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史常识|​黑泽明 Akira Kurosawa

文摘   2024-11-05 20:53   北京  


这里是【后电影时代】的#影史常识#栏目


将定期推送中外电影史论通识内容


力求全网最明晰欢迎关注


概念简述


黑泽明是日本电影和世界影坛最重要的大师之一,被称为“电影天皇”1951年,他的《罗生门》在威尼斯以前所未有的惊人口碑获得金狮奖,此后再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欧洲和美国都掀起了“黑泽明热”,为世界第一次打开认识日本乃至亚洲电影的大门,迎来日本电影的黄金时代。本片之后,黑泽明蜚声国际,被西方誉为“黑泽天皇”“世界的黑泽”,成为世界最为著名的大导演之一。黑泽明也是世界影坛的常青树,艺术生命一直持续到1990年代初。


黑泽明拍摄的其他著名影片还包括《白痴》(1951)、《生之欲》(1952)、《七武士》(1954)、《蛛网宫堡》(1957)、《椿三十郎》(1962)、《影子武士》(1980)、《乱》(1985)、《梦》(1990)、《八月狂想曲》(1991)等。他的《七武士》被好莱坞改编拍摄成为《豪勇七蛟龙》,他对斯皮尔伯格、卢卡斯、弗朗西斯·科波拉等后来新好莱坞的“电影小子”们有巨大影响,他们后来也以实际行动回报了黑泽明。1990年,黑泽明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他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亚洲电影人,给他颁奖的正是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

代表作品


从创作时间上来看,黑泽明的作品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早期创作、黄金期创作、晚期创作;从创作数量上来看,黑泽明毕生一共独立执导了30部作品,并创作了大量电影剧本(考虑到电影的本质是一种影像记录,不同导演即使采用相同剧本也会有完
全不同的呈现,本文不再研究那些非黑泽明本人拍摄的剧本);从创作类型来看,黑泽明的30部电影基本都是主流的商业叙事电影,涵盖了历史传奇、悬疑、侦探、剑戟等多种主流类型电影;从创作主题上来看,除了《姿三四郎续集》和疑似《用心棒》续集的《椿三十郎》之外,黑泽明始终在挑战自我,没有在同一题材中简单重复。

从创作主题来分析,黑泽明的作品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一、贴近现实,关注日本发展进程,如《我对青春无悔》《野良犬》《泥醉天使》《生之欲》《天国与地狱》《八月狂想曲》《袅袅夕阳情》等,大多为现代剧;二、塑造英雄史诗,重构历史叙事,如《姿三四郎》《七武士》《战国英豪》《用心棒》《红胡子》等,大多为时代剧;三、对莎士比亚剧作和日本传统戏剧的改编,主要有《踏虎尾的人》《蜘蛛巢城》《乱》等;四、表现人性幽暗复杂,拓展影像表现空间,如《罗生门》《影子武士》等。这种区分未必完全准确,难免存在交叉之处,如《姿三四郎》《乱》《用心棒》等的主题都可以兼跨数类(这也体现了黑泽明创作的丰富内涵)。本文将在这些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对部分黑泽明电影的作品精读(close reading),从思想史的视角发掘这些主题中所反映的日本现代思想转型进程中的内在动力及其矛盾。

1、《罗生门》

《罗生门》以一宗凶案为贯穿事件,通过与凶案利害相关的各位证人彼此之间证词的矛盾与冲突,揭示出人性的阴暗一面,同时提出了真理/真相的不可知性的哲理命题,而影片的结尾则转向了温暖的人道主义,给人以最后的希望。《罗生门》上映之后,“罗生门”成为一个专门术语,意指在各执一词、众说纷纭的情况下,真相变得模糊不清。


《罗生门》除了其主题思想的多义性和哲理性外,影片的艺术表现也极为出色,尤其是独特的叙事手法、高超的摄影技巧、动态的视觉造型、生动的演员表演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这部影片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一部著名影片。


2、《七武士》


《七武士》是日本电影史上的重要作品,曾被《电影旬报》评选为日本百部电影第一名,2018年登顶BBC百佳外语片。黑泽明把厮杀场面拍得十分刺激和逼真,群马冲杀、泥沼恶斗的连场激战,在快速的剪接、长焦距和慢镜的运用下,所有影像凝聚成一体,扣人心弦,不但改变了日本武侠片的传统,也对许多的武侠片和动作电影都产生深远的影响。该片可以说是日本名导演黑泽明第一部真正加入西片趣味的时代剧,虽然意图将这部片子拍成彻底的娱乐动作片,但事实上,整部作品仍充分流露着黑泽明式的人道精神。该片获得1954年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


3、《乱》


《乱》是黑泽明于1985年执导的史诗级电影,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并融入了日本战国时代背景。影片讲述了一位年迈的领主在分封领土给三子后因背叛和争斗而陷入毁灭的悲剧。作为黑泽明的晚期代表作,《乱》以其宏大的叙事和极具震撼力的视觉表现而闻名。黑泽明在影片中运用了鲜明的色彩对比和壮丽的构图,如大规模的战争场景和色彩斑斓的服饰设计,将战争的残酷性和人性的荒诞表现得淋漓尽致。
《乱》不仅展现了黑泽明对权力与人性本质的深刻反思,也通过其史诗般的规模和艺术水准确立了其在全球影坛的地位。这部影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并被广泛认为是黑泽明晚年电影中的巅峰之作,至今影响着众多导演和战争题材影片的美学风格。

创作特点

1、多变的叙事结构

黑泽明善于通过创新的叙事结构带给观众深刻的观影体验。他常采用多重视角和非线性叙事手法,以增强故事的复杂性和悬念感。在他的经典作品《罗生门》中,黑泽明首次尝试“多视角叙事”结构,影片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重复讲述一桩案件的真相,每个视角带来的差异使得事件真相扑朔迷离,观众在不同的陈述中反复揣测真伪,影片最终探讨了人性中的虚伪与道德复杂性。这种多重叙事结构打破了传统线性叙事的限制,为影片增添了悬念和哲理性,成为“罗生门效应”这一叙事手法的经典之作,至今仍对全球电影创作产生影响,如美国电影《公民凯恩》也受到其启发。

另一部作品《七武士》也展示了黑泽明对叙事节奏的精湛把握。影片通过层层递进的结构,逐步展现村民和武士们在抵御强盗过程中建立的深厚关系。黑泽明在影片前半部分详尽铺陈人物背景,展示了七位武士的不同性格和成长经历,随后在战斗场面中加快叙事节奏,制造紧张氛围。通过这种叙事结构的灵活运用,《七武士》不仅塑造了史诗般的情节张力,也让观众深入理解角色,感受到战斗的紧迫与牺牲的重量。

2. 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探讨

黑泽明的电影常以小人物为切入点,通过他们的困境和成长揭示人性和社会问题。在《生之欲》中,黑泽明讲述了一位患癌晚期的基层公务员渡边勘治的生命抉择故事,展现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渡边在得知自己命不久矣后,决定完成为社区建造公园的心愿,影片通过他对生活的反思和奋斗,揭示了“活着”的真谛。这部作品探讨了社会的冷漠与个体的孤独,同时引发观众对生存价值的思考,成为人性电影的经典之作。

黑泽明还通过《七武士》《蜘蛛巢城》等影片探讨了阶级对立和权力斗争。《七武士》中,武士们尽管身怀绝技,却因社会地位低下而被忽视,他们保护村庄的行动不仅是自我救赎,也是对社会结构的不满抗争。而在《蜘蛛巢城》中,黑泽明改编了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借用古代日本的封建背景,展示了人性在权力面前的脆弱和贪欲的毁灭性。黑泽明对这些主题的探讨充满张力,不仅塑造了悲剧感,更揭示了他对人性和社会不公的深刻思考。

3、精湛的视觉语言
他的作品因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和镜头语言而具有极高的辨识度。他擅长运用自然元素如风、雨、火等来增强情绪氛围,这些元素不仅充当背景,更成为叙事的一部分。例如在《七武士》的高潮部分,黑泽明运用暴雨和泥泞的场景来增强战斗的惨烈感,泥泞的战场象征了战士们的艰辛,雨水将场景衬托得更具张力,提升了戏剧效果。这种将自然景观融入叙事的手法,使得黑泽明的影片不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还富有诗意和象征意义。

黑泽明还特别注重光影运用,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情绪效果。例如在《影子武士》中,他通过黑白光影的对比和层次变化,营造出阴郁和压抑的氛围,表现权力斗争中的挣扎与孤独。这种细腻的光影控制使得角色在画面中形象更加立体,同时提升了影片的艺术质感。此外,黑泽明还采用大胆的镜头运动,如长镜头、跟拍和多机位拍摄等手法,增强叙事的流畅性和画面张力。《用心棒》中,黑泽明通过大量的推镜头和跟随镜头,将角色的心理变化和场景节奏紧密结合,使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武士的决斗和惊险感。


参考资料及来源:

著作《影视艺术概论》(詹庆生)

著作《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著作《外国电影史》(崔军)

论文《日本现代思想转型之影 ——黑泽明电影论》田应渊

著作《经典电影作品赏析(第三版)》张险峰

著作《国际现代艺术辞典》(余秋雨编)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讨论考研问题

了解院校动态

收获实习资讯

一起看电影、聊电影、学电影

后电影时代「25考研社群」

欢迎感兴趣的同学加入!

添加任意学长学姐微信即可入群



25考研电影学课程合集|这个阶段还有哪些班型可以选?

全网独一份的25电影考研背诵资料升级上线









后电影时代
后电影时代是由北电、北师大等全国顶尖院校硕博士组成的考研团队,面向艺术学、电影学提供全套考研辅导。自2020年成立以来,后电影时代坚持精品小班模式,主张“讲-评-带”不分家,始终由经验丰富的核心主讲老师对学员进行针对性辅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