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凡的职位变动受人瞩目,对他的任用,代表着阿里最高决策层的抉择。不论是组织架构变革,还是两代管理者的交接,蒋凡都是其中的关键角色。过去三年,蒋凡负责的国际电商业务,也是当下战事最火热的地方,国内企业纷纷出海,制造业打头阵,电商紧随其后,在海外的战场上兵戎相见。
文 | 徐晴 常芳菲 饶桐语
编辑 | 辛野
运营 | 芋头
蒋凡最先被调任海外的几个月,面对这个“被放逐”的80后,周围不少人的态度都是观望。
那段时间,蒋凡很低调,没有立刻推进什么大项目,做得最多的事情是出差、招人,在东南亚、欧洲各个国家走访,做基层调研,即便是在阿里内部,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究竟在做什么。
上任初期的财报也不好看。一直到2022年第三季度,蒋凡所负责的海外市场,包括阿里主推的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收购的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土耳其电商平台Trendyol等的收入增长速度都在放缓,速卖通的营收甚至一度下降,像是几大块烫手的山芋。
失意者的沉默、不出众的成绩,让外界看向蒋凡的目光里多了不信任,尤其是在对手来势汹汹的境况下。2022年9月,蒋凡尚未在国际业务站稳脚跟,阿里在国内最难缠的对手拼多多就在海外推出了Temu,一举成为电商出海军团里最风头无两的新玩家。
一位投资人形容说,“拼多多做Temu,是对蒋凡有刺激的。”更早之前,拼多多是蒋凡熟悉的对手。2019年,美团创始人王兴曾在朋友圈转发文章并点评:“接下来几年,看拼多多的黄峥和淘宝天猫的蒋凡这两个非常聪明的人如何较量,应该会很精彩;蒋凡要是能赢这一仗,那就是当之无愧的阿里CEO接班人,如果他有兴趣干这活的话。”
彼时,拼多多还没有长成如今的体量,但已经依靠低价和补贴,笼络了一大批消费者。虽然阿里一度推出了“淘宝特价版”,“聚划算”这个杀手锏也被拿了出来,但低价战略在当时并未被充分重视。
国内电商激战正酣之时,蒋凡被派往海外市场。熟悉的对手一如既往的简单、粗暴,拼多多的Temu使用“全托管”模式,跳过中间商,直接实现工厂和消费者之间的对接,而工厂们除了供货,什么都不用管,物流、售后、获客等脏活累活,都由Temu一站式解决。
2022年7月,低调了好一阵的蒋凡,开了一次空前高调的会议。他把一百多个团队成员聚集起来,脱稿讲了一个小时,主题只有一个:全面采取全托管模式。对于这场会议,参会者的感触是,在执掌淘天的时代,蒋凡从来没有像这次这样,如此事无巨细地对友商、市场进行全盘分析。
新战场充满挑战,却也成为蒋凡逆转局势的机会。
在此之前,海外业务一直被寄予厚望。上线速卖通之后,内部希望它成为海外淘宝,2014年,马云立下了“10年内实现一半收入来自海外客户”的目标,后来阿里又斥巨资收购了东南亚明星电商平台Lazada。
只是那几年,国内市场的发展实在太快,蒋凡也正是在那几年成长起来,在淘宝天猫做算法、搞直播,战果累累。对比起来,海外业务性价比偏低,是所有人都觉得重要、但又很难找到动力去攻克的难题。Lazada被收购后的短短7年,CEO换了4个。同时,阿里这个最先入局海外电商的前辈,接连被SHEIN、Shopee反超。
蒋凡到来之后,迅速整顿队伍。他先是把海外业务梳理了一遍,将天猫海外、Lazada跨境、速卖通跨境的团队通通收归到速卖通下,自己则按时参加速卖通的每个周会、月会,重视程度极高。
学习Temu“全托管”之后,平台要做的事情变多了,蒋凡在淘天多年积累的经验、人脉派上用场,他从集团调动资源,补齐缺口,把物流运输时间缩短至3-5天,同时还开始推进本土化,选择更适合当地的营销策略、人员团队。
后来,阿里和拼多多在海外市场开始打得有来有回,蒋凡更是提出了更适合阿里海外业务的“半托管模式”——出境做了这么多年,阿里已经培养起一批相当成熟的卖家,他们或许并不希望平台管得面面俱到,半托管模式可以让商家对店铺经营拥有一部分决策权。到了今年,Temu也开始学习“半托管”。
在陌生海域的每一次战绩,都成了铺垫回归路的石子。2023年5月,时隔多日再次出现在财报会上的蒋凡,给整个阿里注入一剂强心针——2023年第一季度,国际版块整体收入同比增加29%,成为阿里六大业务板块里增长最快的一个。两个月后,蒋凡就重新出现在了合伙人的名单中。
而刚刚过去的2024财年第三季度,速卖通订单同比增长了60%。很快,阿里宣布成立阿里电商事业群,蒋凡成了新的CEO。此刻,属于蒋凡的领地变得更大,除了拿回原有的淘宝、天猫,继续统管国际商业,1688和闲鱼两大明星板块也被纳入麾下。
能战、善战的蒋凡,再次成为“战时CEO”。而他面对的,是比三年前更复杂的战事。
2022年开年,蒋凡离开他奋斗7年的大淘宝,调往海外数字业务。当时有人认为,他职业生涯的巅峰已经过去了。一位接近阿里的人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表示,除非蒋凡能证明自己无可替代,能推动阿里不断前进,否则他很难坐上更高的位置。
但蒋凡再次打赢了关键一战。而他远离中心的三年,淘天所面对的竞争空前激烈。此时此刻,淘天也需要一个善于解决问题的领导者,找出属于自己的路线图。
一年前的此时,阿里的市值第一次被拼多多短暂超越。员工“难眠”,而创始人马云也罕见地在公司内网发帖,“我相信今天的阿里人大家都在看都在听。我更坚信阿里会变,阿里会改。”
让阿里焦虑的,并不是对手的赚钱能力。单看真金白银的利润,2023财年阿里中国商业经调整利润超过1848亿元,超过拼多多全年净利润的3倍。阿里真正在意的是双方GMV和市场份额的较量。根据高盛报告显示,目前拼多多的GMV已经接近淘天的一半。
在明确了“回归互联网、回归用户、回归淘宝”的总方向之后,淘天全面向来势汹汹的竞争对手学习。
整个2023年,淘天都把低价作为核心战略。内部先是推出了“五星价格力”体系,根据商品在淘系内外的价格对比,给出一星到五星的打分。简单来说,只要商品价格低,就能获得流量。为了匹配这套商品打分体系,算法也同样开始追求订单量。一千次展现之后订单量更大的商品,能获得更高流量。实际上,这两套考核标准,都需要商品足够便宜。
贯彻低价策略之外,淘天的产品界面也同步优化。最大的变化要数首页改版,推荐页最上方固定百宝箱由两行改成一行,只露出几个核心业务模块,信息流商品推荐上移,代替了此前舍得花钱投放的品牌展示位。它也成了这次改版最大的受益者,某种程度上这也显示了淘天追求低价的决心。
在这根指挥棒下,今年的618,阿里人迎来了一场久违的胜利——GMV(交易额)增长率重新攀升到10%以上。看上去,用户对补贴、低价的策略相当受用,但商家们的反应并不积极。这种情绪立刻反映在财报上,当季度,淘天的客户管理收入,微增不到1%。
而除了商家之外,淘天也有一群忠实的会员用户,他们信任品牌,追求更好的购物体验。截至今年8月(2025财年第一季度),88VIP数量超过了4200万,这部分用户每年为淘天贡献超过四分之一的GMV。曾经有阿里员工判断,如果强行追求绝对低价,8万亿GMV可能要蒸发一半。
就在这时,淘天集团召开了一场商家闭门会,一线业务高管到场。核心就是弱化五星价格力体系,弱化追求绝对低价。流量的分配标准也从订单量,恢复到GMV。而这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后者会把客单价纳入考量,整体评估每个用户的消费价值。淘天的业务考核重点也同步回调到GMV。
这也体现了淘天掌舵者的意志。淘天集团CEO吴泳铭在内部明确要回归货架电商,以GMV为第一指标。
改革超过一年之后,淘天意识到,追求绝对低价像追求绝对效率一样不可持续。它开始重新寻找平衡——在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在价格和成交量之间。
此时,淘天需要快速找到掌舵者,他能在暗礁和激流中,带领这艘大船不断前进。在阿里的十多年里,蒋凡数次在逆境中打赢了翻身仗,拼多多更是他的老对手。蒋凡曾经的部下也评价,但凡是“跟着蒋凡给的方向,总能拿到好的结果”。
淘天调整方向的时候,竞争对手也装上了新的弹药。低价依然是拼多多最趁手的武器。据晚点LatePost,2022年和2023年,拼多多在百亿补贴上的投入分别为90亿元和70亿元,原计划进一步控制预算。但因为淘天、京东重金补贴,今年第二季度,拼多多百亿补贴的预算重新调高至百亿元以上。
今年双11,淘天、京东拿到了各地政府大规模发放的家电补贴,没有这个价格优势的拼多多,为了保持低价额外投入了数十亿元。
对商家来说,只要决定加入这场价格战,就很难离开牌桌。拼多多除了真金白银补贴,还推出了各种工具,让中小商家们自发为了低价卷起来。618之后,拼多多升级了“自动跟价”工具,只要商家开通这项功能,平台可直接修改店铺所有商品的定价。
在同一时间,拼多多还效仿抖音推出“抢单神器”,商家开通该功能后,可以直接向近期浏览、收藏过同款商品的用户定向推送自己店铺的商品,可以直接在搜索页、商品详情页露出,几乎是让商家贴身抢夺对手的流量。
京东、抖音电商同样转向低价。618大促前,京东掌舵人刘强东远程发出指令,把促销定位从 “又好又便宜” 改成 “又便宜又好”,依然把价格放在第一位。抖音的流量同样向价格洼地倾斜。
对低价的追求没有尽头,但GMV的增长却抢先一步见顶。晚点LatePost报道称,拼多多主站上半年两个季度的GMV增速均在20%左右,而早前,拼多多的增长有更陡峭的斜率——长期维持在40%;而抖音电商上半年的销售额增速也开始放缓。高盛的数据也基本作证了这一点。
阿里在存量竞争的红海中,如何破局?跳出国内内卷的现状,拥抱更广阔的新世界之后,海外业务何时实现盈亏平衡?这一切问题,都需要蒋凡尽快给出答案。
微信又双叒叕改版了,如果不标星,容易错过我们的推送,也无法看到封面图片。还请点击星标🌟“每日人物”,及时接收每篇新鲜出炉的推文,我们期待与你的每一次见面。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