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TER
当凛冽寒风奏响冬日序曲,暖烘烘的室内环境成了人们的“避风港”。
可就在这惬意背后,一氧化碳却如幽灵般悄然潜伏,随时可能撞开那扇通往灾祸的“死亡之门”。
案例一:云南镇雄煤炭取暖事故
案例详情:11月9日凌晨,云南省镇雄县泼机镇瓜娃村石丫村民小组吴某某家中烧煤炭取暖,因门窗紧闭,导致一氧化碳中毒,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
案例二:网红博主车内取暖事故
案例详情:11月28日,网红博主“闽哥游地球”在内蒙古根河市直播时,于车内用炭取暖,因太累睡着,最终一氧化碳中毒不幸离世。
案例三:湖南隆回民宿木炭取暖悲剧
案例详情:11月5日,湖南隆回一民宿内,一家人因参加歌唱选秀比赛入住,由于天气寒冷无空调,便用木炭取暖,最终导致2死1伤。
案例四:苏州金鸡湖露营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案例详情:12月3日,苏州工业园区玲珑湾花园小区附近,一露营女子疑因使用瓦斯罐取暖不当,一氧化碳中毒去世.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从感观上很难鉴别。凡是碳或含碳物质在氧气不充分时燃烧,均可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中毒常常被人们称为煤气中毒,常在无意中发生。
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后,初期会表现为头痛,随之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心慌、四肢无力、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等症状。
重则昏迷,甚至死亡。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迅速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要比与氧的结合能力强200多倍,而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很慢,导致血液中缺乏游离的氧,组织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氧而产生毒性作用,即出现一氧化碳中毒。
严重者会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即使经过抢救恢复健康,部分严重中毒者还可能在2周至3个月后出现痴呆、大小便失禁、偏瘫等迟发性脑病症状。
别忧心,只需稳稳践行以下四步,便能成功锁死危险,远离夺命阴霾。
第一步
严选靠谱设备,筑牢安全根基
设备若“先天不足”,一氧化碳极易趁虚而入。
购置煤炉,优先考察炉体材质是否厚实、耐高温,风门调节是否灵活精准,新炉入手,要全方位“体检”,查看有无裂缝、砂眼,烟管接口是否密封严实,稍有瑕疵都可能在燃烧时变身“毒气弹”。
燃气热水器也不能马虎,强排式是不二之选,废气能强力排出室外,杜绝倒灌;安装时,管道走向要避开高温、潮湿区域,材质务必符合标准,安装后定期用专业试剂或肥皂水检测接口、阀门,微小气泡就是漏气警报,炉灶同理,日常保持炉头清洁,火焰呈稳定蓝色为佳,变色、蹿动就暗示燃烧异常。
注意热水器、燃气具等正确的使用及保养方法,经常检查连接燃气具的橡皮管是否松脱、老化、破裂,开关是否有异常。
第二步
通风换气不停歇,让新鲜空气畅行
通风堪称抵御一氧化碳的“定海神针”。想象家中空气为灵动水流,门窗紧闭则化作一潭死水,有害气体肆意积聚。
无论室外多寒冷,用暖期间务必开扇小窗,缝隙虽窄,却是新鲜空气的“绿色通道”;使用煤炉、炭火久了,屋内安置小型换气扇,加速空气内外循环,睡前更是关键节点,细致检查通风状况,绝不在密闭卧室启用炭火类设备,以防沉睡时被毒气“偷袭”。
第三步
巧用科技预警,安上“电子守护哨”
一氧化碳报警器,居家必备的安全“利器”。挑选时关注灵敏度、稳定性,知名品牌、获权威认证的产品更靠谱;安装讲究颇多,距天花板 30 厘米上下,紧邻气源,厨房炉灶、取暖设备周边是“重点监测区”。
它仿若警觉的卫士,一旦浓度超标,尖锐警报瞬间刺破宁静,为家人争取开窗通风、切断气源的“黄金时间”。
第四步
提升安全意识,全家共筑防线
知识就是力量,定期组织家人学习一氧化碳中毒原理、急救措施,观看警示案例,让危险认知深入人心;拟定家庭安全预案,明确中毒突发时各自职责,老人小孩重点照顾,青壮年负责抢险通风;日常养成安全习惯,不在室内烧炭烧烤、停车闭窗开空调,小小举动汇聚成坚固安全防线。
冬日漫漫,温暖与安全应携手同行。扎实走完这四步,用力关好一氧化碳的“死亡之门”,便能悠然沉浸在暖冬之中,无惧夺命阴霾。把这份救命指南分享出去,让温馨守护在更多家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 应急管理部. 近期发生多起因取暖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事件[N]. 央视财经, 2024-12-01.
[2] 网红博主取暖时一氧化碳中毒身亡 安全提示请收好[N]. 人民日报, 2024-12-03.
[3] 一家3口中毒,2死1伤......警惕!冬季高发[EB/OL].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11-28.
[4] 女子在帐篷内取暖时一氧化碳中毒身亡,这份安全提示请收好[N]. 金羊网, 2024-12-03.
END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本文转载属于公益健康知识宣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