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此或彼》和《非此即彼》
《非此即彼:社会科学研究指南》和《非此或彼:社科研究的选择艺术》是我研究方法丛书的上下两部。上部写给无所畏惧的少年时代,下部写给负重前行的成年朋友。
我在2013年开始筹划《非此或彼: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选择艺术》的写作,计划内容有论文撰写、陈述、审稿回应、课题申请、团队组织、合作拓展等方面。这些内容大都涉及参加工作以来遇到的实际问题,所以《非此或彼》的目标受众是那些有研究经历的学者。在书稿写作过程中,朋友们给予我很多指导和建议。他们的反馈让我逐渐意识到最好在这本书之前先铺垫一本类似于“研究方法101”的基础版,这就是本书《非此即彼》的“选题获得方式”。
定下主意后,我首先要弄清楚学生们的需求:哪些问题是他们最关心的?哪些问题是对他们最困难的?学生的回答和学者是不同的。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寻求线索:一:征询学生的意见,很多反馈来自微信公众号“论文大焖锅”的读者群;二,整理自己学生时代的笔记,包括论文推送、论文初稿、审稿回应信和上课录音等等;三:请教其他老师。让他们阅读初稿并询问意见。反馈、回忆和意见让我不断调整这本书的内容,逐渐形成目前章节加习题的布局,使之更适合学生群体。
需求弄清楚之后,着手建立这本书的结构,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第一,把《非此或彼》中较为基础的内容移到《非此即彼》中,主要涉及文献撰写和拓展这两个部分。但论文撰写部分中 “如何给论文取名”和“如何撰写贡献”,拓展部分中“安慰剂实验”三节内容由于灵活性较大操作难度较高,仍放在《非此或彼》中讨论;第二是撰写价值观、学术习惯、以及陈述图表与沟通三章内容,对处于初始阶段的学生们来说,我觉得这些内容尤为重要,培养起来后能持续提高研究效率。
两本书的受众不同,但主题都关于选择。《非此即彼》讨论的是关于研究的知识,是写给学生的。喜欢就干就不想太多,这是一股精神劲儿。《非此或彼》讨论的是关于研究的经验,是写给学者的。讲究分寸有所担当,这是一种责任感。《非此即彼》面对研究的已知世界。我知道答案,知无不言;《非此或彼》面向研究的未知世界。我不知道答案,欲言又止。但不管是勇往直前,还是勇于担当,都打动人心。
《非此即彼》从2019年开始撰写,2023年写完,主要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以个人和归纳的视角展开。个人视角意味着可能存在偏见和局限,归纳视角意味着无法穷尽学术的所有可能之道。学者在研究构思、推进和沟通上差异很大,但我仍然认为社会科学不同领域间还是存在某些共性的。任何学者的经历和经验都值得其他人参考。所以本书的内容可被视为选项,而非答案。选项越多,处理问题就更游刃有余。
这个时代,信息越来越丰富,但留给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越来越有限。同时,信息的易得也减少了探索的乐趣。本书试图为读者提供训练所需的基本知识,同时尽我所能把难度维持在恰当水平。学术探索之路漫漫,刻苦努力与可持续性都需兼顾。我希望读者朋友们喜欢这本书,也希望那些立志学术之路的学生们看完本书后不再感到孤单。对我而言,这是最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