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国乐资讯,关注华音网
以传播民族音乐为己任
——纪念赵松庭先生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竹笛名家名曲音乐会
笛的八千年历史源自贾湖骨笛,笛的历朝历代演化与发展离不开出土文物与文人笔墨下的诗词书画,也离不开壁画石刻中的飞天与乐人,而笛近百年的故事由谁讲述?又由何人为吾辈留下珍贵地民族文化之脉?其中有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是根生南派而又开创南北兼容的一位宗师,他所教导的一代优秀门生是如今杰出的竹笛演奏家、教育家。而今,第一代演奏家于全国多地高等音乐学府落地生根,他们受先生影响于教学、演奏、创作等多面建树,涉猎人文及艺术等广泛领域。
今晚,赵派笛艺传承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演奏家们集结国家大剧院,以音乐会的形式纪念赵派笛艺开创者——赵松庭先生华诞百年。
壹
松庭流芳,缘聚北京
赵松庭先生是中国20世纪笛乐艺术的缔造者之一,是推进中国笛乐专业化发展的先驱。他不仅是集创作、教育、科研、演奏四位一体的开宗立派式的大家,还用毕生心血将中国竹笛艺术发展推向了一个全新高度。赵先生的影响力跨越了几代人,他的艺术生涯对中国笛乐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此次“松庭流芳”——纪念赵松庭先生诞辰100周年竹笛名家名曲音乐会由浙江省松庭笛箫公益艺术中心与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中国广播艺术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承办。本场音乐会将由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协奏,特邀著名指挥家张列担任指挥。由多位赵派第一代弟子国内顶尖竹笛演奏家担任独奏与领奏,协同第二代弟子登台,他们将满怀追忆之思,以精湛的笛艺深情演绎,为观众带来一场饕餮乐宴,观众反响热烈,是一次高质量的艺术呈现。
贰
以乐寄思,传承创新
首当其冲,浙东地方戏曲之韵为本场音乐会开启第一首经典之作。陈悦、蔡拯两位演奏家共同演绎《二凡》,该曲由赵松庭先生改编自婺剧【乱弹二凡】,倒板开篇曲调悲壮激昂,正板华丽流畅,走马紧拉慢唱,流水板一气呵成,二重奏的演绎更加体现了模拟人声唱腔的动态,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不同声部的加花。
婺剧曲韵曲罢,昆曲之韵接续而来。演奏家王建平演奏《春日景和》,该曲是姜景洪、王建平作曲,改编自昆曲音乐曲牌,曲调婉转,时现水磨腔之惆怅,又传递出美好的向往与憧憬。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第三首《雁南飞》由演奏家杜如松作曲并演奏,该作品是特别为赵松庭、赵松龄共同研发的“同管双笛”雁飞篪而创,似箫非箫,似笛非笛,其声和雅,其韵所至皆为南飞雁之追寻与追忆。
随后时空转接,画面前往神秘西域。由张辉、李乐两位演奏家带来的《西域之光》二重奏版,该曲是作曲家张诗乐为祖国的伟大复兴“一带一路”而作,音乐间流转着的神秘丝绸之路,演绎出曼妙间呈现时间和空间的交织,此次的二重奏版本也是本场音乐会首演。
曲笛声起,小桥流水人家,演奏家蒋国基创作并演奏的《水乡船歌》传至耳畔,浙江民歌《柳元郎》的曲调是其创作的灵感,一座拱桥一道湾,其秀美音色与江南水乡之风光融为一体,烟雨依笼旧时桥,油纸伞下非故人。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唯有鹧鸪飞。”演奏家詹永明呈现的《鹧鸪飞》是赵先生20世纪50年代初依据《越中览古》的寓意进行改编而成,乐音一出,忆顾往昔,鹧鸪一别山空,似忧似愁至不忧不愁,身未动而心已远。
1954 年春,赵先生在我国东北地区疗养,一位南方文人气质的笛者,在北方创作了他的第一首笛子曲《早晨》,这是其笛曲创作之路的起始,此曲以昆曲曲牌【点绛唇】为素材,更在无形中为南北笛艺笛乐的地域性风格差异衔接上了一个桥梁。演奏家张维良以悠长的气息以及极强地强弱控描绘拂晓之宁静于祥和,随后曲间华丽变化、高潮迭起。
一个“婺”字,江流自北而南,江西至浙江金华,婺源至钱塘,这婺江在时代划转间,竟成为赵先生及其血脉与精神赓续的一个缘分。1959年赵先生创作《婺江风光》,今晚,胡玉林、王建元、赵琦三位演奏家所演奏的《婺江风光》以笛歌颂江山如画,排笛灵动婉转,乐绘婺江之两岸风光。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杭州钱塘是赵先生笛艺与教学乃至创作集大成之地,今日钱塘,更添新貌。演奏家吴樟华所带来的排笛与乐队《腾飞》由作曲家朱晓谷创作于2018年,乐曲以活泼明快,热情洋溢的气氛渲染,以乐而贺,松庭流芳,恰如作品中所呈现的钱江潮水奔腾不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燕归来》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北宋词人晏殊的《浣溪沙》,是由演奏家王次恒作曲并演奏。燕所至皆为清新灵动,燕所往有感时光流逝,曲调由远至今,气息张力变化间层层推动而出,以宁静婉约和蓬勃之势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希望。
上世纪五十年代,是赵先生创作的高峰期,他用音乐的语言表达出故乡之情,以自己的笔触为他的学生——如今第一代赵派笛乐传人开启了演奏与创作兼顾的篇章。由戴亚、侯长青、蒋宁三位演奏家压轴呈现的《三五七》是赵松庭于1957年以金华婺剧曲牌【三五七】改编而成,曲调粗犷流畅,三位演奏家气息张力之大及其演奏指技之华丽,将作品曲调风格演绎地淋漓尽致,而更值得为之一叹的是此次三位演绎的独特编配,此举为赵先生传世经典之作开创了新的尝试。
《幽兰逢春》是赵松庭晚年创作的重要作品,可以说这首作品是其一生的写照,独具标志性,更加蕴含着赵先生这一生的经历与文化修养。在音乐会的最后,全体演奏人员满怀崇敬与追思共同演奏《幽兰逢春》,以慰赵松庭先生英灵。
音乐会一首首作品,凝结着赵先生对民族音乐的一份深厚情怀,他们这一代民族音乐家,用最质朴最纯粹的热爱,写下了一首首流传的作品。
叁
松庭广巍,百世流芳
赵先生的笛艺,无需其他赘述,他用一生的音乐语言,表述了对笛,对民族文化,对竹,对音乐人文精神的至诚表达。
赵先生所为吾辈开创的先河,自笛艺笛文化、教育与学术研究、笛类管乐器研究研发方方面面,是吾辈应当竭力追随其方向而倾注毕生,一以贯之。对笛,对民族音乐,对笛所蕴含的文化,赵先生用他的解读与实践,将竹笛从一个民间乐器提炼,升华至如今舞台上的精彩纷呈。从整场音乐会,细节处处皆可体会第一代赵派笛乐演奏家们对于传承的解读与演绎,而在每一首作品编配细节安排上,无不以创新发展为思路而精心设计,都将赵先生毕生所凝练而成的经典作品代代相传。
最后借用两岸三地笛乐知名学者林谷珍先生对此次纪念活动成功举办的一句赞叹:“松庭广巍,百世流芳”,祝贺此次纪念赵松庭先生诞辰100年系列纪念活动圆满顺遂!
来源 浙江省松庭笛箫公益艺术中心
摄影 张友刚 田龙
文稿 韩慧慧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