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如何让“盐碱地”变身“米粮仓”?

时事   2024-11-18 08:16   广东  


这是先行故事汇的第90期。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治碱筑粮仓的故事。

金秋时节,位于祖国西陲的新疆喀什帕哈太克里乡,1.3万亩盐碱地喜迎丰收,海水稻平均亩产达到670公斤,创下新高。但谁能想到,这片土地,在六年前,还是“一片白茫茫”。


跨越五千多公里 

“深圳种子”远赴新疆治碱


时间回拨到2018年,当年4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海水稻育种专家杨记磙领衔团队,带着选育适宜在盐碱地生长的海水稻种子,走出深圳实验室,跨越五千多公里,来到新疆喀什“落户安家”,梦想“盐碱荒漠,稻花盛开”。

(原始的盐碱地)


在农地里,杨记磙团队对土壤进行了盐碱度检测。测量结果显示,土地盐分含量高达39.7,比海水的盐分含量还要高9.7

“盐碱化特别重,都是黑碱了,这咋能种庄稼?”望着泛白的农地,杨记磙感慨万千,“盐碱地利用在全世界历来都是难题,我国除了18亿亩耕地以外,还有15亿亩未利用的盐碱地,如果我们能在新疆把盐碱地综合利用模式探索好,应用价值将非常大。”

六年耕耘

盐碱地渐成米粮仓


然而,初来乍到,当地村民并不理解这群“外乡人”。

“我们祖祖辈辈种的都是这样的地,一亩地也收不了多少粮食。万一他们种得没我们好,怎么办。”帕乡村民热依汗姑丽·吐米尔直言。

常光伟,最早跟随杨记磙援疆成员之一,与村民打交道的种种情形,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刚来帕乡的时候,常年种地老师傅不听我们的。有的人说,我种了这么多年水稻,还不如你一个小屁孩?你们从学校出来的大学生,就没有下过地。”

“农民说,你们这东西行不行,要是不行,就得耽误我一季种庄稼。后来,我们商量说,将来试验成功与否都没关系,我们一亩地给你2000块钱,保证你的收入。”杨记磙说道。

多番磨合,热依汗姑丽·吐米尔同意先拿出一亩地试种一年,她成为帕乡首位将土地出租的村民。

在帕乡一亩试验地里,杨记磙团队播下了6个品种。然而,耐盐度达到12的海水稻,能否在帕乡盐度高达39的土地上活下来,仍是未知数。

“这边光线强,尤其中午特别热,水层温度一高,盐碱溶解度就会增大,不少苗子给烧死了。”常光伟回忆说。

回想过往,杨记磙也是历历在目:“当时我们心里也是非常忐忑。到了第六天,发现芽子出来了,而且在地里边发现了蝌蚪,第一关咱闯过去了,那种心情是不可言喻的兴奋。”

(帕乡的稻田)

第一年试种,4个品种平均亩产超过450公斤,产量比当地品种提高了三成以上。“种子不错”的口碑,开始在帕乡口口相传。

村民纷纷加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21年起,2549户村民把自家土地流转给杨记磙团队,13000亩的土地撒上了海水稻的种子。

以种适地

深喀联动推进科研成果“生根开花”


从试验地走向大规模种植的同时,远在深圳的实验室,科研人员加速科研攻关,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

“试种成功以后,我们就把高产品种拿到深圳,在冬季再种一季。每年反复循环,优中选优。种子是粮食的芯片,想改造盐碱地,我们需‘以种适地’,要培育能够适合新疆盐碱地的新的品种。”杨记磙介绍道。

逐梦盐碱地,时间是最美的发酵物。

“这个很好,一株稻穗能有130多粒。2018年当地的品种,平均亩产是200多到300公斤。2024年,平均每亩达到近700公斤,差异就很大了。”又是一年收成时,杨记磙来到田间地头查看海水稻长势。

(杨记磙和团队成员正在进行种子筛选)


眼下,稻浪翻滚,对杨记磙和同事们来说,当务之急是要赶在秋收前,做好优质种样收集,充实种质资源库,实现科研丰收。

“海水稻种样今年过来多少份?”

“一共443份,今天先做其中的考种10份……”

在实验室里,杨记磙和科研人员对收回来的种子进行考种,一些高产性状的种子将收入种质资源库。

不断创新

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尝一下,朋友们……”

一粒良种,万亩稻田,金灿灿的稻谷正源源不断地被加工成白花花的大米,团队成员也干起“新农活”,将直播间搬到田间地头,把海水稻推向全国。

正在做直播卖货的麦麦提艾力,是新疆喀什人,三年前加入团队,现在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红”。“去年,我学习了土壤监测,今年,我学了无人机播种。我的梦想是学好种水稻的技术,带动乡亲们共同富裕。”麦麦提艾力笑道。

(麦麦提艾力直播带货)


“海水稻从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小品种,慢慢变成了大品种,我们要快速在好的形势下,把成果推广到更大的地方去。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不仅要装自己的粮,而且要装健康好粮。”对于未来,杨记磙团队有着更长远的目标。

记者手记:



跟随杨记磙来到帕乡,在镜头前的他,尝了一口盐碱地的土,又咸、又苦、又涩。


2018年,正是在这样的土地上,他播下了第一粒海水稻的种子,势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6年过去了,我看到了一粒种子在盐碱地的改良与蜕变,随之而来的是亩产提高,农民收入上升,“小田”变“大田”生产关系的变化。


六年,一粒种子,唤醒了万亩的盐碱地。将来,它或将唤醒更广阔的土地,而我将继续记录这一片土地的变化。


记者 / 林惠珊 于源灏 王涛 曹泽东 周一义 温国赞

排版 / 刘雅婧

审校 / 岳丽红 张雪莹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生于1984,深圳政经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