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干细胞、基因编辑、生物合成等颠覆性技术不断突破,并与信息、人工智能等学科交叉融合,革命性地改变了生物医学的研究范式,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探索着生命的奥秘,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健康与福祉。
11月1日,2024未来科学大奖周-科学峰会期间将举办“生命科学 – 生物科技革命改变人类健康”专场。届时,香港中文大学肿瘤学系系主任、李树芬医学基金肿瘤学教授,香港科学院董事会荣誉秘书及院士,2024未来科学大奖周程序委员会委员莫树锦与香港大学生物化学系荣誉教授、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成员、香港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2024未来科学大奖周程序委员会委员谢赏恩将领衔,邀请剑桥大学亚瑟·巴尔福遗传学教授Anne Ferguson Smith,斯坦福大学医学系主任Euan Ashley,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干细胞生物学中心主任、发育生物学项目成员Lorenz Studer,耶鲁大学细胞生物学尤金·希金斯讲座教授林海帆,围绕“生物医学与人工智能”“干细胞研究”“基因调控研究” 展开学术分享与探讨。
Anne Ferguson-Smith:探讨哺乳动物基因组功能的表观遗传控制
安妮·弗格森-史密斯(Anne Ferguson-Smith)是剑桥大学遗传学系亚瑟·巴尔福遗传学教授、达尔文学院研究员。现任英国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BBSRC)执行主席、英国遗传学会会长。
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因组功能的表观遗传控制,特别是表观遗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2017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2021年因在表观遗传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得了皇家学会颁发的布坎南奖章,2023年因在表观遗传学研究方面的贡献荣获大英帝国司令勋章(CBE),2024年获耶鲁大学威尔伯·克罗斯奖章,格拉斯哥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她的工作发现了表观遗传调控的发育和整个生命过程,并确定了维持表观遗传状态的关键体内机制。她还探讨了环境与基因组之间的交流,对健康,疾病和遗传有影响。
本次活动中,剑桥大学亚瑟·巴尔福遗传学教授,英国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BBSRC)执行主席,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成员,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Anne Ferguson Smith将以《表观遗传学:是什么,为什么重要》为题进行主旨演讲,分享其与团队最新的科研成果。
Euan Ashley:从数据到洞察,生物医学人工智能的融合
Euan A. Ashley(尤安‧阿什利),现任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及心脏病学教授,是基因组学与精准医疗领域的领航者。2023年,斯坦福大学Euan A. Ashley以及Bruna Gomes等研究人员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综述,阐述了人工智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与未来。
他们重点介绍了机器学习在包括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表观遗传组、代谢组等各组学数据分析中的应用与成就。并表示应用逐渐为分析高维生物医学数据调整优化的机器学习模型(基于transformer以及大语言模型等)整合多组学数据获取新见解,帮助更好的诊断和精准医疗是未来;但是存在数据质量、数据一致性以及临床参与意识等挑战。
本次活动中,斯坦福大学医学系主任、Arthur L. Bloomfield 医学教授、遗传学教授、生物医学数据科学教授及病理学教授Euan Ashley,将以《发挥生物医学人工智能的潜力》为题进行主旨演讲,分享其团队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多组学数据分析、疾病预测及精准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Lorenz Studer:探讨人类干细胞在神经疾病与再生医学的应用
人类多能干细胞(hPSC)是研究神经发育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开发再生医学细胞疗法的有力工具。
多年来,Lorenz Studer(洛伦茨·斯图德)教授与他的实验室团队开创了多个用于诱导人类多能干细胞进入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谱系的方案,也是首批发现患者特异性干细胞在神经发育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建模方面潜力的团队之一。
Lorenz Studer教授目前正领导一个多中心联盟,探究利用人类干细胞研究帕金森病(PD)的机制。他的团队进一步开发了测量和操纵细胞年龄的创新策略,加速人类多能衍生细胞谱系中神经元成熟的速度。
他致力于多能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包括通过替换大脑中丢失的多巴胺神经元来治疗帕金森病。2020年,该研究成果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使用现成的干细胞衍生多巴胺神经元,用于在晚期帕金森患者身上进行首次人体临床试验。
本次活动中,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干细胞生物学中心主任、发育生物学项目成员Lorenz Studer教授,将以《运用人类干细胞指导细胞命运、发育时间和脑修复》为题进行主旨演讲,探讨实验室中推动人类干细胞衍生谱系成熟和老化以产生具有成人或老年特征的细胞类型的新策略。
林海帆:解析联合基因组中Piwi-piRNA通路的基因调控作用
一个多世纪以来,生命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23,000个基因上,这些基因仅占人类基因组的1%。其余99%曾被视为“垃圾DNA”,现在因其复杂的结构和功能而受到认可。这部分基因组包括大约一百万个转座子(跳跃基因)、大约36,000个假基因、数万个产生非编码RNA的转录单位,以及端粒和着丝粒等必需序列。
作为国际著名生物学家,林海帆教授长期研究干细胞自我更新、干细胞相关癌症和生殖系发育,为干细胞自我更新分裂和生态位理论的论证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次活动中,耶鲁大学细胞生物学尤金·希金斯讲座教授,耶鲁干细胞中心创始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林海帆,将以《联合基因组:Piwi-piRNA通路在基因调控中的作用》为题进行主旨演讲,分享其与团队的最新科学发现,以及这些发现对人类生命健康研究的深远影响。
*温馨提示: 如无法亲临现场参与这场科学盛宴,别担心!留下你的科学问题,就有机会获得我们科学界巨擘的亲自解答。快来参与吧,让您的好奇心与科学大咖的智慧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参考及部分引用资料:
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807A00IRP00?no-redirect=1&web_channel=wap&openApp=false
https://weibo.com/5896584494/JrxnQwOgR
https://blog.51cto.com/u_16077014/6240189
https://mp.weixin.qq.com/s/JISmvXUCpnXzSf_cvYId6w
10月30日-11月3日
2024未来科学大奖周
与你不见不散!
相关阅读
2022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李文辉、杨学明、莫毅明获奖 袁国勇、裴伟士、张杰、施敏获奖!2021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 群星璀璨!全球最具智慧大脑齐聚2020未来科学大奖周 2020未来科学大奖举行云端颁奖典礼 | 科学之光 温暖世界 2020年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工作视频 | Nature Research Custom Video 美翻了,2020未来科学大奖证书,每一张都是艺术品! 王振义:我现在唯一的职业就是“开卷考试”|获奖感言 彭实戈:数学的美就是“于无声处听惊雷”|获奖感言 专访 | 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得主王振义:没有基础研究,临床问题就很难解决 专访|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得主彭实戈:数学是一旦对了,到处都对 “难道是天上掉馅饼?” 96岁院士王振义:我为什么在获得未来科学大奖后觉得忧愁 获奖者为何是他们?2020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成果解读 9月6日,2020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即将揭晓! 未来科学大奖12位捐赠人邀您关注9月6日新闻发布会 盘点历届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猜猜2020谁将折桂? 盘点历届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猜猜2020谁将折桂? 盘点历届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猜猜2020谁将折桂? 2019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邵峰、王贻芳、陆锦标、王小云获奖 未来科学大奖公布2018获奖名单,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马大为、冯小明、周其林、林本坚获奖 2017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及完整获奖理由 2016首届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名单隆重揭晓&获奖者成就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