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来看这场黄岩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经验交流会

文摘   2024-03-22 14:36   浙江  

醉清风悠然,寻芳菲暖意。3月18日下午,黄岩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经验交流会在西江小学教育集团举行。会议由教研室主任陈循斌主持,局党委委员卢亚平出席并讲话。各学校劳动教育同仁们济济一堂,共同探讨研究如何扎实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形成有实效、可复制、可推广的劳动教育成果。

局党委委员卢亚平讲话

卢亚平

局党委委员卢亚平对我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和活动进行了工作指导,他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一、认识再提高,站在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高度认识劳动教育重要性。

二、愿景再明确,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提升劳动教育的区域辨识度。

三、体系再完善,着力构建“三横六纵”的劳动教育工作格局。

四、联动再加强,在与家庭、社区的联动中拓宽劳动教育途径。

五、融合再深入,在跨学科融合中不断赋予劳动教育新的内涵。

教研室主任陈循斌工作部署

陈循斌

为了扎实推进落实劳动教育课程,教研室主任陈循斌作了下阶段的工作部署:统一安排专兼职教师,确保师资的稳定和专业性;落实课程内容,选择适合的内容进行教学;开发校内外的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场所;加快劳动空间的建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对我区10所市级教育基地学校做好考核工作再提明确要求。


市劳动教育实验学校经验分享

会上,西江小学教育集团、东城街道中心小学、江口街道中心小学、平田小学、高桥中学、头陀镇中学、灵石初级中学6所学校分别作典型经验介绍。

01

西

西江小学教育集团从四个方面践行学校“动手、动脑、动情”劳动教育核心理念:融合基础学科,引导学生认识劳动重要性;在游考、研学、“三节四礼”等传统课余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劳动趣味性;在长假期中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劳动责任感;通过“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多元评价”等评价方式,提升学生劳动内驱力。

02


东城街道中心小学作了《以“劳”育美  向美而行》为主题的分享。从学校办学理念“养正生美”出发,提出了“以劳育美”的观点,分享了学校“我是小主人”、“我是小工匠”、“我是小农夫”三大课程,讲解了校四张劳动清单的设置和开展,提升学生劳动素养,让学生在“劳”中遇见更美的自己!

03

江口街道中心小学通过“家园、校园、田园、乡园”四个方面的劳动教育实践,倡导绿色教育。通过实践,学生不仅培养了劳动技能,还增强了生态意识和乡土情怀。学校全员参与,注重学生的自主管理和社会参与,同时科学评价和奖励学生的劳动成果。这种“四园”联动的劳动教育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04

平田小学立足校情,根植本土资源,在打造红色文化校园的基础上,开展劳动教育。学校以“薪火学农园”为主阵地,推进少先队建设,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让学生“育”见劳动之美,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塑造良好的劳动品质。

05


高桥中学从劳动的内容解析、目标定位、实践分享,以及感悟与展望这四个方面做了学校劳动实验基地建设的经验介绍。结合《课标》对学生劳动教育过程中的素养表现和活动建议,学校立足于实际,搭建了“田园农耕”、“我爱学烹饪”等劳动平台;从学生需求出发,开设了“个人内务整理”、“假期劳动清单”等家校协同劳动项目;并通过与周边企业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的模式让劳动教育与社区有机融合。

06

 头


头陀镇中学紧紧围绕“五育”工作要求,将劳动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发挥“三种力量”作用,把劳动教育纳入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强化“三个支撑”,将“机制保障”抓在手上;努力建好“三个基地”,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07

灵石初级中学通过校园大扫除、开心农场、曦禾农场劳动基地、家庭劳动教育构建劳动教育实践场所;以认知、实践、创新三个层次,实践开发七年级认知课程、八年级实践课程、九年级创新课程三级课程体系;以星作业、勋章墙、劳动章构建劳动评价体系。

研学基地介绍

蓝美田园

沈宝山

绿沃川

两岸三度

九紫溪

 研学基地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

此次活动,既是对我区下阶段劳动教育工作的全面指导,更是对以劳育人的有力鞭策。我区各中小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优化劳动教育课程方案,从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劳动品质、劳动精神等四个方面构建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把劳动育人目标和劳动核心素养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图片:西江小学教育集团 朱佳

文字|排版:西江小学教育集团 黄路椒



黄岩区西江小学教育集团
以“创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为己任,让“快乐校园,阳光生活”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