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广西人来说,粉,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早餐选择吃上一碗美味十足的煮粉早已成为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热爱。
广西的煮粉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承载着独特的地域风味和文化传承。每一种粉的煮法又有所不同,因为手艺不同,也就产生了百味。
老友粉浓郁酸辣、桂林米粉爽滑细腻、生榨米粉酸香独特、宾阳酸粉酸甜爽口……其实除了这几个耳闻能详的,还有众多口味的地方特色煮粉,而不管是哪一种,吃起来,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深情拥抱。
上世纪九十年代,能到镇上吃一碗煮粉,对我们小屁孩来说,那是莫大的幸福。进入两千年,进城念书,吃粉才成为生活常态。
再后来念到省城,能吃到各种各样的佐料粉。报道的第一天,我在西乡塘市场吃的第一碗粉是叉烧粉。与以往吃过的不同自然是在于几片叉烧肉。
叉烧之后,很长时间只钟情于老友。罗文校区的老友风味分两派,即有豆豉无番茄和有番茄无豆豉。正是粉有千千味,食客也有千千胃。
然而这些年名气最大的,当属螺蛳粉。
而最初,初尝螺蛳粉,还是因为给刚哥在一食堂打包而顺手也给自己一份。原先只知其名,未尝其味。这次,算是破天荒,开了门。
不喜欢那股浓郁味道的人,称那是独特的“臭”味。看着身边的人吃得津津有味,他们满心疑惑,不明白为何对这样一种“怪味”食物如此痴迷。
但我不觉着那是臭味,事实上纯正螺蛳粉并不臭。我当初吃不了,是因为它的辣油。
直到毕业,时隔数年。二零一八年回到县城,街面上的螺蛳粉店如雨后春笋,不经意开始吃上一碗又一碗。
伊始当那一碗热气腾腾的螺蛳粉摆在面前时,心中依旧充满了忐忑。但当我小心翼翼地夹起第一口粉,放入口中的瞬间,所有的疑虑和抗拒都烟消云散。
但是吃多了,就会发现,好多铺面煮出来的味道慢慢地不是那么纯正。或者说,并不是那种能令人惊艳味蕾跳跃的那种柳州风味。
直到最近,才发现新开的一家螺蛳粉小店,店里的粉和配料都是从柳州发货过来,做到真正的柳州风味。那爽滑劲道的米粉,在舌尖上舞动,每一口都充满了弹性和嚼劲。酸笋的独特酸味、炸腐竹的酥脆口感、花生米的香脆、木耳丝的爽脆,还有那浓郁鲜美的汤底,各种食材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奇妙滋味。
广西人吃粉,吃的不仅仅是食材本身,亦一种生活的滋味,更是一种情怀。而螺蛳粉,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等待着更多的人去品味、去热爱。
店面位于:一品天下夜市场地,明显靓位,易见(中兴超市左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