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排球牵起“根魂梦”

民生   2024-08-16 09:11   海南  



“你好,我是侯韦美,南侨机工侯西反的孙女,从马来西亚过来。”
“我是南侨机工罗杰的孙子罗长英,欢迎来到文昌看球。”

人声鼎沸的排球场里

两名南侨机工后代握手相会
交谈声渐渐融入
笑声、掌声、欢呼声之中


一颗小小的排球
穿梭时空和地域
引出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
联结海内外乡情
为筑牢中华儿女共同的“根魂梦”
牵线搭桥
2024年7月
侨乡文昌以球会友
邀请马来西亚华人排球队
来琼体验
海南特色九人制排球

家住吉隆坡的侯韦美
随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
组织的追球团来到文昌铺前
为中马排球友谊交流赛加油助威
在海口生活的罗长英
携父母回到文昌老家
想要一睹家乡体育赛事的精彩


7月13日晚,2024年“九九杯”海南(文昌)乡镇排球联赛铺前站中马排球友谊赛。李昊 摄


球场相会

风从南洋来,吹拂着铺前港。


7月12日,在2024年“九九杯”海南(文昌)乡镇排球联赛铺前站的赛场,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和五湖四海的游客把球场围得水泄不通。


7月12日晚,2024年“九九杯”海南(文昌)乡镇排球联赛铺前站,观众认真观赛。记者 李昊 摄


侯韦美抱着刚买的椰子快步走进球场,看起来像个悠闲的本地人。只一双四处观望的眼睛,暴露了自己“新人”的身份。


这是她第一次来海南。“我去过昆明十几次,也到过福建、重庆,但还从来没有去过海南。”接到马来西亚琼籍侨领林秋雅的邀约时,侯韦美心想,自己应当去海南看看,去看球,也去寻“亲”。


观赛席上,罗长英已经为她选好了座,“得知韦美姐从马来西亚过来看球,我很激动,对我们南侨机工后代来说,彼此都是亲人一样的存在。”


在敲锣打鼓的呐喊声中,侯韦美艰难地穿过人群,来到罗长英身边。


7月13日晚,2024年“九九杯”海南(文昌)乡镇排球联赛铺前站中马排球友谊赛。李昊 摄


球场上,比赛已经打响。这次,不再是从别人口中听说,也不是在手机里看到的视频片段,而是真真切切地坐在现场,侯韦美清晰地感知到,震耳欲聋的助威声来自身旁的啦啦队,球场上竟然真有人光脚打球。


“文昌是排球之乡,这里的排球氛围是很活跃的。当初海外华侨将排球带回来,文昌就开始发展排球这项体育运动。如今家家户户都喜欢排球。”见面后,罗长英以东道主的身份,向远道而来的客人说起文昌的排球故事。


数百年前,文昌人就扬起风帆,从铺前港启航,越过重洋,闯荡世界。从南洋来的风,为文昌建起座座精致骑楼,排球文化也在这片土壤上落地生根。现在,“村VA”的风悄然飘至马来西亚,并送华人排球队和追球团漂洋过海,抵达铺前。


赤子功勋

侯韦美是85年前从新加坡回国抗战的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领袖侯西反的孙女,生长于马来西亚,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


“没想到可以赶上这么精彩的排球赛!”看到精彩处,侯韦美忍不住挥动手中的拍拍乐。得知罗长英从小就看长辈打排球,现在偶尔也会组局运动后,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中学时期也学过打排球,不过现在很久没碰了。”


7月13日晚,2024年“九九杯”海南(文昌)乡镇排球联赛铺前站中马排球友谊赛现场,马来西亚啦啦队为球队加油助威。李昊 摄


简单的排球交流,迅速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也打开了彼此的话匣子。


“我是南侨机工的第三代。我爷爷是从马来西亚的太平回国抗战的,云南最后一位过世的南侨机工罗开瑚是我太叔公。”罗长英说起自己的先辈,极为敬重,“我的家乡文昌甘村虽小,却有6位南侨机工。”


罗长英在家中翻阅南侨机工相关资料。记者韩星 摄


南侨机工,抗战史上一个光荣群体的名字。


“为民族谋解放,跃万里赴司机。”这句话出自南侨机工的一封家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战时生命线”滇缅公路,急缺大批司机与机修人员。1939年,约3200名侨居南洋的年轻汽车驾驶员和技术工人,抛弃优越平静的生活,毅然回到昆明,用生命和血汗在滇缅公路上打通了一条“抗战输血线”,运送抗战壮士及50万吨军需物资。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因枪林弹雨、悬崖险路或各种疾病,永远地倒在了这条路上。


正是这样一段历史,将南侨机工后代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 侯韦美的爷爷侯西反,是南侨机工的领袖。他协助陈嘉庚负责南侨筹赈总会,1939年回国后在昆明组织成立华侨互助会,救济滇缅公路的南侨机工,创办侨光小学,培养归国华侨子弟。1944年,侯西反在一次飞往昆明的途中,因飞机事故不幸遇难。


  • 罗长英的爷爷罗杰,是800多名琼籍南侨机工中的一员。85年前,年轻的罗杰专门到机械行学习开车,还召集一帮来自海南的兄弟一起练车,只为报名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尽自己微薄之力支援抗战。


两人一边看球,一边说起先辈的故事,说起马来西亚吉隆坡广东义山亭的雪兰莪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殉难纪念碑和海口的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纪念雕像,说起血脉相连的中华魂。


2022年10月29日,最后一位南侨机工蒋印生在重庆去世。世间再无南侨机工,但那些闪光的名字和鞠躬尽瘁、以身许国的精神,如今已化成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以前,我认为的英雄是卫国卫民的士兵、警察,在知道南侨机工的故事后,我心目中的英雄还包括手握方向盘保卫国家的南侨机工。”侯韦美郑重地说。


在罗长英看来,南侨机工就是85年前的“逆行者”,在祖国最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为抗战作出巨大贡献。


家乡“寻根”

“我问过太叔公,为什么会选择回国抗战这条血路,明明在马来西亚有不错的收入和相对安稳的生活,他说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家乡受难。”罗开瑚的回答,让罗长英深受感动。


正如南侨机工抗日纪念碑底座上书写的三个大字“华之魂”,南侨机工回国参加抗战的壮举,凝聚着东南亚、南亚乃至世界其他地方华侨华人热爱祖(籍)国、向往中华的亲情。


  • 罗长英从小听爷爷罗杰讲述南侨机工在滇缅公路上的种种凶险。爷爷去世后,他主动承担起挖掘、整理和宣传南侨机工事迹的使命。他到各地拜访南侨机工的后人,广泛收集南侨机工的故事,还多次走进校园,讲述南侨机工的英勇事迹。

  • 侯西反去世时,昆明城内万人空巷,送别先生最后一程。受限于局势,他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儿女无法回国送终,这成了他们心中的遗憾。2009年,侯韦美收到新加坡亲戚的电邮,告知有国内人士找到爷爷墓碑,就在昆明。自此,侯韦美便开启了往返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寻亲之旅。


“每一次回到中国寻亲,我都会为中国的发展感到震撼,也为自己华人的身份感到自豪。”2009年,侯韦美第一次到昆明瞻仰爷爷的墓碑,从那时起她就明白了自己的根在中国。


侯韦美(图左)和母亲在马来西亚的家中翻阅族谱。记者韩星 摄


侯韦美的家中,进门就能看到传统的中式摆件,她和母亲常用家乡话交流,餐桌上出现最多的是中餐。她下载了微信,通讯录里多是南侨机工后人的联系方式。


侯西反去世时,侯韦美尚未出生。成长中虽无爷爷相伴,但处处仿佛都有爷爷的指引。


她在马来西亚出生长大,完成学业后成为一名家庭教师,至今每个月还会抽出时间到马来西亚山区的小学支教。她喜欢和孩子在一起,也热爱着教育事业。


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
人生选择?
她在寻亲路上找到了答案

在昆明,侯韦美了解到爷爷注重教育,主张男女平等、男女都有受教育的机会,热衷推动华文教育,昆明的侨光小学就是由他创办。


十多年来,侯韦美多次往返中国和马来西亚,参加各种纪念活动,家中堆起高高一摞和南侨机工相关的史料书籍。


2019年,侯韦美和姐姐前往福建南安爷爷出生的古厝寻根谒祖,赶上族人继修族谱,将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开枝散叶的分支续入族谱之中。


厚厚的两册族谱,让海外的亲人们有了心之安处。侯韦美和母亲时常取出族谱翻阅,里面排列着许多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每次念起,都能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家族的传承。


盛世如愿

如今,相见比以往更加容易。“今年是中国和马来西亚建交50周年,两国实施签证互免政策,对我们而言,往返更加方便了。”侯韦美说,来海南追球的过程很“丝滑”。


不仅是入境过关便捷,在海南所见所闻都令侯韦美深深感慨。吉隆坡到文昌,相隔千余里,但树高千尺连着根,天南地北系着魂,中华儿女无论身处何地,在心灵深处都有着最质朴的情感共鸣。


从小接受华文教育的侯韦美,在文昌孔庙里久久不能忘怀。“每一次到中国都有不同的体会。这次在海南,更加感受到中国的强大,这是华人华侨在海外生活的底气。”在文昌航天超算中心,侯韦美想起五年前看望罗开瑚老人时,罗老说过的一句话:“中国的强大让每一个中国人和海外华侨华人真正挺起了腰杆,不再任人欺负。”


历经沧海桑田,海外华侨华人始终与祖国荣辱与共。中国贫弱时,华侨华人不离不弃,倾力相助;中国强盛时,华侨华人扬眉吐气,腰杆挺直。


7月13日,中马排球友谊交流赛在文昌铺前举办。排球场内,侯韦美一手挥动着马来西亚国旗,一手挥动着中国国旗,和场内观众一起为马来西亚华人排球队加油,为文昌火箭队呐喊……


侯韦美(二排左三)在球场挥动国旗,为球队加油助威。记者李昊 摄


球赛通过直播传递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小小排球成为联结海内外乡情的纽带、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文昌人对排球的热爱也深深感染着五湖四海的侨胞乡亲。


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总会长、拿督杨克浩有感于现场的浓厚氛围,决心带动更多海外侨胞走进海南、了解海南,共享发展机遇。


首次接触九人制排球的马来西亚华人排球队员也兴奋地表示,要将文昌排球的发展经验带回马来西亚,明年还要再来打球。


“回到吉隆坡后,我会抽时间约朋友一起打打排球。有机会的话,我会再来海南看球,还想亲眼看一次火箭发射。”返程前,侯韦美向铺前挥手告别,许下再见的心愿。


带着期待而来,满载希望出发。山海不为远,千里心相连。


2024年8月15日《南国都市报》08~09版版面图



来源:南国都市报


铺前古镇
“东奔西走,不如来铺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铺前镇,古色古香、山海一体,是文昌市的侨乡、鱼米之乡,历史悠久,保存众多古建筑和文物、文化底蕴浓厚,被喻为“瑰宝文化的明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