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产业转型正当时

文摘   2024-11-01 15:35   内蒙古  





乌海BDO产业蓬勃发展,未来可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并强调“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近年来,乌海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抢先机、谋新局,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今,这座年轻的工业城市,正以崭新的姿态和坚定的步伐,在产业转型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传统产业“焕新力”


曾经,作为资源型城市,乌海以煤炭、化工等传统产业为经济支柱。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约束,一场轰轰烈烈的产业转型攻坚战在乌海大地全面打响。

近年来,在煤炭资源渐趋枯竭和“双碳”目标、“双控”任务及环境容量不断收窄的多重压力下,乌海市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找准助力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着力点,按照“巩固煤焦、提升化工、培育战新、拓展装备、优化传统”发展思路,全力打造现代煤化工、硅基新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精细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现代能源、可降解材料5个超百亿级产业链群。

在国家能源集团煤焦化西来峰公司,洗选后的煤在这里经过高温干馏等工艺,可生产出甲醇、焦油、硝铵等产品,在附加值进一步提升的同时,这些产品又可以为乌海市培育起的下游企业提供丰富的生产原料,持续推动我市传统产业迭代升级,进一步优化产业生态、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丰富的产品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材料。我们生产的这些化工产品基本都在本地消化转化,为当地产业转型提供了坚实保障。”国家能源集团煤焦化西来峰公司总经理王利民说。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大力发展煤基新材料产业,乌海黑猫炭黑有限责任公司依托乌海煤炭、煤焦油资源,生产出普通炭黑、特种炭黑、超导炭黑,填补了乌海乃至自治区特种炭黑的空白。除此之外,中创联盛的沥青、恒业成的混炼胶、青石的高牢度分散染料也是乌海煤基新材料产业的代表。如今,乌海市煤炭就地加工转化率达90%以上,煤基新材料产业链不断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与此同时,乌海市还坚持先立后破,实施产业基础再造、产业链提升工程,提速推进矿权整合、焦化产业整合重组、煤炭洗选加工行业垂直一体化整合,促进传统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兴产业“添活力”


内蒙古东景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内蒙古东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走进该公司生产厂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高耸的BDO装置和整齐排列的BDO储罐;中控室内,一排排电子设备整齐排列,工作人员正紧盯屏幕,实时观察各台生产设备的参数,确保生产平稳有序。

“乌海矿产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突出,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同时,我们采用了先进的BDO生产工艺,生产出的产品质量高,在同行业内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该公司研发中心副主任刘兴旺说:“目前,我们公司依托地区产业集群优势,已构建起‘煤—电—石灰石—电石—BDO—生物降解塑料—生物降解聚酯产品’完整产业链,初步形成‘由料变材、由材成器’的循环产业模式。”

环环相扣,链链生金。目前,乌海市已引进实施东源、华恒、三维、君正、广锦5个BDO及其配套产业项目,正全力打通从BDO到氨纶、锂电池溶剂、可降解材料与工程塑料、医药中间体四大全产业链条。预计到2027年,乌海市BDO产能将占全国总产能的30%以上,产值突破1000亿元。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乌海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乌海市地理位置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拥有庞大的电力消纳能力和应用场景。行走在乌海大地,闲置屋顶、荒山空地、矿山渣堆,一组组光伏板装点而成的深蓝色“海洋”,在阳光下星罗棋布、熠熠生辉。

在黄白茨煤矿、五虎山煤矿的排土场、采煤沉陷区等区域,乌海能源公司通过实施“光伏+矿山生态修复”综合利用项目,做到了板上光伏发电、板下生态恢复、土地立体利用,废弃矿山因此变成了绿色清洁能源的“电力光谷”。

在发展新能源产业过程中,乌海市还注重推动产业链向下游硅片、电池、组件、储能等方向延伸,不断丰富拓展新能源场景应用,创造更多产品附加值。

驭“风”而上,逐“光”而行,“氢”装上阵。乌海市以链群思维扩增量、提质量,努力完备产业链条、健全产业体系,形成配套优势、集群优势,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塑造产业新优势,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打造以光伏全产业链和新能源电池为主要方向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国轩高科、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全产业链项目加快推进。全区首个跨盟市合作保障性新能源项目——“阿电入乌”项目首期400万千瓦进入实质实施阶段,8家企业已与内蒙古能源集团达成绿电合作。乌海抽水蓄能电站、国轩30万千瓦光伏发电等20个新能源项目进展顺利,建成并网风电和光伏项目82.4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达18.7%……如今,新能源、新材料两大产业基地起势成势,一条条现代化产业链正在“高”与“新”中不断激发。

科技创新“增动力”


在内蒙古兴发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在没有人“陪伴”的情况下,灵巧的防爆轮式机器人“乘”电梯进入二楼车间,只见它依次“走”到每台设备前,对管道、阀门等认真巡检。

“防爆轮式机器人不仅能测温、测压、识别漏液,还可以监测有毒和可燃气体等。使用了这套智能监控系统后,我们班组人员从之前的12人减少到现在的2人,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内蒙古兴发科技有限公司氯碱车间主任王健说。

“打造成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后,我们企业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成了国内少有的无人操作、无人巡检、无人记录的‘三无工厂’。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建立安全、环保、稳定、精细化的生产运行管控体系,为助推乌海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该公司DCS主管郝静说。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今年,乌海市将BDO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作为科技“突围”工程重要抓手,争取在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乌海市还大力实施大规模技改升级行动,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步伐,深入开展“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园区、智能矿山,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攀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乌海市还加大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建立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同时,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吸引了大量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来到乌海,为产业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如今,乌海市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的比重逐渐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产业转型的成效正在逐步显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乌海将继续砥砺前行,以产业转型为契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新乐章。



记者:赵永刚

编辑:张冬惠

初审:李新华

二审:杨勇

终审:郭臣

出品:乌海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3022210396@qq.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乌海市融媒体中心



乌海融媒
乌海市融媒体中心是乌海市委、政府所属唯一的官方媒体。由原乌海日报社、原乌海广播电视台组建而成,拥有一张报纸,两个电视频道,三个广播频率,乌海融媒移动新闻客户端、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微博、网站等多个宣传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