可以加强些力度,但也不要太强,太强与此主题音调不合。现在一般都奏得满弓满调,这不符合此主题旋律的意境。不要总是在所谓“反抗”的上面做文章,而应在“忧心”上着笔,当时知识分子的反抗大多是内向的,愤懑的。


5.《病中吟》一开始的悲苦与乐句落商音有关,正如民间的《凤阳花鼓》及《哀乐》等乐曲大都落商音那样。而且,小七度的大跳也有一种哀切的成分。后面的封闭式的节奏型明显是来自戏曲音乐,外国音乐中极少有这种音型的用法。因此,这一曲的整体结构还是比较传统的。


6.《空山鸟语》与《光明行》则借鉴西洋曲式的多一些。尤其是《光明行》的西洋大调风格的旋律,大三和弦进行方式以及四、五度的转调形式传统中是不多见的。我们可以想象得出,用二胡这种音色并不很明亮,善于表现哀怨情绪的乐器,来表现光明确实是较为困难的。这也是天华先生为什么在此曲中要较多借鉴西洋作曲手法的初衷。而《空山鸟语》中的鸟叫声等,又可明显看出是活用了大擂拉戏的风格技巧。当然,西洋器乐中也有描写大自然及鸟鸣之声的。从它旋律的大三度滑奏就可以发现这是借鉴西洋手法而来的。











总之,我们可以详细分析天华先生在作品中,是如何来“调和”中西音乐创作技巧的。也说明只有充分掌握了这两者,才有可能将它们“调和”出新的作品来。下面我们来解剖一个实例,来看看天华先生是如何“闯出一条新路”来的:


先将[南唐]李煜的《虞美人》词与两种节拍的《良宵》曲谱,以及西洋的《托赛里小夜曲》作一个简单的比较,来看看刘天华大师是如何一手攥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粹”,一手攥着西洋音乐之“潮流”,通过他的兼收并蓄而融会贯通的。

先来看李煜的《虞美人》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词最早是[]教坊曲名,后用于词牌。上下片双调,56字,词中的五、七言句都是律句。于是,有人发现这词不但字数、句数是律诗,而且连平仄的方法也都是一首律诗或两首绝句。这里“平仄”就是语言中旧四声的“平、上、去、入”四声。其中“平”即平声,“上、去、入”合为仄声。现在的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与元代以前不同。因此,本来大概在唐的前、中期是一首整齐七言句式的律诗,到了唐的后期就转为一首长短句式的词了。现还原为诗体如下:


春花秋月何时了, (平平仄仄平平仄)

往事知多少!小楼 (仄仄平平仄仄平)

昨夜又东风,故国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不堪回首明月中。 (平平仄仄仄平平)

雕栏玉砌应犹在, (平平仄仄平平仄)

只是朱颜改。问君 (仄仄平平仄仄平)

能有几多愁?恰似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江春水向东流。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中国文学上的诗体如何转变为词体讲起来是比较复杂的,在这里只能提及与音乐节拍有关的一些方面。而且,中国的文章历来是不用标点符号的。标点符号是直到近现代以来从西洋文学上引进的。这就涉及到如何来看待音乐上的节拍问题。例如,以刘天华的《良宵》一曲来说,通常是作2/4拍记谱的,笔者发现如果按3/4拍记谱也是可以的。正有点像上述诗体变为词体那样。实际上中国式的节拍用西洋拍式来套,总是有的地方节奏会是叉开的。正如[苏]玛采尔在《论旋律》中讲到的:“强拍的细分和节奏在弱拍上的停顿,是东方音乐节奏的典型特征。”西洋音乐是有规则的强弱拍交替,中国传统音乐这种交替就不很规则,解决的办法最后总是分解到一拍子形式的。下面仔细来拍板演奏《良宵》曲,可以发现在2/4拍记谱中节奏有的是叉开的;在3/4拍记谱中虽然也存在这种现象,但似乎反而会好一些,尤其是第一部分3/4拍记谱肯定比2/4拍记谱为好:







看来刘天华作此类的乐曲都是非常的率性和随意的,节奏并不随小节线划分的约束,但是在随意之中又浸透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精粹”,不妨以一首外国乐曲作对照:





[匈]萨波奇·本采《旋律史》中把西洋旋律发展史分为巴洛克和洛可可两个时期。巴洛克时期就是“非对称特点和它的复杂巨大的旋律,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和单一主题结构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一点上中国传统音乐旋律与之接近的。但他们还有“模进,这个巴洛克时代罗织旋律的主要技术”,这在中国传统音乐旋律中是很少见的。例如,上面《托赛里小夜曲》旋律中带┍┑的就是模进的部分,其他部分与《良宵》中的情况比较相像。而后来西洋音乐旋律进入了洛可可时期,其特点是“几乎全都用‘动机编织’的习惯手法来表达”,这就与中国传统音乐旋律结构很不相同了。旋律模进在中国传统音乐旋律中是很少运用的,即使有运用也是很不自觉的,像西洋音乐那样有意识地运用更是仅见的。因此,从刘天华《良宵》一曲总体上的风格上看,与《托赛里小夜曲》似乎有所接近,也借鉴了一些模进的旋律发展方式。我们只要多多演奏两首乐曲,体味其中的韵味包括节奏的律动,还有八度的接奏与翻奏方式等,可以看出天华先生的作品与《托赛里小夜曲》一类的乐曲旋法特征是有联系的。当然,主要运用的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类似手法。因此,仔细辨别两曲的内部结构,还是可以看出它们同与不同的地方。在音阶运用上主要是用六声(《良宵》中未出现4音但出现7音)与七声的区别(《良宵》曲的旋律发展手法运用,见潘方圣《音海琴韵》中“舒适恬静的《良宵》”第2、3页谱例)


总之,刘天华作品的关键就在于“精粹”与 “潮流”的结合,在“调和”、“合作”、“打出”上狠下功夫。也在于身体力行,深入社会实践之中,不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结果。




附 录


▲中国的诗体演变为词体,不外乎三种途径:一是句式字数相同的转换而来,如上述《虞美人》中的七字句就是诗体中的七字律句。有的句式相同但平仄与押韵(平韵与仄韵)等有所区分的。二是句式缩减的,如七字句减为六字句,五字句减为四字句等。三是句式伸长的,如七字句伸长为八、九字句,五字句伸长为六字句等。

▲一般而言,词体中多用四、六等偶数字句,属于变化较大的一种,尤其是如篇幅较大的慢词的词体,变化较大。词体中多用三、五、七等奇数字句,属于变化较小的,如小令等词体。上述的《虞美人》词是五、七、九奇数字句,因此,有可能由诗体转变而来的。

▲这种情况反映到音乐节拍运用上,传统中国音乐大都没有强弱规则交替的形式。这主要是受了词、曲长短句的影响。可能在诗体的时候,受整齐律诗的影响,节拍可能规整些。那么,节拍不规则怎么办?最后解决的办法就是运用一拍子。一拍子就基本不受强弱拍交替的影响。所以像《良宵》曲基本上可用一拍子来打拍,或者就是运用混合拍式,但混合拍式一般人不太习惯。这无非说明刘天华的乐曲,除了像《光明行》等曲外,多数乐曲还是与传统的精粹联系的多些。

▲如何看待巴洛克与洛可可旋律节拍的区别。通俗一点讲我国传统旋律节拍与现代西洋旋律节拍有些什么两样?以上面所举的《托赛里小夜曲》为例,带“┍┑”的就是模进的部分,如,就是明显的一种模退。 ,就是一种模进,,又是一种模退。在《良宵》中大概只有下面一处:就是的模退运用。除此之外,其他旋律二者则差不多。例如,《良宵》中旋律常常翻到下把演奏,二者就比较类同。尤其是出现八度时,二者的旋律跳行模式更为接近。







本文作者潘方圣先生与徐沛东先生及施光南先生的合影


*文内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邀 稿<
乐评、话题、传记、科普
……
华音网欢迎乐界投稿
用文字书写万象,共论华音之美。

|联系邮箱|
2188324275@qq.com
|联系人|
音师妹 18768439347(微信同)




往期推荐

闪耀星星、星空灿烂——记著名二胡演奏家陈耀星、陈军、陈依妙 文/潘方圣

丝竹情怀 二胡情深——记上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丝竹二胡传承人周皓 文/潘方圣

论《三门峡畅想曲》在二胡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文/潘方圣


华音专业录制:当代民乐 “记录者”
(点击图片查看)

华音网
华音网公众号,提供音乐家讲座、音乐会直播,民族音乐资讯,演出信息,音乐家活动,音像出版信息、乐曲鉴赏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