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次国际大赛金奖
5个学院联合组队
全员均为在读本科生
武汉大学iGEM团队(WHU-China)
第七次斩获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金奖!
开创短肽递送新纪元
助力人类大健康发展
想了解金奖背后的心路历程?
珞珞珈珈邀你一探究竟
初心:药续难题 灵感乍现
iGEM(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iGEM竞赛总部共同主办,是合成生物学领域最高级别的国际学术竞赛。竞赛既包括湿实验、数学建模、软件编程、社会实践等部分,还涉及生物学、医学、数学、化学等多学科领域。武汉大学iGEM团队凭借出色的实力,在海内外的诸多名校中崭露头角,曾6次斩获该赛项金奖。在今年的iGEM竞赛中,WHU-China团队再续佳话,以卓越成果在巴黎 iGEM Grand Jamboree的现场完成最终答辩,接力了金奖荣耀。
▲五位湿实验组核心成员与白磊老师来到比赛现场完成最终答辩
从左至右:赵烨城、朱安雅、彭子晏、白磊、廖艺恒、陈雨婷
▲最终答辩现场
赛事的比拼,不只是检验参赛团队的科研创新能力,更是对团队是否具有深厚社会责任感的考察。WHU-China团队始终秉持严谨为学态度,在多个预立项角逐中确定下研究方向——“Intestide”(意为intestine+peptide,中文直译“因特思肽”),其灵感来源于现实的需求——中老年人和自行长期服药有困难的人群有较大服药压力。许多短肽类制剂虽然作用显著、免疫原性低且易于吸收,但往往需要定期使用,一旦中断,效果便大打折扣。项目想法提出者彭子晏笑言,自己生病时也偶有遇到忘记吃药的情况。对普通人来说尚且是烦恼,对有困难的人群来说,短肽制剂需要定期使用的局限性则是一种痛苦与困扰,考虑到这样的现实因素,WHU-China更坚定了完成项目研究的决心。为解决这一难题,团队将目光投向肠道细菌,决定开创一套全新的短肽递送系统,利用细菌在肠道内的定植持续递送所需要的短肽。
▲iGEM大赛金奖奖牌
专业:各展所长 菌递创新
由于iGEM竞赛是一个涉及实验、数学模型、物理模型、实践调研、产品商业化等多学科交叉内容的综合性大赛, WHU-China团队汇聚了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精英学子。团队由实验组9人、数模组3人、HP组3人、美工组2人、网页组1人,共计18名成员组成。他们各自发挥所长,在生物学、数学、计算机科学、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协同作战,共同为项目的成功贡献力量。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学科领域,但这种跨学科的合作模式,激发了每个人的创造力和潜能,也极大提升了团队的整体实力。
▲2024WHU-China成员(从左至右)
第一排:吕思晴 廖艺恒 朱安雅 陈雨婷
第二排:李心怡 彭子晏 蔡恺玲 黄滢憓
第三排:牛江月 张晨玥 马子涵 谢晓瑜 贺葳
第四排:张真瑜 黄南樵 王逸舟 赵烨城
在本届大赛中,WHU-China团队聚焦于肠道短肽递送难题,巧妙地对大肠杆菌EcN进行了改造:一种作为“营养菌”,负责短肽的递送;另一种作为“调控菌”,通过群体感应系统调节营养菌的数量。两种菌株通过黏附系统形成稳定的定植结构,在肠道内持续释放所需的短肽,展现了极大的创新潜力。
为了使短肽有效释放并在肠道中发挥作用,团队成员在短肽设计中加入了肠酶识别位点。短肽被定位于菌膜外侧,与肠液充分接触。当肠激酶切割特定位点后,短肽得以游离并稳定存在于肠道中,为目标区域提供持续作用。这一设计既保证了短肽释放的精准性,又最大程度提高了治疗效率。
在黏附系统中,团队分别在营养菌和调控菌中表达了李斯特蛋白和Hsp60蛋白。Hsp60蛋白不仅能够结合李斯特蛋白,还能与肠壁蛋白相互作用,从而构建出“肠道壁—营养菌—调控菌”的稳定格局。这一结构增强了菌株定植的持久性,为短肽递送提供了可靠的物理保障。
同时,团队设计了创新性的“猎手-猎物”机制,在调控菌存在的情况下维持营养菌的存活,通过动态平衡确保菌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种机制为肠道菌群研究提供了新方向,也为治疗方案带来了生物安全的保障。
求索:逐梦路远 热爱为灯
蟾宫折桂的背后,是WHU-China团队跨越“八十一难”的备赛历程。他们走过的每一步,都满载着汗水与执着。有限的时间、漫长的战线、繁重的学业……每一个挑战都让前路显得无比艰辛,但团队始终抱定信念,砥砺前行。
“回想那段时光,就像重回高考冲刺的战场。”队员们感慨道。从项目初期的立项调研到后期的实验验证,他们的日子仿佛被反复推翻的实验数据填满。二十余次组会,上百次实验,千份文件,整整一年奋战,无数个忙碌的白日与不眠的夜晚。三餐几乎总是在赶往实验室的路上匆匆解决,学科作业则靠压缩宝贵的休息时间完成。尽管如此,团队成员毫无怨言,只用一句简单的话道出他们坚持的理由:“因为热爱。”
▲左为蛋白质样品制备,右为蛋白质电泳
▲免疫荧光实验
在这个团队中,坚韧的意志和彼此的鼓励是克服困难的力量源泉。“肠道健康烹饪日”便是其中一段难忘的回忆。活动当天,团队成员与国际留学生一起,通过多样化的美食展示,宣传了肠道健康的重要性。活动不仅为他们搭建了跨文化交流的桥梁,更让他们从不同文化的美食中感受到热爱与分享的意义。活动现场热烈的交流氛围感染了每一位成员,也让他们更加坚定地投入到项目的研究中。
▲团队成员与国际留学生合影
而实验室的深夜时光,亦是团队间紧密联结的见证。“那次属于黏附组的凌晨双人派对还历历在目!”一位组员回忆道。那时正值项目冲刺阶段,两名组员挑灯奋战到凌晨一点,望着窗外稀疏的星光,他们干脆停下工作,在实验室里举办了一场简易又别具意义的微型派对。夜深人静的实验室见证了他们的笑声与疲惫,也成就了他们的默契与友谊。
▲凌晨还亮着灯的实验室
这样的点点滴滴,成就了WHU-China团队独一无二的备赛记忆。痛并快乐着,是他们对这一段旅程的总结。在日复一日的挑战中,他们学会了用热爱支撑坚持,用团队的力量克服重重困难。只有怀揣热爱,才能让汗水与青春化作生命中最闪亮的注脚,也正是这种执着与热情,铸就了他们走向辉煌的基石。
传承:同心协力 共铸辉煌
在WHU-China团队的成功背后,是武汉大学提供的全方位支持与保障。学校从平台到资源,倾力支持,为团队的成长保驾护航。白磊、谢志雄、龙燕、吴英亮、叶梅、何星星等多位老师,在团队备赛和参赛的不同阶段给予了悉心指导。他们不仅在技术上为项目的推进提供了丰富的建议,还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严谨的科研态度感染和激励着队员们。
▲龙燕老师与团队成员交流(右一为龙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致力于原核细胞领域研究的甘菲老师。在项目立项初期,便与团队深入交流,探讨科学问题的研究方向;在团队遇到瓶颈时,更是亲自参与项目,开放实验室资源,为团队提供蛋白标签等关键技术支持。以自身行动诠释了“为学术助力,为学生成才”,与团队共克难关,最终助力项目在最后一周期实现突破。
▲甘菲老师与团队成员交流项目问题(右一为甘菲)
然而,项目的成功绝不仅仅依靠个人的才华和能力。正如队员们所说:“这是一场团队的接力,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全力以赴。”从项目的初期调研到实验设计,再到数据分析和成果展示,每一环节都离不开团队间的分工与协作。
在他们的故事里,有队员在技术方案受挫时的反复试验,也有组员在深夜实验时的默契配合;有导师的悉心指导,更有学校提供的平台支持。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真谛,这种协作精神,让团队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从实验台到赛场,团队成员彼此扶持,为实现共同的目标筑起了坚不可摧的桥梁。
▲WHU-China参加第十一届中国地区iGEMer交流会(CCiC)
WHU-China团队是武汉大学的官方代表队,自2011年武汉大学首次参赛以来,这个队伍已成为展示学校合成生物学研究水平的重要窗口。值得一提的是,每年的WHU-China团队成员都会通过严格的遴选产生,涵盖生命科学等多个学科方向的优秀学子。虽然队员年年不同,但“WHU-China”这个名字始终传承着一代代武大学子的科研初心与团队精神。前一届成员不仅在实验方案、技术储备上无私传授经验,还与新一届队员共同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这样的传承不仅延续了团队的成长脉络,也不断激发着新生代对科学创新的热情,让WHU-China在国际舞台上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WHU-China团队的屡次佳绩,不仅展现了武大人才培养的卓越成效,更彰显了年轻学子们的热血与担当。他们以团队的力量跨越重重障碍,为梦想的实现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份对科研的热爱与执着,也必将继续激励更多的学子,奔赴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今年能够取得佳绩,离不开团队所有成员的奋斗。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实验,一起熬夜,一起冲刺的场景依然记忆犹新。以后回想起来,这段时光一定会成为难忘的青春回忆。同时,我们也感谢学校和同学们对我们的支持。在完善项目的过程中,我们真的受到了大家很多方面的帮助。合成生物学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多元,非常开放的领域。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了解合成生物学,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让我们一起思考,为解决世界上的难题提出'合成生物学方案'吧!”
金奖并非WHU-China团队逐梦抵达的彼岸,而是他们再度启航的港口。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潜心笃行 追光逐梦
以科研创新回应现实需求
以团队协作书写青春华章
坚守科技报国初心
勇担时代赋予使命
愿他们满载热爱与智慧
再攀科学高峰!
知行合一 梦筑未来!
---RECOMMEND---
·推荐阅读·
不能忘!不敢忘!不会忘!
“那天,我见到了大圣……”
10天,上岸!
● 不能忘!不敢忘!不会忘!
● “那天,我见到了大圣……”
● 10天,上岸!
● 请回答1893!
● 除了大闸蟹,阳澄湖还有一条武汉大学路!
● 减重60斤夺冠,她上演武大版《热辣滚烫》!
感谢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计算机学院 弘毅学堂
图片由受访团队提供
文字:赵虹蓁 王悦翔
编辑/责编:段懿恬
审核:张佳宁
一起为WHU-China点个“赞”,再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