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看到趋势。
你好,我是徐瑾,今天聊一个悲伤的事。最近有一则新闻,可能大家也注意到了:一位北京3岁女孩不幸坠亡。
这则新闻我最早是在《三联生活周刊》上看到的,报道非常深入。看这类新闻总让人心情沉重,所以我草草读完。当时印象最深的一个细节是,女孩的妈妈提到,这是女孩没读完的绘本,照片是厚厚一瘩。
当时感觉有点窒息,真是鸡娃从小开始的典范。后来,我又看了一些更详细的分析,了解很多细节。比如这家人虽然是租房住,但生活并不贫困:父亲曾是体制内的公职人员,母亲是学校的老师,拥有北京户口;她的姥爷和姥姥也是有知识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虽然租房住,但手上有四套房子,分别位于北京通州、北京东六环和海南和深圳。虽然这些房子的面积不是特别大,位置不是特别好,但他们的经济条件并不算差,甚至可以说,超过中国大多数中等收入群体,也就是我所谓的软阶层。
然而,悲剧还是发生了,一些评论认为这是“小镇做题家”的悲剧。真是这样吗?应该怎么看?
首先,这件事情让人感到无比悲痛,悲剧发生,尽量不要过分指责受害者。
当我去搜索这位3岁小孩坠亡的新闻时,发现不仅仅是北京,江苏、广州也有类似的事件,而且是最近,都有这样的新闻。这种生命还未展开就戛然而止的悲剧让人心痛。
当时我看《三联生活周刊》的报道时,心情非常沉重,以至于没有办法坚持读完。因为你会感受到这家人如此努力地生活,每个人都在为还房贷而拼命,想着如何为这个家多赚一点钱,少花一点钱。他们甚至没有添置新家具,死去的孩子,也没有太多新的衣服和鞋子,很多都是二手的。
他们为什么那么难?据说,房子买了之后也在贬值,还在还房贷,而且面都不够大,所以他们也在租房住。租的房子因为安全护栏的问题,才导致了这次悲剧的发生。现在《三联生活周刊》的那篇报道被删除了,我觉得这可能有多种原因,可能是家属的要求,也可能是其他方面的考虑。
让人难受的是,一些人说他们是“小镇做题家”,应该量力而行,这当然有道理。但将所有责任归咎于个人和家庭,确实是在伤口上撒盐。这家人的命运象征着无数城市中软阶层的生活——
尽管他们的起点和教育资源已经比很多人好得多。相比于大多数人,他们在这个时代中如此努力地奋力前行,只是为了不被落下。然而,一不小心就可能发生这样的悲剧,这让我感到非常难受。再去指责家长或者其他人,我觉得对爸爸妈妈的压力太大了,我不忍心这样做。
有时候,指责悲剧受害者是人的天性,因为这样可以把我们和他们区分开,使得我们潜意识可以觉得远离他们的悲剧。但是事实上,也许我们只是比他们多了一点侥幸而已。
淋过雨的人,应该知道有能力为为人撑伞,而不是上了车就焊死车门。古人说,如得其情哀矜而勿喜,就是一种慈悲。
备用公号徐瑾财经,我的微信xujin2023。关注👇
其次,与其谴责家属,不如思考一下这事对软阶层有什么启发。他们的悲剧,显然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他们某种程度已经尽力而为了。
问题在于,如今的经济周期已经不同于过去,与其像以前那样,听风就是雨,别人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追逐发财的机会,不如理性看待。比如这家人买了那么多套房,不少应该有投资的想法。
过去我们听过很多关于发财的都市传说,但这些传说只有在经济上升期才有吸引力。一旦经济不再持续增长,这些机会就消失了。因此,不要再去追逐房地产、P2P或者其他造富的神话。
老朋友应该记得,徐瑾经济人从2017年之后,就提出软阶层的一个核心要降低杠杆(2019软阶层生存指南|徐瑾)。更多内容,谨防失联,可以加我的微信xujin2023。
那几年的流行观念是,只要能加杠杆就加杠杆,能买房就买房,贷款尽量多。然而,这不仅仅是炒房客和中介的推荐,一些学者大V也是这样说,而且用自己的学术背景为背书去推荐。哪怕在当时看,过分押注单边市场的炒作,也是投机不是投资。当公众人物超出自己的知识范围去向公众推荐背书某些风险投资时,其实是很不道德的。
话说回来,作为软阶层,在一个风险社会,你需要学会做出自己的判断,起码要听靠谱的人——财务风险是中产滑落的最大风险,尽量降低杠杆是其中一种。如果这家人能将四套房子整合成一套哪怕卖掉一两套,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或许情况会好很多。这样的悲剧也许可以避免,但这只是事后诸葛亮的说法。对他们来说,这并不容易,因为对于任何人而言,割肉都是非常困难的。
我们可以看到,这家人的消费水平很低,很多东西都是能省则省。最近,消费降级的新闻频频出现,大家也注意到了。奢侈品销售员过去有机会年入百万,而现在收入仅为三千。如今,最流行的娱乐活动是逛公园,而过去的夜场之类已不再受欢迎。
然而,有钱人依然富有,甚至更加富有。他们仍然可以买到翠湖之类最好的豪宅,但这些都是别人的事情,是个人的选择。经济上升期涌现了许多造富神话和成功人物,这些话题很多是营销和造势而已,甚至这些人能否全身而退,实在难以预料。
对于软阶层而言,要学会低于这些造富神话的营销,要降低预期,减少杠杆。一个人不能赚到认知之外的钱,始终是真理。
你不应该与他人攀比,因为他人的评价标准,乃至社会的评价标准,并不适用于每个人。徐瑾经济人最近在写欧洲历史,也在思考,为什么东亚人不快乐。我个人不成熟看法,西方人多数强调荣誉,荣誉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是自己的事,而东方人往往强调道德,道德是社会的准绳,有外在的投射。
也正因此,东亚人,往往是要强的一生。
比如坠楼这家人,本来应该是快乐的一家人,但即使没有发生这个悲剧,他们可能也认为自己是快乐的。然而,旁观者看他们的生活,很多地方感到窒息,充满了紧绷和努力的感觉,比如孩子平均身高低了一段,也要去追。
那么,为什么东亚人要活得这么累呢?当然,你可以说不努力就会被淘汰,但本质上,即使活得很累,也不能逼迫自己,这与社会潜在的压力也在逼迫大家有关。
如果你放过自己,其实也是在为整个社会的环境变化做出改变。我们要明白,在不快乐的东亚,潜在的压力和潜在的标准甚至潜在的习俗,这也是一种暴力,会侵害我们的自由和快乐。所以,不快乐的东亚人何其之多。就像最近我们看到许知远去采访演员咏梅,她说自己一辈子没生育也不后悔,一个原因就是她的原生家庭其实并不快乐。
我不去评价她的选择,但我觉得,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破碎的灵魂到处都是,但是也要学会自我修补。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还是要活下来,并且应该尽量活得快乐,这是对自己最大的责任,甚至是我们能为这片土地做的最大贡献。
在冬至这一天,我写下这些分享,让软阶层认清形势,降低杠杆,保持快乐,这是我们活过冬天的关键。冬至其实不是表示冬天到了,而是表示冬天到了最顶点,这是最冷的时候。然而,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遥远吗?
或许春天的到来尚需时日,但我们必须做到几点,才能让自己坚持下去。更多社群聊,拍下联系我的微信xujin2023。
关于徐瑾:
青年学者,FT中文经济主编,读者微信xujin2023
写过十来本书,最新出版货币三部曲
徐瑾私塾是我的小圈子,第5年啦
👇阅读原文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