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培 | 偷吃浆糊

文摘   2024-10-04 00:01   江苏  

偷吃浆糊
江都  徐德培

作者徐德培先生:1947年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66年高中毕业于江都县中学,1972年参加教育工作,1980年毕业于扬州教育学院,2008年退休。原江都中学工会主席、江都实验初中党支部书记。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

去年的学生聚会上,四十多年前的学生一下子聚到一起,除了兴奋、热情,在我这个老师面前多少还有点拘谨。酒过三巡,大家完全放松下来,拘谨消融了,话匣子就打开了,当年的可爱,当年的调皮,朦胧的恋情,纯真的友情,可笑的恶作剧,纷纷争先恐后地从尘封已久的记忆中跳出。

突然,学生小张凑到我的面前小声问:“老师,当初我们几个偷吃浆糊的事情,你知道吗?”我说:“不完全清楚,但我已怀疑浆糊背后一定有猫腻。”

那是在文革中期,大字报已经从城市流行到农村,学校为了避免背上“阻碍文革”的黑锅,主动用竹子与芦席建起简易的大字报专栏,供学生贴大字报。写大字报的笔墨由学生自备,灰色的纸张由学校供应。最难办的是浆糊,这需要面粉,涉及到粮食,要用粮票才能买到。好在当时的粮食部门也表现得很革命,只需单位打张证明,盖上革委会的公章,就可以买到少量的面粉。

学生领到面粉,到厨房烧开水,请年龄稍大一点的女生帮忙调制好浆糊。还差刷浆糊的刷子,他们请我帮忙找一把,手头实在没有刷子,我就让他们拿旧笤帚代替刷子刷浆糊,他们只说嫌脏,也不要刷子了,就直接端走了浆糊盆。

后来我无意中发现,他们的不少大字报,使用的浆糊很少,为了防止被风吹走,在大字报的四角用竹篾戳进芦席,像订书针一样把大字报订牢在芦席上。连续好几天,大字报不多,消耗的浆糊倒不少,越发引起我的怀疑。想到我在当学生的时候,文革刚开始,学校停课闹革命,抄大字报贴大字报成了我们的主要功课。贴大字报时,浆糊中飘溢出的面粉香味,也曾经让饥饿的我们想入非非。相似的情境往往产生相似的思想,以“馋猫”之心度“馋猫”之腹,或许还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但当时这些孩子还很小,粮食又那么紧张,营养不良是普遍现象,尽管已经感觉到浆糊背后有猫腻,但我实在不愿意将此事调查清楚,更不愿意将此事点破,尽量把孩子们想得美好些,更美好些。

后来不知是谁故意跟孩子们作对,发明了化学浆糊,浆糊中有了药物的刺激性气味,令人望而生厌。于是,浆糊耐用得多了,但浆糊也失去了对孩子们的吸引力。

再后来,孩子们发明了一种新的贴大字报的方法。他们发现一条小河边的土有很强的黏性,就去挖一些黏土来,加水调匀,代替浆糊,直接用旧笤帚去刷,又快又好。讨厌的化学浆糊也不用花钱去买了。

如今,四十年前的浆糊疑案,在同学聚会时,由他们自己来戳破秘密,并大白于天下之时,那不堪的往事,已经成了有趣的回忆。如同当年酿造的呛人的烈酒,经过四十年的窖藏,已变成绵柔香醇的玉液琼浆,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丁中广祥听文化
以声音之美,传文化之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