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她和她,穿越时空,好戏上演!

教育   2024-11-26 10:26   湖北  

金发碧眼的演员

身着民国风的服饰

古色古香的装潢

在宁静的英格兰小镇

…………

在英国斯特拉福

一场大戏已经

悄然拉开帷幕

来自武汉大学的她们

莎体诗版《牡丹亭》

带到了莎翁的故乡



全国唯一!去“寻莎”


在今年九月,经过精心排练和层层角逐,武汉大学获得二届“友邻杯(友邻优课)”莎士比亚学生戏剧节大学英文组团队一等奖,而外国语言文学学院2021级学生李思睿获得了该组别的最佳女演员单项奖,拿到了这份通往莎士比亚故乡斯特拉福的“门票”。


▲ 武汉大学团队在友邻杯颁奖现场


11月2日,作为中方代表团队的核心成员,由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语系副教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研究分会(中莎会)副秘书长、“友邻杯”莎剧节总策划戴丹妮老师带队,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语系、“友邻杯”冠军剧目导演鄢畅老师和中方唯一学生演员李思睿,同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中莎会会长黄必康教授,南京大学-伯明翰大学-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莎士比亚(中国)中心联席主任从丛教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郁霞老师一行人,踏上了一段“寻莎演汤之旅”。他们来到位于英国斯特拉福的莎士比亚故里,开展为期一周的中英莎士比亚汤显祖戏剧交流活动,并在斯特拉福与莎士比亚研究院师生同台上演了一场具有莎士比亚语言风格的英语版五幕诗剧《牡丹亭》。


武汉大学代表队也是中方唯一参演的高校代表团队。


▲ 从左到右分别为:戴丹妮老师、李思睿、鄢畅老师


戏曲×诗剧,不一样的《牡丹亭》


抵达斯特拉福后,整个团队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排练中,迎接此次英国之行的重头戏——在莎士比亚的故乡,上演莎剧版《牡丹亭》。该剧改编自有“东方的莎士比亚”之称的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经典剧作《牡丹亭》,由黄必康教授执笔,改编成时长80分钟的五幕英语诗剧《牡丹亭里的梦幻爱情》。全剧采用莎士比亚式的英语和诗体风格创作,呈现出一次中英戏剧的跨文化重塑与创新


▲ 中英团队合照

第二排右四为戴丹妮老师、第二排右二为鄢畅老师、第二排右一为李思睿


李思睿同学在其中扮演“戏眼”人物春香,这一角色贯穿全剧,串联起不同情节,可以说是所有剧幕中的线索和桥梁。在前期讨论中,中方导演鄢畅老师与来自伯明翰大学的英方导演艾米莉·斯奈德(Emily C. A. Snyder)共同决定采用舞台读剧(Stage Reading)的表演形式,即演员在舞台上手持剧本,进行半脱稿或不完全脱稿的表演。这样一来,台本在演出过程中不仅是演员的辅助工具,更成为表演的一部分,为观众保留更多想象空间,以其前卫和新颖的特点拉近了戏剧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在短短一天半的现场磨合时间中,李思睿要和英国伯明翰大学莎士比亚研究院的同学合作完成这一表演。尽管时间有限,演员们依然凭借默契的配合和导演的精准指导,将这一创新前卫的形式演绎得出乎意料地出彩。演出过程中,中英演员们精彩的念白、生动形象的舞台动作,悲喜交加的情节和滑稽讽刺的场景深深吸引了当地观众,完美展现了中英合作的艺术碰撞与交融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出成功的背后,是整个团队所有人的努力与付出。在排练过程中,戴丹妮老师提出,演出要体现中英文化交往交流互鉴的主题,以守正创新的意识去表现数百年前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的异同。鄢畅老师同时指出,演绎中国传统戏剧时,服装和布景只是文化的外在表现,演员更应通过表演展现中国戏剧独特的韵味,包括戏曲演员的灵动的姿态、优美的身段等,以此来体现戏曲中蕴含的内在精神。



这一提议得到了全体演员的响应,尤其是英国演员团队,其中正好有一位学习过中华武术的同学。于是,大家一拍即合,积极和鄢畅老师、李思睿探讨请教,将戏曲形态融入每一个动作与表情,力求通过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生动传递出中国戏剧的独特美感。事实证明,这种深入的文化交互不仅提升了表演的质量,也成为了此次合作演出中最具意义的亮点之一



“向世界讲好东方故事”


演出成功落下帷幕,而文化的交流与传承却仍在延续。此次莎剧版《牡丹亭》的演出,不仅是一场跨越国界的艺术合作,更是一场中西戏剧思想与审美的深刻交汇。伯明翰大学莎士比亚研究院院长麦克·道布森教授(Professor Michael Dobson)称此次表演“展现出了莎体诗和中国戏剧融合的新活力,是一场真正有现实意义的文化交流”,他也对参演的武大师生赞不绝口。


而对于参与的师生来说,这更是一段跨文化对话的心路历程。从紧张的排练到最终精彩的舞台呈现,他们在挑战中成长,在合作中收获,在这次文化洗礼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借助莎士比亚语言表现中华优秀经典戏剧的独特魅力。回想起这段充满意义的旅程,每个人都有着属于她们自己的感受和回忆。



莎剧版《牡丹亭》的意义是开创性的。它既是一次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胆尝试,也是中国文学与英国戏剧形式的一次深度融合,不仅彰显了中华经典戏剧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更为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探索出一条创新之路。这样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呈现为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而这种探索与实践,正是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几十年来始终坚守的方向与使命。

——戴丹妮老师




中英学生在排练的交流中碰撞出了许多火花,从表演方式到舞台呈现都展现了文化的交融与互动。虽然准备时间有限,但我们已经呈现出了最佳效果。我相信,如果有更多时间筹备,我们能够更加细致地打磨每一个细节,这部莎剧版《牡丹亭》将能更加完整、更加完美地展现出来。我非常期待有机会将这部中西文化交融的戏剧带给更多观众。

——鄢畅老师




在戴丹妮老师、鄢畅老师和Emily导演的指导下,我与英方同学在排练中碰撞出许多创意,也收获了新的表演启发。Emily导演巧妙地将舞台与观众席融为一体,增强了表演的沉浸感;而我们中方团队则积极向英方学生展示中国戏曲的传统表演方式。台上台下的交流让我深刻感受到戏剧作为跨文化桥梁的独特魅力,进一步体会到作为外院人的使命与责任。

——李思睿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几十年来始终坚持以创新的形式为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注入新的活力。未来,将继续践行中西戏剧交流,以具有文化共振和审美共情的方式,带领学生向国际友人讲述“东方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讲好中华优秀文化故事,并通过青年学子的互动交流,播撒文明互鉴的种子。



推动文明传承发展

加强国际人文交流

促进全球文明对话

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用莎士比亚的诗体 

讲述《牡丹亭》的梦幻爱情 

用戏剧连接中英文化的深厚底蕴 

舞台虽在斯特拉福 

故事却跨越时空 

展现着戏曲与诗剧的相遇之美 

这不仅是一场演出 

更是一场跨越文化的对话 

武大人在跨文化传播中

必将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RECOMMEND---

·推荐阅读·




上海法官“天团”空降武大






仅剩1天!武大真的超好逛!






武大人有自己的jellycat!






武大承办,全国第二收官!



 武大,也太秀了吧🤩

 武大牵手海外最大全媒体华语传媒!

 126天内3篇顶刊!

● 写进人教版教科书!武大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 唯一金奖→10万奖金→武大北大组队拿下!

● “双11”热度不再?武大“二手”市场火热开市!



武汉大学
-luojia1893-




感谢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封面图:李宸雨

部分图片来自受访者

摄影:李宸雨

采访:姜婕妤

文案:姜婕妤 张华

排版:张华

责编:贾若寒

审核:张佳宁



投稿邮箱:lljj@whu.edu.cn

为武大的她们点个“”,再点个“在看

武汉大学
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