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电子-表贴式生物电子支架,增强大创口愈合空间均匀度

科技   2024-09-03 09:36   江苏  

研究背景

临床上,当皮肤创面超过6平方厘米时,其修复速度将显著慢于小创口,且易引起并发症,如伤口感染等。传统治疗皮肤创伤的方法,主要基于敷料、表皮移植和细胞外基质支架。这些在伤口愈合过程中,主要经历三个关键过程:1)结痂形成,建立止血和防外环境的屏障;2)结痂下的表皮细胞增殖和迁移,导致创面闭合;3)表皮下的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功能化,实现真皮重塑。然而,对于大面积创伤,这些方法很难控制这三个过程的转变,尤其是表皮与真皮再生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最终导致再生皮肤在创面处结构紊乱和功能丧失。


创新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凌乾和牟玮团队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毅研究员,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尹德东研究员与香港城市大学Xinge Yu课题组设计了一种表贴式生物电子器件,称为E-TASHI,可以精确控制三个阶段的过渡,为大面积皮肤伤口提供加速和空间均衡愈合。体内实验表明,该系统实现了伤口内多层的同步进展,从而重建了类似于健康皮肤的完整皮肤结构,这为大伤口愈合的临床转化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文章解析
研究团队设计的可降解-细胞电转生物电子支架(E-TASHI),质量约为8克,由两个功能模块组成: 1)质粒电转染模块,该模块携带供电系统,可在短时间(<1分钟)启动脉冲电场,实现伤口边缘细胞电穿孔,并递送质粒(编码促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基因质粒)进入细胞,促进细胞的快速增值和迁移到支架模块的孔隙内。2)细胞支架模块,由可生物降解的水凝胶组成的多孔状结构,在短时间内可降解为氨基酸为生物体利用。支架的孔状结构类似细胞外基质,为细胞生长和迁移提供微环境和力学支撑。在伤口修复过程中,有利于真皮层细胞在伤口垂直深度内的分布和生长分化,从而实现表皮(平面)和真皮(空间)修复的同步推进,最终创面重建完整皮肤结构,形成的愈合皮肤与健康皮肤高度相似(图1)。
图1. E-TASHI器件利用支架和电转染双重功效,实现大创口的空间均衡愈合和修复。


为了评估E-TASHI在创面的伤口修复能力,研究者们建立了大鼠创伤模型。E-TASHI植入创面,执行电转染操作。通过检测与创面愈合相关指标在7,1428天的变化,发现细胞数量、血管数量等指标在7天时达到峰值,创面修复进入高峰期;14天细胞与血管数量减少,创面修复接近尾声,且与健康状态下的细胞与血管数量无显著差距。胶原沉积分数和胶原排列方向也在14天时与健康状态下无显著差异。28天时创面皮肤切面与健康皮肤高度相似(图2)。
2. E-TASHI治疗大鼠创面,创口处与愈合相关的指标变化。



后,研究团队在巴马小型猪模型上进一步验证了E-TASHI在创面的伤口修复能力。与大鼠创面修复结果类似,E-TASHI28天时创面愈合面积几乎完成,细胞数量、血管数量和胶原沉积分数等指标也与健康组无显著性差异(图3)。
3. 巴马猪创面修复模型,创面修复相关指标变化。
读后感

该电子器件中细胞支架部分在完成细胞增殖和皮肤愈合后,完全降解,无需二次取出;同时,研究团队‘从大创口中不同层细胞增殖速度不同,导致愈合不均衡’这一科学问题出发,设计了原位自供电转染微纳器件,为大创面空间均衡修复提供了一种另辟蹊径的高效修复途径。

【参考文献】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404534

无法设置外链,请点击下方阅读全文浏览。

【相关阅读】

生物电子-用于大脑皮层接口的可生物降解、可自行展开的电子帐篷电极

生物电子Nature-用于生物电子界面的水响应性超收缩聚合物薄膜

...................................................

WEST可穿戴电子b微信群开通。欢迎加入、推荐、分享和交流,谢谢!

该平台免费提供相关领域的论文宣传和招生招聘,有兴趣请关注订阅号给小编留言或者邮件联系 E-mail:wonger.west@gmail.com


WEST可穿戴电子
为辅助解决\x26quot;人口老年化\x26quot;和“看病难,看病贵\x26quot;的难题,可穿戴电子皮肤与织物(WEST)集独特的材料合成及结构设计,新颖的柔性与可拉伸薄膜器件/传感器,特色的运动健康监测和未来物联网应用为一体,本订阅号旨在为大家分享最新的,原创的科研及应用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