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问诊是医者通过口问,了解病情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婴幼儿不会说话,较大儿童也难以用语言正确表达自己的病情,因此,除年长儿可由自己陈述外,儿科问诊主要靠询问家长或保育员。(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小儿问诊的内容除与成人相同者外,要注意问年龄、问个人史,还要结合儿科病的发展特点询问。
(一)问年龄
询问年龄对诊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儿科某些疾病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儿童用药的剂量也应按年龄的大小而定。
问年龄要询问实足年龄,新生儿应问明出生天数;2岁以内的小儿应问明实足月龄;2岁以上的小儿,应问明实足岁数及月数。
1周内新生儿易患脐风、胎黄、脐湿、脐疮等;新生儿和乳婴儿易患鹅口疮、脐突、夜啼;婴幼儿易患泄泻;6个月以后的小儿易患麻疹;1岁左右的婴幼儿易患幼儿急疹等传染病;学龄前小儿易患水痘、百日咳等传染病;12岁以后疾病谱已基本上接近成人。
(二)问病情 包括询问疾病的症状及持续时间,病程中的病情变化和发病的原因等。着重询问以下内容: 主要问寒热的微甚进退,发作时辰与持续时间、温度高低,最好用体温计测量。为了辨别寒热性质,也需结合观察、触摸、询问等。如通过患儿头额、胸腹、四肢、手足心等部位的触摸,或哺乳时的感觉,呼吸时鼻气温度来测知小儿是否发热;通过观察其姿态,如依偎母怀、蜷缩而卧、喜暖避冷,测知有无畏寒存在。 小儿恶寒发热无汗,多为外感风寒;发热有汗,多为外感风热;寒热往来,多为邪郁少阳;但热不寒为里热,但寒不热为里寒;大热、大汗、口渴不已为阳明热盛;发热持续、热势枭张、身热不扬,午后热盛,面黄苔腻为湿热内蕴;夏季高热,持续不退,伴有无汗、口渴、多尿,秋凉后自平,常为夏季热。 午后或傍晚潮热,伴盗汗者,为阴虚发热。夜间发热,腹壁手足心热,胸满不食者,多为内伤乳食。 小儿肌肤嫩薄,腠理疏松,较之成人,易于出汗。常见入睡之时,头额汗出,若汗出不多,又无他症者,不属病态。(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若因天气炎热、室温过高、穿衣盖被过多、快速进热食、剧烈运动后汗出过多,也属正常生理现象。问汗主要询问汗出的多少、部位、时间等。
若在白天汗出较多,稍动尤甚,不发热者,为气虚卫外不固的自汗;入睡则汗出淋漓,醒后汗止,为阴虚或气阴两虚的盗汗;热病中汗出热不解者,为表邪入里;若口渴、烦躁、脉大、大汗者,为里热实证;若大汗淋漓,伴呼吸喘促,肢冷脉伏者,为阳气将绝元气欲脱之危象。 较大儿童能诉说头痛、头晕及身体其他部位的疼痛和不适。
头痛而兼发热恶寒为外感风寒;头痛呕吐、高热抽搐,为邪热入营,属急惊风;头晕而兼发热多因外感;头晕而兼面白乏力,多为气血不足;头痛如刺、痛有定处,多为瘀阻脑络。
肢体酸痛而兼发热,多为外感,或邪阻经络;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常见于痹证;肿痛而热者,多为热痹;肿痛不热者,多为寒痹;肢体瘫痪不用,强直屈伸不利为硬瘫,多为风痰入络,血瘀气滞;痿软屈伸不能为软瘫,多因肝肾亏虚,筋骨失养。 小儿有下肢关节疼痛阵作,发作为时短暂,关节肌肉无变化,亦无其他症状者,可能为生长阶段出现的暂时性络脉不和,俗称“生长痛”,不必认作病态。 患儿大小便的数量、性状、颜色、气味及排便时的感觉等情况,有些可从望诊、闻诊中获悉,通常是通过问诊了解。 若大便酸臭,或如败卵,完谷不化,或腹痛则泻,泻后痛减,多属内伤乳食;若大便溏薄不化,或先干后溏,次数较多,或食后欲便者,多为脾虚运化失职;若便泻日久,形瘦脱肛者,多为中气下陷;若大便呈水样,澄澈清冷,泻下无度者,多属脾肾阳虚。 便次多而量少,泻下黏冻,或见脓血,并伴里急后重者,多为痢疾;大便稀溏,颜色灰白者,多为黄疸;便时哭闹不安,多为腹痛;大便困难、几日不解,伴腹胀有矢气者,为肠燥便秘;若大便不通、腹部满硬、无矢气,伴见潮热口渴者,为热结阳明。 小便的多少与饮水量的多少和出汗的多少以及大便的干稀等因素有关。 一般而言,小便频数而短赤者,多是下焦湿热,或心热移于小肠;小便清长量多,甚或遗尿者,多是肾气不足,下元虚冷;小便淋漓,伴尿急尿痛,多为湿热下注膀胱之热淋;排尿不畅或突然中断,或见尿血鲜红,或排出砂石者,为湿热煎熬之石淋;小便过多,兼多饮多食者,是消渴;小便特少,兼一身浮肿者,是水肿。 饮食包括纳食和饮水两方面。(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小儿能按时饮食,食量正常,不吐不泻者,为脾胃功能良好的表现。
若不思饮食,或所食不多,兼见面白神疲,为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脘腹胀满,或兼吐泻者,为乳食积滞;善食而不充形骸,嗜食异物,多为疳证、虫证;渴喜冷饮,多为热证;渴喜热饮,或口不渴,多为寒证;渴欲饮水,口舌干燥为胃热津伤;渴不欲饮,或饮亦不多,多为湿热内蕴;多饮多食,形瘦尿多,为阴虚燥热之消渴;多饮少食,舌干便秘,为胃阴不足之厌食。
6.问睡眠 正常小儿睡眠总以安静为佳。年龄越小,睡眠时间越长。
小儿白天如常、夜不能寐、啼哭不休,或定时啼哭者,为夜啼;睡卧不安、烦躁不宁,多属邪热内蕴,心经郁热;寐不安宁、多汗惊惕,常见于佝偻病,脾虚肝旺证;睡中齘齿,或是虫积,或是胃热兼风;寐而不宁、肛门瘙痒,多为蛲虫;睡中露睛,多为久病脾虚;入夜心怀恐惧而难寐,多为心神失养或惊恐伤神;出现昏睡或嗜睡,在热病中多为邪入心包,或痰蒙清窍所致。 包括胎产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预防接种史等。
1.胎产史 要问清胎次、产次,是否足月,顺产或难产,有否流产以及接生方式、出生地点、出生情况、孕期母亲的营养和健康情况等。
2.喂养史 包括喂养方式和辅助食品添加情况,是否已经断奶和断奶后的情况。对年长儿还应询问饮食习惯,现在的食物种类和食欲等。
3.生长发育史 包括体格生长和智能发育,如坐、立、行、语、齿等出现的时间;囟门闭合的时间;体重、身长增长情况;对已入学小儿还应了解学习成绩,推测智力情况。
4.预防接种史
包括卡介苗、麻疹减毒活疫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白喉类毒素、百日咳菌苗、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乙型脑炎疫苗,流行性脑膜炎菌苗,以及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乙型肝炎血清疫苗等疫苗的预防接种情况。记录接种年龄和反应等。
(四)其他方面
问诊中尚须注意问清主要痛苦、发病时间及经过、病因及治疗情况,即现病史;以往曾患何种疾病、治疗效果,即既往史;家庭人员健康状况,即家族史等。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文章摘选自《中医古法 婴幼养生》,如需转载或引用请给编辑留言,并标明出处。禁做商用。关注「中医彭鑫博士工作室」公众微信号,回复数字 2024,查看热门阅读集结 .
[附语音]中医彭鑫博士讲解《艾灸养生》系列课程
[附语音]彭博士讲《二十四节气养生》
[附语音]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
[国新办]中医学博士彭鑫:中西医终极的结合点就在临床一线
[清华大学]彭鑫博士公益讲座——彭祖养生思想的现代启示
[视频]八段锦全集养生功法—彭博士送您一份大礼
[视频]漩涡汇聚能量:升清降浊走圈法
[视频]彭鑫博士座客央视——如何给宝宝捏脊
[精品文章]“冬至”一阳生,正确的养生方法是这样的
[精品文章]偏方到底能不能吃?
[精品文章]大德必得其寿:心胸豁达是养生第一理念
中医彭鑫博士工作室
微信公众平台:pengxinboshi
官网:www.pengxinboshi.com
新浪微博:@中医彭鑫博士
腾讯微博:@中医彭鑫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