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车辆行驶在武功县小村镇永新村的乡间小道上,一路上总能遇到满载的货车,拉着码得一垛垛齐刷刷的笤帚驶出村外。
前方路面上突然被满地的高粱秆拦住了去路。“没事,往上碾。”年过六旬的村民祝昌国一脸笑意,对着过往驾驶员热情招呼着。
“碾坏了,咋整?”有些驾驶员不知道,这样反而帮了老祝的大忙。
下车仔细一瞧,这些高粱秆的摆放很有规律,泛红糜子头朝上,黄色的高粱秆向下,祝昌国将这些被车轮碾破的高粱秆用麻绳捆好,驾驶农用三轮车返回家里。
雷云霞正在捆笤帚。
“‘破口’才能扎紧,这里面有门道哩,进了村你就晓得了。”永新村党支部书记赵新党打了个“埋伏”。此时,在祝昌国家中,他已经坐在特制的板凳上,双腿夹紧笤帚糜子,双手用线东缠西绕,几分钟就扎出来一把笤帚。用刀削掉多余的秸秆,回手再把笤帚头简单地“刷”齐,一把漂亮整齐的笤帚就做好了。“靠着这门手艺,供了3个大学生。”听见赵新党的调侃,祝昌国只是憨憨地笑着。村里的街道上鲜少有人溜达,随便走进一户人家,都能看到农户们扎笤帚的忙碌景象。在村民雷云霞家中,院内的空地上垒了一座“高粱”山,墙边摆满了已经扎好的笤帚。“5根高粱秆捆成1小把,5小把扎在一起捆上25道绳,1把笤帚就成了。”雷云霞介绍着,手中活不停。“一天干完家务,捆20把笤帚很轻松,扫地笤帚工序多,每把售价10块钱;扫床笤帚、刷锅笤帚工序少,每把售价5块钱。”雷云霞说,她的手艺是跟着丈夫学的,还不太熟练,丈夫手脚麻利一天能扎30多把,这活计比出门打工强,春种和秋收都不耽误,一年四季不闲着。“笤帚用高粱也称为笤帚糜子,笤帚糜子扎笤帚这门手艺在村上已传承了上百年。”赵新党介绍,从他记事起,父辈们就背着笤帚去西安走街串巷销售。每年11月—12月间,村民从内蒙古、贵州等地采购原料。今年高粱秆每斤5块钱,每户耗材量都在1.1万斤以上,拉回村里扎成笤帚后,再卖到新疆、西藏、甘肃、陕西、江苏等地,利润翻倍。据了解,往昔村里80%农户都有这门手艺,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高粱笤帚在城市居民家中已经很少使用,但因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使用过程中不产生静电的优势,高粱笤帚在日常生活及冶金、钢铁等粉尘多的行业中仍被广泛使用,市场空间很大,村里目前生产的笤帚产品有扫地、扫床、锅刷3个品种。目前,村里544户居民仍有一大半从事笤帚生产,永新村是远近闻名的“笤帚”村。“加工笤帚制品,对旱作农业结构调整,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小村镇党委书记梁军刚说,会按照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进一步壮大笤帚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