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儿征途上,
无数父母倾尽所有,
却常陷入迷茫。
真正的育儿智慧,
不在于无尽的牺牲与控制,
而在于掌握一些方式方法。
而这些,才是通往孩子心灵深处的桥梁。
1
看得透
成为父母后,许多人会不自觉地以孩子为中心,牺牲自我。
他们减少社交,节衣缩食,只为给孩子更好的生活。然而,这种过度的付出有时并不能换来孩子的感激。原因在于,父母在付出时失去了自我,导致期望过高,转化为焦虑传递给孩子,影响亲子关系。
真正的教育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要先学会爱自己。只有当我们懂得如何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孩子。作为父母,我们得先做好榜样,哪怕是爱,也得先给自己留一份。
只有我们自己感受到爱,孩子才能从我们身上感受到爱的力量。
2
想得开
网上流传着一种宽松的教育方式。有位学生成绩垫底,她妈妈却带她去吃火锅、看电影。有人问这位妈妈为何心态如此平和,她表示已尽力,剩下的看孩子自己。她不再紧盯孩子的学习,而是鼓励孩子探索自己的兴趣。结果,孩子反而更有学习劲头了。
作为父母,要学会放宽心,保持初心。太追求完美、太严格的父母,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自主性和自信心。如果发现自己在教育孩子时太紧张、管得太多,就要学会适当放手。
有时候,放松一点,对一些事情不要太较真。父母心态放宽,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3
静下心
许多父母都有过在生气时对孩子咆哮,事后又后悔不已的经历。但当你和孩子产生对抗情绪时,就已经在伤害孩子了。易怒的父母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性格上的问题,如脾气大、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变得脆弱敏感。
面对问题,保持冷静,你才能引导孩子的心灵成长。如果孩子让你生气,先冷静下来,稳住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给孩子真正的帮助。能自我控制的父母,会赢得孩子的尊敬。
4
学会慢
台湾教育家黑幼龙提到,教孩子别急,别只看眼前的成绩,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他的二儿子初中时成绩不好,但他还是鼓励孩子去做他喜欢的事。高中时,儿子喜欢上了摔跤,他还是支持。孩子感到被尊重,后来开始努力学习。
父母有时会在潜意识里对孩子有攻击性,比如,问题一出现就想立刻解决,不给孩子时间。这样的行为其实是在告诉孩子“你不行”。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孩子找到内在的动力,让他们主动去做事。
所以,父母要学会等待:等孩子自己发现问题、慢慢体验后果、犯错后自己承担。别太急,给孩子成长的时间,他们的人生会更自由。
5
弱下来
有孩子抱怨他的全能妈妈,从小到大,不管什么事,妈妈都会帮他做。他在学校有点小摩擦,妈妈也会立刻站出来帮他处理。结果,他越来越依赖妈妈。
我们总以为,帮孩子多做些,他们就能轻松成长。但这种“能力超强”的父母,其实限制了孩子,让他们失去了自我成长的机会。
教孩子,关键是让他们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父母越能干,越得懂得收敛,因为我们的能干,可能会限制孩子的发展。
父母得学会用柔和的方式引导孩子,用退一步的方法来激发孩子更多的潜能和责任感。
父母表现得不那么强势,孩子就能变得更强大。我们得给孩子机会去展现自己的价值,他们的价值感越强,能力也会跟着增长。
6
学会听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常常忽略了“倾听”的重要性。孩子考试成绩不好、犯了错、说压力大时,父母不问原因就责罚或忽视。这些孩子常常被父母“堵住嘴”,心里难受,认为跟父母说心里话没用。
倾听不只是听,它意味着给孩子一个说话的机会,理解他们的难处和真实想法,尊重他们、爱他们。研究显示,父母倾听孩子,一方面,孩子的情绪有出口,不容易抑郁;另一方面,孩子会更信任父母,愿意分享心里话,这有助于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所以,父母得学会让孩子有说话的空间,让他的心更靠近你。
最后
想成为好父母,需要学会这六大秘诀。
多关心自己,孩子的世界也会更温暖;
保持情绪平和,孩子的性格会更健全;
父母少些强势,孩子就能更自信;
你给孩子越多的理解和宽容,他们成长得就越快。
想成为好父母,就得成为孩子的力量源泉,同时也是他们的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