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本篇是:脾虚的一个重要表现|《黄帝内经》精华篇系列107。(原五百零五)。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黃,脈之至也,大而虛,有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支汗出當風。”——《黃帝內經•素問•五臟生成篇第十》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我们先来看原文∶“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支汗出当风。”这段话我先带大家捋一遍。“黄,脉之至也”,这是什么意思呢?如果脸色呈现黄色,同时脉搏大而虚,就是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讲的就是有病气积聚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会感觉到有一股逆气往上撑,而且还痛,这种情况叫做“厥疝”。疝大概就指的就是一种撑,往上逆或者是往下坠,有一股气在里边的感觉。“女子同法”,就是女子也容易得这样的病。“得之疾使四支汗出当风”,得病的原因是因为四肢剧烈活动之后出了汗,汗出的同时风吹过来,风邪进入之后,如果是剧烈劳动就伤脾,风又跟肝相同通,风气通于肝,土气通于脾,寒气通于肾,金气通于肺,火气通于心,这就是外五行跟身体的对应。风气通于肝,肝木又克脾土。在这种情况下,腹中就有厥气,厥气就是我刚才讲的往上撑着那种疼的感觉,这种病就叫做厥疝。这个地方就不叫脾痹,前面是心痹、肺痹、肝痹,后面还有肾痹,但到脾这里就不是脾痹,叫做厥疝。为什么叫厥疝?我们一会儿会讲。这一段我就带大家解释了一遍。接下来我们再一个一个的讲。我们先解释第一个词叫做“大而虚”,就是脉特别宽大,但是实际往里一摁又松松软软的,特别虚,这就叫大而虚。脉大代表邪实,脉虚代表中气不足。中气我之前讲过,就是脾胃之气,在《黄帝内经》这个阶段,中气指的是脾胃之气,同时还引藏着中焦斡旋升降之气,这个地方中气指的是脾胃的气,就是脾胃气虚了。我们再往后看,“有积气在腹中”,患者感觉在腹中有病气集聚在这里。表现是什么,叫有厥气,厥气指的就是一种逆气,往上撑着疼。(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我们正常的饮食物都是往下走,胃气以降为顺。厥是什么意思呢?厥通常都跟逆连在一起,厥就是逆,厥就是不顺,同时厥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冷,在这个地方还有疼的感觉,既是凉的感觉,然后又不往下顺,这三个合在一起都叫做厥气,名曰厥疝。关键词出来了,“厥疝”是什么意思呢?张介宾在《类经·脉色类》里边注解:“中虚则脾不能运,故有积气在腹中。脾虚则木乘其弱,木无所畏,而肝肾之气上逆,是谓厥气。且脾肝肾三经皆结于阴器,故名曰厥疝”。张介宾这句话是从病因、病机的思路来进行注解,同时结合着经络学说,这里有几个关键的地方跟大家说一遍。第一个就是“中虚则脾不能运”,他一开始就先点名了这段话讲的就是脾的事。脉大而虚,这个虚就代表中气不足,所以说叫做“中虚则脾不能运”,先给它定义的一个基本名词。因为脾不能运,所以有积气在腹中。脾虚的人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表现是肚子时常觉得胀,这说明脾胃的运化能力不行,脾胃要是运化能力好,就把这些食物、水饮就运化了,就顺下去了。就是因为运化能力不足,就堵那儿了。所以看到临床上这些脾胃不和的,尤其是肚子那块胀,有的人说是小腹胀,有的人说是心头窝往下,肚脐往上那里胀,每个人胀的地方不一样。表面上的病机是气滞,实际背后的病因全是脾虚,这就是张介宾所分析的,因为脾虚了之后水谷精微就没法运化,所以气就积在腹中。《黄帝内经》当中的腹中不仅仅指的是小腹,它把整个胸以下,肝肾以上。从我们的感觉上来讲,就是心口窝儿往下,耻骨联合往上这一段儿都叫做腹。肚脐以上叫上腹,肚脐以下叫小腹或者是少腹。总而言之,这一块区域都叫腹中。脾因为虚了,积气还在腹中,脾代表土,土不足了之后木就强,所以这时候木就乘其弱,木无所畏,趁着它所克的土行弱的话,它就更加的无所畏惧。这个时候木气无所畏惧,木代表肝,肝主升,所以肝就往上升,肝往上升就带着肾气一块儿往上走。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次课再见。本篇是:脾虚的一个重要表现|《黄帝内经》精华篇系列106(原五百零五)(更多精彩内容请看下方“推荐阅读”)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或引用请给编辑留言,并标明出处。禁做商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关注「中医彭鑫博士工作室」公众微信号,回复数字 2024,查看热门阅读集结 .
[国新办]中医学博士彭鑫:中西医终极的结合点就在临床一线[清华大学]彭鑫博士公益讲座——彭祖养生思想的现代启示[精品文章]“冬至”一阳生,正确的养生方法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