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两大价值高地,一个是管理决策,一个是基层赋能。很多数字化场景的起点是前者,落脚是后者。
但无论侧重点在管理层还是在基层业务人员,都需要数据服务与基层业务深度结合绑定,彼此互补提效。
数字化在传统领域很难推动,尤其是服务行业,主要原因在于“基层”拒绝赋能。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我们调研了上百家传统中小企业、门店,发现这里面的机会很多,但同时行业垂类工具的推动过程也是“任重道远”。
即便是某大型生活服务平台,在地推餐饮、本地生活场景的早期,也同样面临类似的困难。
一方面,对新鲜事物的抗拒学习是表面问题,另一方面,在形成平台经济效益之前,其价值也往往被低估。
基础服务业,例如美容、餐饮、物流、家政,这种需要强绑定客户关系的场景,一般人员数字化基础参差不齐。与此同时,他们也有“替代”焦虑。
数字化工具的引入,会让整个交易链条、服务链条变得更加结构化、透明化,尤其对于非个体户组织,老板与服务人员之间的“博弈平衡”被打破。
其中就有某口腔诊所的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SaaS软件更好地掌握客人的信息,而不是完全放手让一线的医生与病人单线联系。
这种情况还算不错的,至少老板本人愿意去利用数字化改变现状,提高管理经营的掌控感。
更难推动的情况是,传统行业的负责人自身对这些前沿事物“摇摆不定”,因为缺少认知,如果同行都不采纳,自己也觉得没价值。
尤其对于给基层服务人员“减负”类的数字化需求,老板们大多并不感兴趣。
“如果订单上来了,大不了就加班,一个人顶两个人使 ...”
一个本地生活的店长在问到是否有智能客服需求时,这样提到。
基于PUA逻辑虽然短期奏效,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体验一定是下降的。
当然,在经济环境并不算太积极乐观的情况下,省钱逻辑,保守策略,也不失为一种“看似靠谱”的经营理念。
那么,应该如何让基层业务更好地融入数字技术、软件工具呢?主要需要关注三点:
首先,技术的“无感”介入。好的数字化工具让人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在软件交互上更多是“点选”而非“录入”,能用扫脸、语音,就不要采用图文,同时,不要引入多余的业务“沟通”环节。
其次,要让业务人员感到,数字技术是给自己减负,而非替代的关系。毕竟,失业压力总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阻碍着传统业务提升“高科技含量”。
不少业务人员在勾兑需求时,都会不断“暗示”不要浪费时间去开发新的AI产品,自己做的工作很复杂,特殊情况很多,只能由“人”来完成。
要让基层人员建立积极的“技术观” —— AI技术只会提升他们的产能,但是永远也不能完全取代人,甚至可以让人们把原有的工作做的更好。
第三点,则是要让“老板”认识到,数字化技术不仅可以帮助他们省钱,还可以帮助他们赚钱。对于小企业来说,成本节约的额度是有上限的,但是市场机遇是无限的。
把人从重复、冗余的流程操作中解放出来,可以提供体验更好的服务,在业务交付“质量”上获得优势,不仅效率更高,而且效果更好。
此外,数字化技术也可以拓宽原有的销售渠道,数字技术的链接毕竟比物理世界更加高效,新产品、新模式的设计,也应当具有更强的“市场属性”、“社交属性”、“流量属性”,才能在“数字化”竞品中脱颖而出。
希望关注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主们能够与我们交流,一起学习和讨论关于数字化的想法!
数易达科技,长期关注数据价值开发和应用场景构建的前沿AI技术,希望通过大数据工具和平台帮助企业快速建立成熟的数据资产管理体系(了解更多)。
往期精彩推荐
为什么很多行业巨头,至今不愿做数字化 ...
为什么这两年,“大数据”谈得越来越少了 ...
数字化下半场,建“中台”还重要吗?
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管理思想!
数字化转型,为什么一定要谈“架构”?
后数字化时代,数据部门的窘境渐显!
30条金句,说透数字化转型真相!
数字化咨询,正在走向“廉价化” ...
数字化,“抓住”这几点就够了 ...
如何理性看待,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搞懂“数据要素”,需要了解这些事儿 ...
大型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难点与策略洞悉!
从“数据科学”视角,看懂数字化转型
公众号推送规则变了,如果您想及时收到推送,麻烦右下角点个在看或把本号置顶!提供数字化咨询和技术工具,有意立即添加留言!点击这里 查看服务
(Bill Liu | 数字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