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瞭望 | 2024年12月债市展望:利率宽幅波动或将延续,关注年末资金与政策扰动

文摘   2024-12-04 07:30   北京  


★ 核心要点

市场回顾:11月债市高波动特征仍旧较为明显,全月来看国债收益率曲线平行下移,10年国债收益率创2002年5月以来新低。11月上旬全国人大常委会和美国大选相继落地并给市场带来一定扰动,但在10月底央行宣布买断式逆回购已经启用,11月上旬跨月后资金面边际转松背景下,叠加10月通胀数据和金融数据表现偏弱影响,10年国债收益率明显下行。11月中旬资金面有所转紧,人大常委会明确化债方案后多地公告置换隐性债务专项债发行计划,债市供给担忧有所升温,叠加10月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呈现边际企稳迹象,10年国债收益率震荡上行。11月下旬央行公开市场投放呵护资金面平稳偏松,地方债发行结果较好减轻市场供给担忧,受此影响债市再度走强,10年国债收益率重启下行

观点回顾:11月经济边际改善趋势得到继续验证,全国人大常委会和美国大选一定程度上带来事件扰动,虽然化债背景下债市供给压力有所提升,但资金面延续平稳宽松,总体来看11月债市在扰动因素影响下呈现宽幅震荡格局,在机会与风险并存的环境下总体走势偏强

国内基本面:在前期增量政策带来的提振效应影响下,10月经济数据显示我国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有所改善,工业生产表现出一定韧性,经济呈现边际企稳迹象,11月制造业PMI也连续第三个月实现回升。随着房地产税收新政落地,地产销售仍有望继续得到支撑,且“两新”“两重”政策持续推进背景下,资金和项目保障或将使得固定资产投资维持一定韧性。但另一方面,随着双十一结束以及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提振效应的边际减弱,居民消费修复或仍需持续检验

资金面:央行9月末降准降息落地后通过国债买卖、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持续投放流动性,资金利率中枢跟随政策利率逐步下移并基本持稳,11月资金面整体平稳但资金分层现象再现。12月央行有望通过国债买卖、逆回购操作以及降准等多项工具加大流动性投放力度,以应对政府债供给冲击、MLF大量到期以及跨年和春节资金需求抬升,银行体系资金压力或相对可控,DR007资金利率中枢有望持稳,但与此同时年末R007资金利率波动或将加大,资金分层现象可能加剧

海外基本面:特朗普大选获胜使得“特朗普交易”白热化,11月美元指数进一步走强,受此影响人民币汇率有所承压。欧元区经济压力提振欧央行降息预期或为美元提供支撑,但特朗普竞选承诺兑现情况仍待验证背景下,美元或难有趋势行情,因此12月美元指数高位震荡概率较高

供需分析:11月随着债市赎回扰动平息,基金购债力量明显提升,增持大量政金债老券,而股份行和城商行减持力度较10月进一步增强,主要卖出品种为利率债和存单。虽然今年年初预算内的政府债剩余发行额度已相对不高,但人大常委会明确年内落地2万亿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预计12月仍然是年内供给小高峰,不过考虑到央行年末或通过多项工具呵护流动性平稳,叠加部分机构可能存在年末“抢跑”行为,预计债市供给压力相对有限

债市展望:11月虽然国内经济呈现边际企稳迹象,人大常委会和美国大选带来一定事件扰动,化债目标下债市供给有所提升,但资金利率中枢整体平稳,债市赎回潮平息后配置力量有所回升,因此国债收益率宽幅震荡、总体偏强。展望12月,在基本面边际改善趋势仍有望延续的背景下,资金面和政策面可能是影响年末债市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化债部署下12月预计仍然是年内供给小高峰,但央行或通过多项工具呵护流动性平稳,叠加年末机构可能存在“抢跑”行为,资金利率中枢或有望持稳,债市供给压力可能也相对有限,债券市场机会仍存。而另一方面,随着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潜在的预期差修正或也将使得债市延续宽幅波动特征。

其他事项: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央行四季度例会、2025年一季度国债发行计划







重要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citicsficc】)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组建立并维护的唯一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中信证券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推送的任何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图文信息与音频信息),均不属于证券研究报告范畴。 

本订阅号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中国境内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因本订阅号及相关推送信息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机构投资者,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感谢您的理解和配合!中信证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而视其为中信证券的客户。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仅为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与专业机构投资者进行业务交流使用。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的任何信息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不构成对买卖任何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出价或征价,亦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可能会随时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本订阅号所载的观点也可能会因为不同的假设和标准,或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他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类似情形下所给出的观点或意见不同或相反。

中信证券对本订阅号所载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均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使用本订阅号所载内容所导致的任何后果,中信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中信证券所有,中信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中信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订阅人、其他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修改、转发、转载、复制、刊登、发表、修改或引用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对因侵权行为给中信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中信证券将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团队与专业机构投资者的业务交流平台,范围涵盖宏观经济、政策法规、债券、外汇、商品和衍生品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