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还剩一个多月,深圳如何拼经济?丨深政一周

时事   2024-11-17 16:00   广东  


距离2024年结束还有一个多月时间,深圳经济应该如何收官?


11月15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点明了题中之义:


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把握今年剩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凝心聚力、争分夺秒,干字当头、奋力冲刺,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最好成果,切实发挥好经济大市挑大梁作用,努力为全省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最大程度贡献。


经济大市如何挑大梁?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如果要理解这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背后的硬核逻辑,那么过去一周发生的政事要事,便是最好注脚。




科技创新度高:

深圳如何定义“未来”?




提到深圳,科技创新是永恒的话题。11月14日-16日举办的主题为“科技引领发展·产业融合聚变”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无疑是深圳吸收科技创新灵感和展示成果的舞台。

作为“中国科技第一展”,本次高交会达成意向成交金额超1200亿元,吸引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5000家知名企业与国际组织参展参会,其中也不乏华为、比亚迪、腾讯等深圳本土企业,集中展示前沿产品,实现“换道超车”最新技术成果的身影。


在11月15日开幕的2024西丽湖论坛上,深圳再次传递出加快建设全球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积极信号。聚焦“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发展,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深圳国际科技信息中心等4个重大成果集中发布,此次论坛不仅是一次学术与产业的深度对话,也表明深圳正在加快构建从科研到应用的完整生态,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科技创新不仅需要平台,更离不开强有力的研发投入。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2236.61亿元,增长18.9%,首次实现总量和强度居全国城市“双第二”。更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深圳企业研发投入总量2085.78亿元,占比93.3%,企业研发投入总量居全国城市第一。

更深远来讲,研发投入不仅代表着竞争力,更象征着一个地方的未来,是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和潜力所在。


数据的背后,是深圳大胆资本、耐心资本、加快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等政策的加持、是企业、科研机构与政府的深度协同,彰显出深圳的科技创新,正由单一的技术突破,转向全链条的产业赋能。


重研发、强扶持、筑生态,从科研到产业的闭环转化,是深圳继续保持“创新领跑者”地位的核心秘诀。



投资信心足:从政策护航

到重大项目落地




如果说科技创新是深圳经济发展的“引擎”,那么持续强劲的投资信心则是推动这台引擎高速运转的“燃料”,为深圳年末奋力冲刺经济目标再添“一把火”。

11月14日举行的今年深圳第三批新开工项目集中启动活动成为一大亮点,新开工项目达276个,总投资约2160.2亿元,2024年度计划投资约304.4亿元,涵盖产业、基础设施、房地产等多个领域。

(图源 / 深圳卫视记者陈楠 摄)

此外,深圳基础设施领域还收获一份“捷报”,2024年深圳的“三铁”项目(国铁及地方铁路、城际铁路和地铁)在建里程已达626.64公里,创下历史新高,在建项目总投资达4000多亿元。

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这些项目的落地将为深圳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与此同时,今年深圳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第二次调整也释放出积极信号,由450亿元调整为500亿元,调增50亿元。这表明深圳政府对当前经济运行的精准研判,彰显出城市对投资未来稳健发展的信心。

通过政策护航、硬件升级、资金精准投放,深圳积极拓展有效投资空间,切实激发投资活力。



外贸出口稳:

全球布局 稳步增长




11月14日深圳海关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前10个月深圳累计进出口3.76万亿元,同比增长19.2%,为历史同期新高。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经济体进出口2.54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居全国首位。


东盟、香港地区、美国分别进出口6331.4亿元、5782.1亿元、3940.8亿元,分别增长27.7%、14%、12.3%。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32万亿元,增长24%。


……


尽管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但深圳外贸始终保持强大韧性,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依旧稳固。

11月13日,2024大湾区—东盟经济合作(前海)论坛举行,来自大湾区和东盟的企业、商会代表完成了15个项目的签约,金额近300亿元。近年来,深圳持续加强与东盟各地区在科技创新、经贸投资、文化旅游、人才培养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大力拓展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智慧城市等新兴产业合作空间。

(图源 / 2024大湾区—东盟经济合作(前海)论坛)

不依赖单一市场,注重产业升级,通过多元化的国际合作,深圳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为自己赢得更多主动权。



城市吸引力强:

人才集聚 共逐梦想




城市吸引力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更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周深圳面向世界抛出“橄榄枝”,人才“磁吸效应”不断显现。

11月14日,深圳借高交会平台,再向全球全国发“英雄帖”,将启动“鲲鹏青年创新创业行动”,邀约全球全国高校、研究机构、在校学生、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与深圳一起合作创新创业,共逐梦想,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图源 / 高交会官网)

对人才的渴望,深圳早已亮出决心:“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问出身”培养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不遗余力”服务人才。

最新的2024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报告显示,深圳有19个学科跻身全球前五十。这一数据不仅为深圳吸引人才提供了硬件支持,也是对整个城市创新氛围和发展潜力的正面印证。

注重科技资源的整合,着眼全球化人才竞争,优化软硬件环境,深圳正在不断提升城市吸引力,让人才近悦远来。



深圳,下一步看什么?




看落实。

11月15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已给出答案:

以最快速度落实好中央以及省市确定的各项政策举措,不断积累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要加快项目建设和投资进度,抓好年底投资攻坚行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遇到问题现场解决、马上解决,全力以赴推动重大项目高效率推进、高质量建设。要面向全球大力招商引资,用足用好并购重组投资等有效措施,集聚更多企业、资本和人才。


从科技创新的加速发展,到投资信心的稳步释放,从外贸的稳定增长,到城市吸引力的持续提升,都是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次次生动实践。

回顾深圳的这一周,我们看到的是这座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奋进,是强大的韧性,是可期的未来。

主笔 / 钟鹏超
排版 / 徐子鋆
审校 / 庞诗凡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生于1984,深圳政经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