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个人背景
教育背景
法学院2020级本科生
报考经历及最终去向
报考经历:
报考江苏省选调、国考浙江省厅某机关岗(进面)、广东省省考
最终去向:
广州市某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02
前言
我的个人目标明确,相比于学习书本知识,我更倾向于在实践工作中积累相关经验。考虑到目前不太乐观的经济和就业形势,我最终在本科就业和读研升学中选择了前者,并成功上岸。我很荣幸能和大家分享我备考上岸的经历和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03
经验分享
报考——统筹全局,理性思考
确定了本科就业的方向后,可以借助小红书、b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了解法学就业方向、就业前景等信息。在进行初步筛选后,可以综合考量个人意愿、家庭背景等因素帮助明晰职业选择。同时可以到相关的政府部门网站上了解具体岗位的工作内容、人员配置等信息,做出自己满意的岗位选择。我当时面对多种就业途径,比如律所、企业法务、公务员/选调等,结合个人性格、家人意见、薪资水平和工作压力等因素,我更希望寻求一份稳定工作,所以选择了公务员这个职业。
备考——千锤百炼,日就月将
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公职类考试的难度主要在于时间紧、题量大,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仅仅完成了备考的一半,而另一半在于把握好个人答题节奏,确保能够利用有限的时间取得最高的分数。”
对于备考节奏,我从法考主观题考试结束之后开始,花费了大约两个月的时间。其中,四十天时间学习行测相关内容,十天时间学习申论,考试前十天主要用于练习试卷。具体到每一天,我在上午完成一套行测试卷,下午写一套申论试卷,晚上则写一些专项的题目。通过对资料分析、数量关系等板块进行查漏补缺,将还未掌握的知识进行填补,时刻把握题感,对薄弱项进行突破。这套学习计划的合理之处在于,先整体学习行测和申论的所有内容,在对考试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之后,再通过做整套试卷找寻自己知识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解决相关问题,大大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当然,整体的备考过程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我当时也遇到了不少挑战。做行测试题时,我在资料分析板块占用了太长时间,导致答题时间过于紧张。于是我借助小红书、b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得知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快捷的运算公式和速算技巧。通过不断的模拟、记忆与练习,大约十天后,我得以熟练掌握运算公式和速算技巧,并用心算代替笔算,有效压缩资料分析板块的答题时间,从而使答题得心应手。
笔试——日积月累,百尺竿头
行测方面,在拿到试卷后,要先大致浏览试卷,分析试卷整体的难易度,有选择地放弃部分难度大、分值小的题目,将更多时间留给容易拿分的题目,尽可能地多答题,提高自己的分数。而申论则是一门十分应试的科目,客观题方面推荐观看白鹭老师的试题分析,大作文则推荐观看“人在事上磨”对申论答题的见解,一定会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此外,大作文的整体写作结构类似于我们高中时期所写的议论文,标题、开头和结尾尽可能套用考前积累的模板,这类模板可以从《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等地方积累。每个自然段的段首句,要总结归纳这一自然段的主要观点和论点,注意用词的概括性,每个段首句尽可能结构一致,更加突出主题。
面试——捷径通幽,学海无涯
对于面试的准备,我是通过报班学习的。在我看来,报班相比于自学,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取得较大成效。当然,如果你个人自制力较强,且能够找到面试训练的搭子,自学也同样可以过考。要注意的是,考前一定要多在他人的面前开口模拟,这样在面试时才能从容应对。考公过程中,我仅接触过结构化面试,面试以抽签、候考、答题、候分为顺序,题目类型都是在可把握的范围之内。无论试题如何变化,面试成功的关键,还是在于考前的大量练习,形成应对考题的肌肉记忆。面对考官提出的问题,切忌紧张,一定要自信、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个性化见解。
04
生活与职业
广袤实务,自硬为先,入职以来,我对纪检工作有了更实际的认识,也深刻体会到了“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内涵。纪检的工作范围广、工作内容务实,比如我们曾去一个学校食堂开展检察工作,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几天后学校便根据我们提出的整改意见对食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整,我可以从中切身感受到自己工作的实际价值。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纪检工作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学素养,也要具备有效沟通、灵活应对不同知识背景人员的能力,这对我自身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也将在实践中不断夯实自身专业能力,奋勇搏击、迎难而上,在职业中实现人生价值,为国家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05
寄语新人
回顾我从选定意向岗位到最后上岸的整个历程,过程不是一帆风顺,但结果符合预期。希望各位师弟师妹能够遵循内心的意愿,选择自己真心喜欢的工作岗位。因为只有选择自己真正热爱的方向,才能在前进的路上始终充满动力,并更有机会让梦想照进现实
“没有任何付出是白费的,未来的路上总有一瞬间你会感谢自己曾经的努力,你走过的每一步路都算数。人生是旷野,而不是轨道。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在自己热爱的道路上一往无前,我们岸上见!”
-END-
排版|刘燕
转载|文治公海领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