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多了,容颜自然改变,
许多时候,我们看过的书籍
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
但其实他们在你的气质里,
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
当然也可能显露在你
的生活和文字里。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也是教师“最长远的备课”。在这个悠长的暑假里,书籍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老师们的内心世界,引领大家踏上了一场关于自我成长与教育智慧的探索之旅。
8月26日下午,西江小学教育集团联盟体的老师们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一段知识与智慧的探索之旅。大家将主题聚焦于约翰·哈蒂教授的《可见的学习》一书。这本书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学习的本质与方法,更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
读书会的第一环节,联盟体的青年教师们分享阅读了《可见的学习》后的启迪与思考。
施诗
《成为自己的老师——“可见的学习”视
野下的学生评价能力探讨》
北洋小学的施诗老师,抓住学生评价能力,着重学习并分享哈蒂提出的DIIE教学模式。DIIE将学习责任从老师身上逐渐转移到学生身上并培养学生的自评能力,让学生成为自己的老师。
蒋蓉
《有效教学新思考》
北洋小学的蒋容老师解读了“可见”、“学习”、“可见的学习”等概念,还着重解读了专家型教师的“五个维度”,在对照中反思自己的不足。
黄茹葛
《学非拔其花,自要探其根》读书有感
西江小学的黄茹葛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图从备课、课堂反馈、课后反思三方面建构“可见的学习”,让教师的教“可见”,让学生的学“可见”,真正实现课堂的一课一得。
王江英
《 从学的角度看待教——读《可见
的学习》有感》
西江小学的王江英老师认为《可见的学习》这本书让她明白了教师要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基于学生的反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及时调整。
陈聿茗
《立足于备课,决战于课堂》
西江小学的陈聿茗老师说课堂是教师的主战地,备课、上课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有目标的备课,有技巧的上课,师生共同完成可见的学习。
连伊丽
《探寻“可见”的教与学》
西江小学的连伊丽老师觉得《可见的学习》一书告诉我们要从学生“学”的视角看待教师的“教”,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让“教”与“学”清晰可见,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可见的生长”。
黄路椒
《探寻“可见”的教与学》
黄路椒老师与我们分享了教师要成为自己教学的学习者,而学生要成为自己学习的教学者。她认为教学应该是充满智慧与热忱的双向奔赴,要营造充满“安全感”的课堂氛围,要积极利用同伴的力量帮助学生学习取得进展。
读书会的第二环节,学校特别邀请了远道而来的朋友,来自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的卜婧老师为大家带来“心理健康团辅讲座”。
首先,卜老师通过情境模拟带领教师们探讨“当父母或老师面对一张不尽人意的成绩单时可能的反应?”,并通过“镜像神经元”理论让教师们认识到理解、接纳和尊重在教育关系中的重要性,意识到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初心虽好,方式却易偏差”。
随后,通过观看电影《谈判专家》精选片段,教师们在对谈判技巧的讨论中领悟到理解对方想法、接纳其情绪并作出积极反应,是避免“好心办坏事”的关键。
紧接着,卜老师利用电影《第二十条》中父母沟通场景作为实践蓝本,教师们分组练习,将“理解想法、接纳情绪、积极应对”的方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教师们不仅加深了对沟通技巧的理解,更学会了如何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最后教师们将所学技巧应用于模拟情境,帮助卜老师撰写回复女儿面临学业困境的鼓励信息。一则则充满理解与支持的回复,不仅展现了教师们沟通能力的提升,更将团辅成效直接转化为教学情景中的实际行动,激发了教师们对日常师生互动的深刻反思。
“让学习可见,让教育可见,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与交流,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可见的学习》一书的核心思想,并将其应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公众号|hyxjxx
文稿|杨 扬 刘婷婷
摄影|陈思妤
排版|彭 野
让美好现象成为校园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