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6+3!“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和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名单公布

文摘   2024-12-17 19:12   甘肃  

近日,国家文物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和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名单,100项“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和80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上榜,其中,甘肃6项“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和3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名列其中。



“共和国印记”见证物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

1958年兰州炼油厂油样



兰州炼油厂是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炼油厂,被誉为新中国石化工业的摇篮,此油样是1958年兰炼建成后自主生产的第一桶“争气油”,在我国工业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它是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实物见证,体现着老一辈石油人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

20世纪60年代首批国产丁苯橡胶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石油产业严重短缺,军用油品和特殊的石化产品进口困难,严重威胁国防安全,生产“争气胶”成为兰化人的历史使命。1960年,兰化建成年产1.35万吨丁苯橡胶大型装置,生产出首批合格的丁苯橡胶,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合成橡胶的历史。它是那段矢志不渝、勇于奉献的光辉岁月最好的见证。


嘉峪关城市博物馆

酒钢生产的第一批铁锭



1958年,酒泉钢铁公司伴随着国家“一五”计划开始建设,经历了12年艰苦奋斗后,终于迎来曙光。为确保顺利生产,全国300多家单位千里迢迢支援酒钢出铁大会战,夜以继日、艰苦奋斗,生产出第一批铁锭,作为酒钢公司庆祝新中国成立21周年的国庆献礼。此铁锭通体黝黑,重达5.5千克,正面铸有“为毛主席争光 酒钢出铁纪念 1970.10.1 ”字样,现收藏于嘉峪关城市博物馆,2022年被鉴定为一级革命文物。它是我国冶金工业发展的缩影,也是嘉峪关城市发展历程的见证。

金昌市博物馆

“龙首之眼”特富矿



20世纪60年代初,在甘肃河西走廊龙首山下,发现了特大硫化铜镍矿床,建设大军从四面八方涌入金川,拉开了共和国镍钴工业基地建设的序幕。此矿石标本采掘于金川集团公司二矿区1000米井下,高85厘米,重880公斤,镍金属含量7- 9 %,其伴生元素还包括铜、钴、铂等多种有色金属,属于龙首山镍矿床精品中的精品,被命名为“龙首之眼”。它见证着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镍都金昌的崛起,也记录了一代代建设者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身影。

玉门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玉门油田老一井抽油机


玉门油田老一井抽油机是甘肃油矿筹备处在老君庙最先开钻的1号油井的抽油设备。1939年,玉门油田的开拓者在老君庙原址以北15米处打出了第一口油井,揭开了开发玉门油田的序幕。1940年一井安装抽油机,是中国第一口机械采油井,1962年油竭停产。2011年老一井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现代石油工业自老一井而始,玉门油田为新中国石油工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石油工业的摇篮,也是彰显中国石油工业精神、传承石油工业文化的重要见证。


甘肃盐锅峡发电有限公司

黄河首台大型水轮机转轮


盐锅峡水电站是黄河干流上最早建成投产的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和灌溉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也是最早完全由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制造和安装运行的大型水电站,被誉为“黄河第一颗明珠”。“黄河第一转轮”是盐锅峡水电站原4号机组转轮,高2.6米、标准直径4.1米、重达51吨,在长达36年的服役期间,累计发电85.18亿千瓦时。1958年盐锅峡水电站开工建设,建设者们日夜艰苦奋斗,1961年11月18日首台(4号)机组投产发电,发出“黄河第一度电”,为西北地区工农业生产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能源支持。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


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公司

玉门油田老君庙油矿旧址保护利用


玉门,因油而设、因油而兴,1939年老一井开发建设,1950年建成了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基地。玉门油田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创造了中国石油工业的96个“第一”,为新中国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这一工业遗产,近年来对一号井、四号井、老君庙展览室、西河坝窑洞等工业遗址进行了修缮保护、展览展示,2013年,老一井旧址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玉门油田老君庙油矿已经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目的地,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工业遗产”“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刘家峡水电站:新中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保护利用


1969年,刘家峡水电厂在群山高峡之间拔地而起,它是新中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厂,被誉为“共和国水电长子”,创造了当时混凝土重力坝最高、单机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长等7个“第一”,是中国水电的标志性工程,也是共和国向世界亮出的第一张水电“名片”。

如今的刘家峡水电厂以水库、大坝、工业遗产龙门吊、地下厂房、新中国第一座地下330千伏开关站等工业遗产为依托,打造了14.5万平方米的参观和教育基地,全景呈现电厂建设史和新中国工业发展史,201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录,2021年被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天水工业博物馆、天水兴文工业博物馆有限公司

天水工业博物馆(天水长城控制电器厂遗址)工业遗产展示项目


1964年,天水被国家列为三线建设基地之一,37户中央部属、省属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天水兴建,奠定了天水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其中,天水长城控制电器厂,80年代就成为中国五大中低压电器生产基地之一,2017年搬迁至城外工业园区。

天水工业博物馆是在天水长城控制电器公司老厂区遗址上改扩建而成,占地面积98.98亩,建筑面积67621㎡,收藏和展示着一批极具代表性的机器设备、历史档案、图书资料等22428件,2023年建成开放,是西北地区首家综合性城市工业博物馆,目前已经成为集工业历史和产品展示、工业遗产保护、科学知识普及、工业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和工业文化创意发展基地。通过对馆区内遗存的壳体车间、动力车间、装配大楼、铸造车间、小剧场、防空洞等进行保护利用,完整展示天水的三线建设史、建设成果和城市精神,让工业遗产再次“活起来”。(甘肃省文物局  武一菲)

甘肃省文物局
由甘肃省文物局主办,向全社会介绍甘肃丰富独特的文化遗产资源,为公众提供最新文物保护利用资讯。感谢您对甘肃文物事业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