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教育,比冷暴力更可怕,家长千万别用!

文摘   2024-10-24 12:20   中国  

01


独特的惩罚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们常常面临各种挑战,尤其是当孩子沉迷于游戏或电视时,更是让家长们焦虑不已。近期,网上两个关于父母独特惩罚方式的视频引发了广泛讨论。


一个是小男孩因晚归后还继续看电视被父母罚通宵看电视;另一个是八岁半男孩因沉迷游戏不想上学,父母让其停学打游戏,每天打够十六个小时。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殷飞教授指出,这是一种 “厌恶疗法” 的变化形式,即 “超量惩罚”。其目的是让人从喜欢一件事到讨厌它,从而戒掉或减少这种行为,通常用于治疗强迫症、孩子的坏习惯和行为矫正。
然而,这种方法因类似精神折磨,体验不佳,一般是最后的选择,且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父母采用厌恶疗法惩罚孩子,希望他们戒掉游戏或电视,可能会有一定效果。

比如罚孩子整夜看电视,孩子可能短期内因害怕而不敢再看电视。但同时也可能带来副作用,若使用过于频繁,可能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孩子可能会形成固定想法,认为看电视是不好的习惯,看电视的孩子不受人喜欢。长大后,他们可能对娱乐休闲感到不好意思,甚至看电视都会内疚。

02


沉迷背后的原因

孩子沉迷游戏或电视,背后往往有诸多原因。
一方面,可能是家长过于关注孩子分数,忽略了他们的情绪和感受,导致孩子从其他地方寻找情感依靠。
例如,一个快高考的男孩因老师打击说他考不上清华而沉迷游戏,不肯去学校。这表明孩子在学习中遭遇挫折时,如果没有得到恰当的情感支持,就容易转向其他途径寻求安慰。
另一方面,可能是家长陪伴孩子时间太少,或者家长自己也经常玩手机、打游戏,孩子便有样学样,寻找能陪伴自己的东西。此外,孩子在学校遇到困难,上学让他们感到痛苦,也可能促使他们沉迷于游戏或电视等虚拟世界来逃避现实。

03


理解关爱是根本

与惩罚教育相比,心理咨询师对待那个快高考的男孩的方式更值得借鉴。咨询师没有直接劝他回去上学,而是耐心倾听他说话,试着理解他。
当男孩说自己一天到晚上网时,咨询师夸他精力旺盛;男孩抱怨老师,咨询师陪着他一起说说老师的不是,还向他请教怎么玩游戏。这种方式让男孩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不再孤单,从而有了动力回学校。

从心理学专业色彩来看,这体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念。人本主义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相信人的自我实现潜能。
在教育中,我们应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要像那位咨询师一样,用心去倾听他们的声音,理解他们的困境,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
只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我们才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惩罚教育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产生短期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甚至适得其反。
而用心去理解和关爱孩子,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应该慎用惩罚教育,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用爱和耐心陪伴他们走过成长的每一步。

ACE沐光少年
沐光少年以国际权威的ACE+王者之力为理论模型,聚合清华、北大、北师大、武汉大学、美国斯坦福、伯克利分校等多所世界顶尖高等学府的心理学家,专注培育青少年抗逆力、情绪力、专注力、自控力、善良、天赋优势和自我效能感,助推青少年获得更好的人生成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