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精神大家谈(二十八)|笃行致远寻真理,躬耕科研写芳华

学术   2024-11-02 22:24   重庆  

2024年第235期 总第2684期

笃行致远寻真理

躬耕科研写芳华

科学家精神大家谈(二十八)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大力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核心的科学家精神,引导广大研究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走在前列,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德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七所高校研究生会发起,联合全国百所高校研究生会共同主办“科学家精神大家谈”全国研究生网络接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展示活动。

活动旨在构建全国高校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核心的特色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科学家精神大家谈”青年研究生宣讲平台建设,继承和弘扬各学科领域学术大师的科学家精神,积极引导青年研究生接力精神火炬,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国家及区域战略发展大局,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

“科学家精神大家谈”活动将围绕科学家精神的形成过程、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这一核心命题,联合100余所高校研究生媒体共同参与活动,持续100余天网络接力,面向全国高校研究生讲述一个或多个本校本地的科学家事迹,通过讲述科学家胸怀祖国、勇攀高峰、团结协作、奖掖后学的动人故事,凝聚科技强国的思想共识。

今天,主题活动第二十八期推文

让我们一起走进

缙云山麓 嘉陵江畔的

西南大学

听听西大科学家矢志奋斗的故事

西南大学百余年的辉煌成就与蓬勃发展,离不开袁隆平、侯光炯、向仲怀等老一辈科学家们在学术研究与实践教学领域的无私奉献与辛勤耕耘。他们身体力行所展现的科学家精神,成为每一位西大人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源泉,也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撑。这种精神,如同薪火相传的火炬,历经世代而不息,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不仅是对过去的老一辈科学家的致敬,更能为青年学子指引奋进方向。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01

稻香满溢,孕育金色希望——袁隆平


大学时期的袁隆平

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毕业后,毅然决然来到基层农校任教,立志把科研扎根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一待就是19年。19载的农业科研一线生活,帮助袁隆平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也为他开展今后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袁隆平在教学科研生活初始,就严格要求自身,对学生也同样如此,对于研究生,他只有一个要求——下田。袁隆平身体力行,亲自教导学生要动手动脑,把书本上的理论放到实践中去印证。他说:“科学成果必须写在大地上,长在土壤里。”

20世纪60年代初,袁隆平专注科学研究

1960年前后,受自然灾害影响,全国粮食严重减产。那时人们吃不饱,面黄肌瘦,忍饥挨饿,这深深刺痛了袁隆平的心,使他深刻理解了“民以食为天”的沉重含义。“那时候总是肚子空空,身体没力,双腿没劲。晚上睡觉,被窝冰凉,始终也睡不热,身体没能量。”也就从那一刻开始,他将“所有人不再挨饿”奉为终生的追求。

袁隆平观察两系法杂交晚稻结实情况

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起,袁隆平将生命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倾注在了那片绿意盎然的稻田之中。1973年,他成功实现了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技术的突破;1997年,他又前瞻性地提出了超级杂交水稻的育种技术路线。从“三系法”到“两系法”的跨越,从普通杂交稻的育成到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乃至三期的不断突破,袁隆平引领着水稻产量从平均每亩约300公斤跃升至500公斤、700公斤乃至800公斤的新高度。此外,他还创造性地推行了“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借助超级杂交稻的技术革新,实现了三亩地产出相当于四亩地的粮食产量,极大地提升了现有水稻的单产与总产量。对于一个历史上长期饱受贫困与饥饿之苦的民族而言,这一非凡成就无疑是解决温饱问题的巨大飞跃,其贡献之伟大,难以言表。



02

黄土情深,解锁地学奥秘——侯光炯


1983年11月,

侯光炯在中国土壤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作报告

侯光炯院士年少时即立志高远,从农报国。家父义举、国破山河、贫苦人民以及列强的霸道横行,在侯光炯幼小的心田播下了报效国家的种子。1950年,全国掀起土地改革运动,为新中国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第一次全国土肥工作上,朱德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改善提出了展望和要求,让侯光炯倍受鼓舞,深感把自己的土壤科学知识献给祖国和人民的夙愿终于可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从此,他以高昂的革命热情战斗在农业教育和土壤研究战线上,夜以继日,忘我工作。

1955年,侯光炯热心指导青年教师进行科学研究

侯光炯院士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静态土壤理论存在诸多不足,他提出土壤是“活”的、有“生命”的历史体。通过大规模的探索试验,他证实了土壤各层次的土性随太阳辐射热变化而变化,初步发现了土壤的动态规律,并创造性地提出“土壤生理性”见解,认为土壤生理性周期性变化和植物生理作用周期性变化是否协调,决定土壤生产力的高低。

侯光炯院士长期扎根农村,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朋友打成一片。他运用土壤生理性理论,成功研究出“水田自然免耕”技术,并在全国十多个省市推广,增产效果显著。这项技术不仅省工省水,还能实现一田多用,增产增值,为农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1985年,侯光炯在田间考察

1996年11月4日,侯光炯院士告别了他挚爱的大地和土壤。但他的精神品质和卓越成就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深受后人的敬仰和赞誉。因此,他也被曾经一起工作过的师生称赞为“大地之子”。



03

丝路驼铃,点燃蚕丝之光——向仲怀


向仲怀

1937年,向仲怀出生于重庆涪陵的一个中医药世家,正值全民族抗战爆发之际,他见证了日军对涪陵的狂轰滥炸,这在他心中深深植下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报国志向。他自幼接受传统教育,深受国学熏陶,形成了他作为知识分子特有的儒雅气质和深厚文化底蕴。1954年,他顺利考入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蚕桑系,1958年以优异成绩留校任教,从此开启了传奇的科研生涯。

2003年11月15日,

向仲怀(左一)在家蚕基因组框架图新闻发布会上

向仲怀深知蚕桑学科与现代学科融合的重要性。他敏锐地瞄准了蚕业最前沿的方向,于1996年提出了我国第一个家蚕基因组研究计划书。面对国际竞争的压力,他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最终提前完成了测序任务,绘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一成果,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此后,向仲怀又带领团队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确立了我国蚕业科学系统性的引领地位。他不仅关注科研前沿,更心系民生。面对市场经济对传统蚕业的挑战,他带领团队深入调研,提出了“立桑为业、多元发展”的现代蚕桑发展方向,为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向仲怀考察煤矿尾矿栽桑

向仲怀院士不仅是科研的领跑者,更是教育的耕耘者。教书育人,劝课农桑。耄耋之年的向仲怀始终不忘自己的责任,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蚕业科学优秀人才。“驼铃叮当,原野回荡;蚕丝之光,再燃五千年不灭的火种,重建新世纪的辉煌”,向仲怀填下的歌词里,满是对后来人的深情期许。他坚信年轻人能够担当起这一重任,服务于国家的需求,共同建设新时代的辉煌。



今日之西大,正以蓬勃的姿态,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在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引领下,新一代西大人正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勇挑新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与重大责任。我们将和全国高校青年学子一道,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矢志不渝地投身科研创新的伟大事业,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与卓越风采。

“笃行致远寻真理,躬耕科研写芳华。”这不仅仅是对老一辈科学家们的深情致敬,更是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期望。让我们携手并进,在科研的广阔天地中,共同续写青年人的辉煌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


让我们以科学为媒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追求卓越,勇于创新

以理想为帆,以信念为桨

肩负时代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会

下一段科学家故事,由你讲述!

活动指导单位: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

发起主办单位: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东北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

湖南大学、兰州大学七所高校研究生会

本期主办单位:西南大学研究生会

本期承办单位:“西南大学研究生会”微信平台

研之有理网络文化工作站 · 出品


来源丨党建育人中心(特设党支部)

供稿丨万庆丰

供图丨图片来源网络

校审丨任瑶 梁宽 张馨 何江杰

编辑丨陈欣微

西南大学研究生会
立足于研究生视角,宣传和推广研究生会主办的品牌活动,发布实用的研究生学术、生活、文化、就业、实践信息,搭建西南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与研究生指导教师、在校研究生的新式网络互动交流平台,欢迎与我们互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