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晚,贵州反腐大片第一集震撼播出,将贵阳市修文县委原书记管庆良的腐败行径公之于众,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一案件深刻揭示了腐败对地方政治生态、经济发展以及人民利益的严重破坏,为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了一记沉重的廉政警钟。
身为县委书记,管庆良本应以身作则,引领地方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然而,他却公开发表与全面从严治党相悖的言论,在重要会议场合声称反腐败是纪委书记的事,与他人无关,将自身职责抛诸脑后。其政治修养之差,对中央精神的背离,令人瞠目结舌。
在修文任职期间,管庆良严重破坏民主集中制原则。他长期独断专行,从“一把手”沦为“一霸手”。担任县长时,想方设法架空县委书记权力;成为县委书记后,又将县长权力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在决策过程中,他肆意践踏组织原则,常常拍脑袋决策、任性用权,故意规避集体决策,个人决定重要项目安排,严重影响了班子团结,破坏了当地政治生态。
管庆良心中毫无人民群众。对脱贫攻坚巩固、乡村振兴以及老百姓就医、就学等民生问题,嘴上说得热闹,实际用心用情用力远远不够。以修文县某医院项目为例,2021年5月主体工程竣工后,在项目资金有保障且审批手续完备的情况下,却一直未投入使用。原因竟是管庆良收受了承接项目商人金某的好处,钱一到手便没了推动项目的动力。从2018年至2024年,金某在管庆良的帮助下,在修文承接了15个工程项目,总金额达12亿余元。金某还贴心为管庆良支付购房款、装修款等各项费用。
不仅如此,管庆良为了更隐蔽地敛财,将亲妹妹朱某某培养成自己的“白手套”,利用她不易被发现的身份挂名经商,购买股票、基金、房产等。2024年5月,害怕被查处的管庆良,指使家人转移非法收受的茅台酒、现金等财物,甚至将赃款赃物埋在老家地里,企图逃避组织审查。留置初期,他拒不交代问题,百般狡辩,试图混淆视听。
管庆良的所作所为,严重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给当地经济生态和公平公正的经济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他的堕落轨迹警示着每一位党员干部,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于为人民谋福祉,而不是满足个人私欲。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若背离这一宗旨,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也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 。这起案件也彰显了贵州反腐的决心与力度,无论腐败分子如何隐蔽、如何抵抗,都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广大党员干部应从中吸取教训,时刻保持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坚守廉洁底线,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