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读者,言之有文,行之甚远——西江小学教育集团“春竹书社”啃读坊举办线下交流活动

文摘   2024-11-10 18:39   浙江  

 善读者

言之有文,行之甚远



西小春竹书社线下交流活动

书香校园,师者先行。为激发青年教师成长内驱力,加快青年教师成长节奏,启发青年教师思考并优化现行教学行为,11月5日西江小学教育集团“春竹书社”啃读坊举办线下交流活动


抽签分享


卢启银书记,虞敏校长,杨君英副校长和程金丹副校长出席了本次活动,认真聆听青年教师近期的阅读收获和切实体会。延续传统,本次读书分享会以随机抽签的形式选取了“西小”春竹书社的九位青年教师,分享阅读了《教育的根本》第一至四章内容的启迪与思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教师分享

1

冯贝贝

冯贝贝老师认为林格先生眼中的教育,是实现其最真实的样子。她从“养根”落地,拾取“硕果”;教育之道,安心之道;遵其本性,不教而教;润德于心,外毓于行这四个方面阐述了教育既是初心的回归,也是时代的召唤的道理

2

陈家乐

陈家乐老师认为“教育是用灵魂去唤醒灵魂”。教育者作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密切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状态,要用无尽的耐心和满腔的爱心去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困惑,陪伴他们度过每一个成长的难关。

3

卢萱

卢萱分享了“心外无教育”的理念。她强调教育应该回归到人的内心,通过激发内在的潜能和良知来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教育应当是我们心灵所达到的高度,而非其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4

杨扬

杨扬老师认为这本书提出了教育应当回归本质,遵循人的生命发展规律。倡导我们做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土壤、扎根于中国大地的教育。她还将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分享获得的启迪,让我们不断自我反思、修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

5

王禹涵

王禹涵说《教育的根本》一书深刻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强调了教育者应传递精神力量,修炼德行,沉淀内心力量。书中提倡教师应用语言艺术和经典智慧启迪学生,同时在教学中不断自我提升,培养坚定的心力。这本书不仅是教学指南,更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宝典。

6

王微娜

王微娜老师提出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要能容得下不同的人;教育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教育要学会激发孩子的潜力;教育要让孩子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自己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教育是让孩子们发现自己的能力、天赋和才华。

7

梁骞尹

梁骞尹老师说初读《教育的根本》前四章,心灵得净化。她认为教育非仅传知授法,更在育心树人。向下扎根,回归生命原点,涵养土壤,顺应天性成长。教育需引领尊重,以光引路,虚心柔弱,促孩子自立。教育乃灵魂唤醒,觉醒则心开。

8

余敏豪

余敏豪认为教育是通过高贵洁净的灵魂唤醒他人。教育中的问题多源于教育者内心的低位,需要教育者自我提升,以克服职业倦怠和情绪匮乏。应调整好教学心态,积极面对教学中的问题。教育是场旅行,在乎的应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

9

陈思妤

陈思妤老师觉得教育是多维度的,我们应该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值得被看见,不该用成绩来作为唯一评判标准,只要他品德优良,他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发光的那一块天地,在那里他会自由生长。


领导总结



杨君英副校长听完几位老师们的分享后,对老师们的观点给予最大的肯定与赞许。她针对老师们的分享,组织老师们围绕两个方面进行交流:一是围绕老师们的分享自由阐述自己的观点,二是结合自身教学谈谈感想与困惑


卢启银书记肯定了老师们的观点,也希望老师们将自己的观点在实践中反复提炼,并运用到以后的教学中。他告诉老师们,好的观点是经得起实践的考验的,要将书中所学落到教育教学的土壤中去。卢书记还强调了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他认为教育者自己做好了,才能实行教育。


虞敏校长趁热打铁,告诉年轻老师们:一个成功的老师,是教会学生思考,他会运用自己的知识,教会学生解决问题。他建议老师们多回忆课堂,反思课堂上哪些环节是教会学生思考的,书读了一定要回到自己的课堂



遇见一本好书,在阅读中让精神突破现实和身体桎梏,奔向一场充满爱,充满勇气和自由的长足旅行。静下心来读书,它会一点一滴地滋养你、改变你,让自己明白世界、看清自己,无论是驱赶迷茫,还是对抗平庸。



文字|杨扬

照片|陈家乐

排版|陈杨柳




黄岩区西江小学教育集团
以“创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为己任,让“快乐校园,阳光生活”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