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病毒携带毒者。
【传染途径】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手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
【易感人群】主要是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病毒后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流行特征】常年均有发病,夏秋季(4-10月份)为高发季节。
【主要危害】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伴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临床症状】发热,手、足、口、等部位出疹。
日常识别窍门
手足口病皮疹的“三个四”:
四部曲: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
预防措施
小学和托幼机构要做到:强化晨午检,杜绝传染源;落实防控措施,做好因病追踪;规范开展消毒,减少传播途径;加强宣传教育,保护易感人群。
足口防控十五字:勤洗手、勤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
及时疫苗接种,降低危重病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