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培养出心理阳光的孩子,这7个建议值得所有家长看看

健康   2025-01-17 10:50   陕西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无忧无虑地成长,所谓的无忧无虑,不仅仅是物质上,更是心理上的。

培养出心理阳光的孩子,比成绩更加重要。

那么怎么培养一个心理阳光、充满正能量的孩子呢?

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家庭氛围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最深。

以下七个实用的培养建议,送给有需要的父母。 










不过分包办和满足孩子

有的孩子越来越脆弱,是因为父母替他们做得太多。

很多父母害怕孩子受伤害、害怕他们受委屈,所以事无巨细地照顾。在生活中为孩子包办了一切,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孩子只负责索取和享受,形成依赖。

结果在学习或生活中,任何小事情都可以成为孩子的挫折,任何一点小困难,都能摧毁孩子的心理防线,让他们很容易产生挫败感。







正视孩子的不完美

孩子和成年人一样,都有优点和缺点,他们的“不完美”,父母不应该忽视。

父母要大方承认并接受孩子的缺点,只有充分认识到孩子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加以改正。

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给孩子许许多多的财富,远不如给他一个强大的内心,学会充分地肯定自我、接纳自我,这才真的能帮助他一辈子。







批评要对事不对人

批评孩子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对事不对人”,尤其是低龄孩子。

批评虽然有必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批评传达给孩子积极向上的力量。对孩子打击式的教育,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也容易伤害亲子之间的爱与信任。







训练孩子独处能力

有心理学家说,安全感不是依赖感。孩子获得安全感,不一定需要父母时刻在场。一个人能拥有独处的能力、享受独处的乐趣,才能足够爱自己并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

大人可以适当设定一些界限,然后让孩子自由地探索周围的环境,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明白某些事情需要自己完成,而不是依赖他人。






帮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

很多家长都会发现,孩子长大后开始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有家长会感慨:“我们家孩子特别爱面子,一句话没有说好,就会生气很长时间”。因此,父母要帮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别总是拿孩子比较,也别给孩子贴各种各样的标签,鼓励孩子勇敢地做自己。







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不要只看重结果,还要多关注过程;夸奖孩子的努力、细心、有耐心等品质,不要过多夸奖聪明、天赋。

当孩子具备成长型思维,了解事物是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变得更好,才不会轻易被困难打倒,才会永远怀揣希望。







父母要保持情绪稳定

情绪化严重的家长,很难养出情绪平和的孩子。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家长经常对6岁前的孩子生气、发脾气,会让孩子形成消极、负面的人格,变得自卑、内向和脆弱。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就会为了不惹爸爸妈妈生气,处处讨好大人,变得没有主见。
所以想让孩子心理阳光,最重要的还是父母以身作则,我们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样子,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养分。

来源:陕西百姓健康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在使用信息时侵犯了您的利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QYCDC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帮忙扩散更多知道!



千阳疾控微健康
宣传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方针政策,普及卫生健康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