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精神分裂症的误解还要持续多久?

健康   2024-11-18 19:45   上海  

您是如何看待精神分裂症的?

A.精神分裂症患者是疯癫的、危险的

B.一旦得了精神分裂症,一辈子都无法治愈

C.精神分裂症是可以治疗的

D.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E.精神分裂症患者没有生活自理能力

F.通过科学治疗管理,精神分裂症患者也可以上学、工作、正常生活

G.更多观点,评论区见

约翰·纳什,这个名字在数学和经济学界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他是美国的杰出数学家、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曾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新一代天才数学家中最杰出的人物,他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他的名字与他提出的“纳什均衡”紧密相连,这个理论在博弈论和经济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在伟大学术成就的另一面,他在生活中却与“精神分裂症”这个疾病进行着艰难的斗争。30岁时,他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受到言语性幻听、幻视、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困扰,他一度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疗。

但是,他并未放弃与疾病抗争。在医生的治疗下,在妻子、朋友的支持下,在他自己的不懈努力下,他的病情得到缓解,尽管他有时仍带有偏执的想法,甚至还能听到并不存在的声音,但他能够重新投入到热爱的研究中,并最终获得了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约翰·纳什,图片来源于网络)

1

纳什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天才、挫折和毅力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精神分裂症的故事。很多人听到“精神分裂症”,就先入为主的认为他们精神不受控制、他们是“疯子”,是可怕的、危险的;一旦患病,他们就没救了。很多患者及其家人也担心被贴上“精神分裂症”的标签,不愿意去医院诊治,从而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影响了疾病的康复。其实,这些先入为主的想法是对精神分裂症的刻板印象,很多精神疾病 (包括精神分裂症) 也是可以有效治疗的。

精神分裂症是什么?

精神分裂症影响着全球约2400万人,是一组常见的病因未明的致残性精神疾病,主要症状包括:阳性症状 (如幻觉、妄想)、阴性症状 (如情感淡漠) 和认知症状 (如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

精神分裂症常被误解为一个人“分裂”为多种性格或人格,实际上,精神分裂症和人格分裂是完全不同的疾病。人格分裂又称为分离性身份障碍,或多重人格障碍,其特点是至少有两个稳定、发展完整的人格,它们交替出现控制个体的行为,每个人格具有自己的思考模式和记忆。

那么,精神分裂症到底是什么分裂了呢?

精神分裂症的“分裂”具有双重含义,首先是个体和现实世界的分裂(脱节)。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听见/看见不存在的声音/事物(幻觉),相信不真实或不符合逻辑的事情(妄想)。二是个体内在的思维、情绪、行为等的分裂(失调)。比如遇到悲痛的事情却高兴愉快,遇到应该高兴的事则痛苦不已(情感倒错)。

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是暴力狂?

在很多影视作品和悬疑小说中,施暴者/杀人凶手往往都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受此影响,很多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形成“易怒”、“不能招惹”、“暴力狂”等刻板印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研究显示,中国90%以上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没有暴力行为,而且有暴力行为的患者主要在急性期或首次发作阶段,此时这些患者的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尚未得到充分治疗[4,5],他们感觉自己被监视、被控制,觉得有人要害自己,继而可能会产生一些怪异的行为。

诚然,在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时,潜在的暴力可能性是一个相关考虑因素,但是直接将精神分裂症与暴力划等号是错误的。

事实上,精神分裂症患者比一般人群更容易沦为其他人暴力行为的受害者,我们往往会更关注精神疾病患者的暴力事件,而忽略精神疾病患者被暴力的新闻。此外,由于大多数患者趋于退缩、离群索居,患者伤害自身要远多过针对公众;研究显示,与一般人群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增加了9倍[5]。

因此,需要明确的是,暴力行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并不常见。与普通精神分裂症患者相比,酗酒和经常打架闹事的人给公众带来的风险可能要更大。

精神分裂症患者“傻” 

常有患者家属反映:“感觉病人反应变慢了,总是丢三落四,记不住事,这是怎么回事?是吃药引起的吗?”

的确,一些药物可能存在影响记忆等的副作用。但是,这些表现很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本身的认知症状。大约8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症状,通常在阳性症状首次发作前就存在,发病后持续存在并不断下降。研究发现,在25年的随访期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智商下降超过16分[6]。

即使阳性症状控制稳定,认知症状仍可能使患者难以完成日常任务,比如:做家务、独自出行、购物、记住家人刚说过的话、交朋友、与人打交道等。一方面,认知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独立症状之一;另一方面,精神分裂症相关的风险因素,如代谢疾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等都可能会使患者的认知症状更严重。

所以,在控制好阳性症状后,还需要关注并针对认知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通过改善认知可以帮助患者有更好的生活体验,家人的负担也会小很多。

得了精神分裂症就治不好?

很多人以为一旦得了精神分裂症,就“没救了”、“一辈子就毁了”,甚至选择放弃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经过系统抗精神病药治疗,75%可以达到临床治愈。通常首次发作患者对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都比较敏感;药物的治疗剂量也常低于慢性患者。所以,发病早期的积极治疗对于患者更好地康复非常关键,越早治疗,患者愈后越好,越有可能回归正常生活。

有些患者会经历病情的反复发作和不断恶化,每一次发作都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发作次数越多,治疗难度越大,最终可能导致患者丧失社会功能,需要长期住院或反复住院治疗。研究发现,最主要的复发原因是中断治疗或自行减药。所以,遵医嘱坚持服药是维持病情稳定的重要措施。

总之,精神分裂症并非不可战胜。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很多患者是能够逐步恢复、过上正常生活的。

写在最后


精神分裂症和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治疗管理是类似的,需要长期管理,多数需要长期吃药,或者定期复诊监测,改善生活方式等等,在专业医生的指导和管理下,可以控制得很好。

纵观这些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名人 (见下表),他们或是天才或是普通人,或许他们一生都难以走出疾病困扰,但即使受到疾病影响,他们都坚持不懈,与疾病抗争,最终在各自的领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甚至取得了常人难以超越的成就。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更多的普通患者,他们通过正确看待疾病,坚持治疗,最终正常工作和生活。所以,不论是患者本人还是家属,都应该保持希望,早诊早治,不放弃,相信终会有治愈的那一天。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chizophrenia. Available at: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97/en/
[2] Rosenbrock H, Desch M, Wunderlich G. Development of the novel GlyT1 inhibitor, iclepertin (BI 425809), for the treatment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associated with schizophrenia. Eur Arch Psychiatry Clin Neurosci. 2023 Oct;273(7):1557-1566.
[3] 陆林. 沈渔邨精神病学 (第6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ISBN: 9787117251242.
[4] Yi Y, Huang Y, Chen Q, Yang H, Li H, Feng Y, Feng S, Zhou S, Li Z, Wu F. Violence, neurocognitive function and clinical correlates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Front Psychiatry. 2023 Jan 19;13:1087372.
[5] Fusar-Poli P, Sunkel C, Larrauri CA, Keri P, McGorry PD, Thornicroft G, Patel V. Violence and schizophrenia: the role of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and the need for early intervention. World Psychiatry. 2023 Jun;22(2):230-231.
[6] Jonas K, Lian W, Callahan J, Ruggero CJ, Clouston S, Reichenberg A, Carlson GA, Bromet EJ, Kotov R. The Course of General Cognitive Ability in Individuals With Psychotic Disorders. JAMA Psychiatry. 2022 Jul 1;79(7):659-666.
[7] 赵靖平, 施慎逊主编. 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 北京: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015.

作者简介

刘彦丽

上海交通大学应用心理硕士,初级心理治疗师。就职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要从事公共精神卫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工作。


蔡军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医师,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精神疾病防治与康复、突发事件心理应急管理和危机干预等相关的研究和实务工作。



助力我中心争创全国文明单位

2023年度上海市健康科普人才能力提升专项(JKKPYC-2023-A13)


回复关键词获取更多

抑郁:了解抑郁症及抑郁情绪

焦虑:了解焦虑症及焦虑情绪

分裂:了解精神分裂症相关信息

心身:了解心身健康及心身疾病

康复:了解精神疾病康复信息

儿童:了解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

自杀:了解自杀预防相关信息

戒毒:了解毒品及戒毒相关信息

版权声明

绿丝带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使用。如需转载本内容,须注明“来源:上海精神卫生飘扬的绿丝带”。未经授权不得用于除转载外的其他用途,违反本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


心声 Mind
我们是一家关注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的公益组织,致力于以社会创新与青年力量,提高公众精神健康意识与素养,改善公众精神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精神障碍者权益保护与社会融入,推动中国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事业进步,并最终实现社会包容性与可持续性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