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沟中学:把课堂搬进田间地头

文摘   2024-10-17 15:38   江苏  

在“百草园”,识百草;在“农具馆”,体验农耕文化;在“耕读园”,体会收获的快乐;在手工体验教室,学习非遗制作……


近年来,丁沟中学积极推动学校《基于德性涵养和知识建构的体验式教育》课程基地建设,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体验式教育,为师生开辟“农具馆”“耕读园”“百草园”等体验式教育课程基地,并开展“识百草,分五谷,勤四体”体验式教育系列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锻炼学生生活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成长助力。


分五谷  修建农具陈列馆

“你们知道水车是怎么把水从河里引到农田的吗?”

“这是犁,牛要拉着它才能耕地。”

…………

10月14日,高二(13)班的学生们聚在农具陈列馆,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展厅里,各式各样的农具错落有致,它们或锈迹斑斑,或木质温润,每一件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这是我们弘扬耕读文化的尝试。”学校德育处主任闫德军介绍,学校将旧校舍修建成“农具馆”,创设具有鲜明体验式教育特色的教学环境,学生走进去仿佛置身一座传统农耕文化博物馆。

学校还通过向社会征集和学生捐赠的方式,收集了大量旧农具、旧物件和各种农植物种子标本等,每学期按劳动课表组织学生到馆内参观学习,并请学校的生物教师和农技师给学生讲授农具和农植物的相关知识,增进学生认知水平。


勤四体  开辟“耕读园”

推开“耕读园”的木门,里面的田地划分齐整,每块田学生们都起了不同的名字。高一(1)班的“晴耕园”里,山芋长势喜人,茎叶挨挨挤挤;高二(4)班的“秋实园”里,深紫色的茄子早已成熟,将茄子苗压弯了腰……

学校建立近两亩的“耕读园”生态农场,把农场分成多块责任田,承包给各个班级管理。德育处制定了《丁沟中学“耕读园”生态农场活动方案》,每学期按实践课表,组织学生到班级责任田内,进行栽种、浇水、施肥、采收活动,并聘请专业农技师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劳动课上,丁沟中学学生曹倩和魏安琪合作挖出了很多个头不小的山芋,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山芋洗净,感受劳动和收获的快乐。“每到作物成熟的时候,老师就带孩子们提着锄头,收割、翻土,再播下新的希望。大家都很上心,时不时来看一眼。”闫德军说。

“耕读园”外的一大片柿子树上,挂满了红红的果实。学生倪欣辰和蒋思丞搬来梯子,开心地采摘着。“‘我与果树共成长’,这也是我们的体验式德育课程之一。”闫德军说,校园的桃子甜了、柿子熟了、橘子红了,就带学生来采摘,让他们在劳动中成长。



识百草  建设中草药种植基地

 
“枝条柔软,覆满绒毛的,是铁线莲。它花色绚丽,花瓣层层叠叠,可以祛风湿、通经络。”

“天门冬,味甘性寒,甘可补益,寒能清润,又能入肺肾二经,因此可以滋补肺肾。”

…………

实践课上,高二学生陈思哲正认真听老师介绍。一方小小的“百草园”,让不少学生感受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学校将校区内的一片空地,改造成“百草园”中草药种植基地。园内植物品种繁多,其中80%是中草药。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种植、施肥、锄草,并请生物、地理、语文等学科教师,给学生讲解中草药的名称、种植和功用等知识,构建以“学、观、探、传”为框架的中草药文化实践活动课程,强化学生文化自信。

“在‘百草园’,我认识了不少中草药!”陈思哲告诉记者,园里种的草药,看得见摸得着,让他对草药的记忆更加深刻了。学校通过完善和建成体验式的教育主题场所,为学生了解并热爱传统中医药文化,营造了更好的教学环境。



学非遗 打造实践体验活动中心

 
“水面要干净,扇柄防染色。滴漆要摇匀,入水要快准。旋转放扇子,颜色要均匀。吸干多余水,浮漆要清理。”随着声声口诀,一柄柄漆扇在学生们的手上诞生,或描金绘红,大有层林尽染之态;或青蓝相间,有山水飘逸之感。

学校积极组织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农具馆”内设立传统文化手工体验制作教室,让学生学习制作剪纸、绒花、漆扇、版画、扎染等,体验传统文化。

手工教室内,高二学生李文昊屏住呼吸,认真雕刻版画细节;沈陈悦手中剪刀翻飞,一幅幅剪纸作品栩栩如生;朱颖倩细心调色,扎染出的手帕独具特色……

这些非遗制作的校本课程作为社团活动,常年在校园内推广,并与美术课程、劳动课程融合,展现体验式教育价值,提升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此外,学校还打造了体验式教育文化展廊,展示各行各业“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杰出代表,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积极向上的道德品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丁中广祥听文化
以声音之美,传文化之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