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华为联合发布的方程豹豹8上市两天,紧接着亮相第二十六届高交会。相似的场景曾出现在2004年的第六届高交会上,彼时的比亚迪现场展出了当时国内唯一达到产业化水平的电动车EF3,“电池大王造车”引发轰动。此后,比亚迪成为高交会的常客,多款经典车型借高交会平台首发首展。时至今日,比亚迪发展势头迅猛,即将迎来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下线。
几乎每届高交会都有像比亚迪这样值得讲述的故事。作为“中国科技第一展”,高交会走过26载,已经不单是一场科技盛会,更是一次全球创新交流的重要平台。第26届高交会首次遴选高水平市场化专业机构承办,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且不再延续前几年的“一展两馆”联动办展模式,展览面积也由上年的50万平方米调整为40万平方米。办展模式的转变,意味着展会的组织和运营更加注重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在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教授袁易明看来:“市场主导可以强化科技创新链条的韧性和力量,专业办展机构更讲究效率,这就要求展会供需双方要有更高的敏锐度捕捉信息商机,更有利于前沿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譬如,本届高交会成立了专业商务团队,精准对接展会上各方需求;还有云展会和在线交易系统,将线下成果有效转化为线上交易闭环,极大地提高展会运营效率。此外,本届展会会期缩短至3天,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效益提升。
高交会,是高新技术的“赛马场”,更是科技成果的“交易场”。本届高交会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发布数量达4300余个,可谓“新”意满满。超过1500家企业、700多个行业组织及107个国家的国际采购商,在展会期间寻找新的合作与采购机会。“赛马场”上,各细分赛道“新秀”悉数亮相,各家企业使出“看家本领”,各类前沿产品“争奇斗艳”。譬如,连续参展第15年的中广核,今年带着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重磅亮相;灵巧手展区集中展示国产灵巧手技术的超凡性能;EDA和工业软件展区,展现我国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换道超车”的最新技术成果。展商期待变展品为商品,斩获更多订单;专业观众希望找到新的解决方案和合作伙伴,实现自身新发展。今年的高交会,共促成869项供需对接项目现场签约,意向成交金额突破1200亿元,远超往届。“新质生产力”是本届高交会的热词,也是国内展商与国外展团交流的重点。“关注科技创新领域的企业,都明白新质生产力的意义,而且都知道其中潜藏的巨大价值。”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魏根平说。这家企业在机器人灵巧手领域,已经服务全球约2600家行业客户。本届高交会设置17大产业22个专业展,让国内外展商观众全方位了解我国新质生产力各细分赛道取得的重大成果,更有助于新质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交易与洽谈。第二次参加高交会的捷克企业负责人亚历山大说:“今年我看到更多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前沿科技,我们也带来了医疗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
本届高交会有很多海外展团带着庞大的采购预算参展,例如通用电气采购金额达120亿元、俄罗斯采购团企业采购总金额达73亿元。
这些海外展团目的明确,就是新质生产力。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浪潮,海外展团很明显不想错过。
走过26年,高交会硕果累累,向“新”而行。未来,高交会也将继续敞开“大门”,成为全球企业高新技术成果展现的重要平台,持续推动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不断释放高质量发展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