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的落幕,A股IPO市场也已画上句点。在政策收紧和上市门槛提升的背景下,2024年A股IPO市场出现了明显的降温现象。全年IPO数量和融资总额均降至近十年最低,仅100家企业成功上市,募资额约674亿元,同比下降幅度显著。全年IPO启动辅导的企业数量为378家,同比下降60%;新增受理的企业仅有77家。同时,IPO市场出现了“撤单潮”,撤否企业数量达到436家,同比增长49%。上会审核的企业数量为55家,同比下降82%。本文将综合分析2024年A股IPO市场的整体表现,包括辅导备案、新增受理、撤单终止、上会审核、发行上市以及政策回顾等多个维度,以全面审视过去一年的市场动态。2024年全年新增IPO辅导备案企业378家,同比下降60%以辅导备案登记日为统计标准,2024年A股IPO新增辅导备案企业数量为378家,较去年同期减少了570家,同比下降幅度达到60%。2024年1月,IPO企业启动辅导备案数量达到年度高峰,共计113家。此后,备案企业数量呈现下降趋势,5月至6月更是降至个位数。7月至10月,平均每月新增辅导备案企业14家。到了11月,新增辅导备案企业数量有所回升,达到21家。12月,这一数字继续保持增长,共有60家企业启动IPO辅导备案。具体2024年1-12月IPO新增辅导备案家数依次为:113家、64家、28家、18家、8家、9家、16家、15家、14家、12家、21家、60家。2024年,IPO新增终止辅导的企业数量达到433家,超过了2023年全年的228家。
IPO新增受理情况
月份方面:根据交易所网站数据,2024年全年A股IPO新增受理的企业共计77家。具体来看,受理情况分布如下:1月和3月各新增1家,6月新增30家,9月新增3家,11月新增4家,而12月达到高峰,新增38家。其他月份均未有新增受理记录。板块方面:从各板块新增受理企业数量来看,北交所受理家数最多,共计66家,约占总新增受理家数86%;科创板新增受理6家;创业板和沪主板各有2家;深主板则新增1家。整体来看,2024年五大板块IPO均有新增受理企业。截至2024年12月31日,目前IPO排队企业仍有261家。(注:排队企业指已受理且未获同意注册的IPO企业)板块方面,北交所有108家,占比41%;创业板有53家,占比20%;沪主板有45家,占比17%;深主板有33家,占比13%;科创板有22家,占比9%。
2024年全年IPO撤否家数436家,同比增长49%根据交易所网站数据,2024年全年A股IPO市场撤否企业家数达到436家,相较于去年同期增加了143家,同比增长了49%。2024年,受政策加强和上市门槛提升等方面的影响,A股IPO市场出现了“撤单潮”。2月至6月,撤单数量持续上升,6月份达到顶峰,单月撤单量高达118家,刷新了历史记录。下半年,撤单趋势有所减缓,7月至12月平均每月撤单企业数降至23家。按月度细分,2024年A股IPO撤否企业数量分布如下:1月33家,2月21家,3月34家,4月45家,5月47家,6月达到峰值118家,7月46家,8月23家,9月25家,10月13家,11月20家,12月则为11家。从审核状态分析,共有426家企业撤回了申报材料,约占总数98%;9家终止了注册流程,1家未能通过审核。在板块分布上,2024年IPO撤否企业总数为436家,其中超过三分之一集中在创业板,具体有151家,占总数的35%。其次是沪主板和北交所,各有78家撤否企业。科创板有75家,而深主板则有54家。2024年全年IPO共计审核55家企业,同比下降82%2024年全年A股IPO首发上会企业共55家(不包括2家取消审核的企业,且二次上会按最终结果计算),相较于去年同期减少了259家,同比下降82%。审核结果显示,53家企业成功过会,1家被否决,1家暂缓表决,整体通过率达到96%。按月度分布,1月有14家企业上会,2月9家,3月和4月均为0家,5月2家,6月4家,7月0家,8月8家,9月2家,10月4家,11月11家,12月3家。从各板块审核情况来看,2024年北交所、创业板和科创板的上会企业均实现了100%的通过率,分别有24家、10家和9家企业上会。沪主板有9家企业上会,其中8家通过,1家被否决,通过率为89%。深主板则有3家企业上会,2家通过,1家暂缓表决,通过率为67%。
批文:2024年全年获取IPO批文企业共101家,同比下降64%根据交易所网站数据,2024年全年IPO批文发放的企业数量为101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82家,下降幅度达到64%。2024年平均每月IPO批文发放数量为8家,11月的批文发放数量达到全年最高,创下了年内新高。具体分布如下:1月8家,2月5家,3月11家,4月8家,5月7家,6月5家,7月6家,8月8家,9月8家,10月8家,11月16家,12月11家。在各板块中,创业板以44家批文发放数量居首,占比约为42%。紧随其后的是北交所,有22家;科创板和沪主板各有14家;深主板则有7家。发行:2024年IPO完成发行上市企业100家,累计募资额约674亿元2024年A股市场IPO数量和融资规模均大幅下降。全年共有100家公司完成首发上市,募资总额为673.53亿元,较2023年分别下降68%和80%。
按月度分析,2024年A股IPO发行上市企业数量分布如下:1月14家,2月6家,3月10家,4月5家,5月仅3家,6月6家,7月6家,8月9家,9月10家,10月11家,11月9家,12月11家。值得注意的是,5月的IPO发行上市数量达到近年来的最低点,仅有3家新企业成功上市。
从板块来看,创业板38家,北交所23家,沪主板17家,科创板15家,深主板7家。
2024年有17家企业的IPO募资额超过了10亿元。其中,12月30日上市的国货航成为2024年A股最大IPO,募资额达到34.95亿元。
详细IPO中介项目上市情况可点击查阅:《2024年IPO中介成绩单:全年上市与过会项目量“双榜”揭晓!》
2024年是IPO政策大年,A股IPO市场多项严监管政策相继出台,包括“315新政”、新“国九条”、“科八条”以及首发现场检查等新规的推出。以下是2024年这一年里,IPO重要政策回顾。3月15日,证监会宣布了四项政策文件,涵盖加强IPO、上市公司、证券基金监管及自身建设。针对IPO上市,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提出8项政策措施。同日,证监会正式实施《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监管规定》两大规定。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制度。提高主板、创业板上市标准,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提高发行上市辅导质效,扩大对在审企业及相关中介机构现场检查覆盖面。明确上市时要披露分红政策。将上市前突击“清仓式”分红等情形纳入发行上市负面清单。从严监管分拆上市。严格再融资审核把关。强化发行上市全链条责任。进一步压实交易所审核主体责任,完善股票上市委员会组建方式和运行机制,加强对委员履职的全过程监督。建立审核回溯问责追责机制。进一步压实发行人第一责任和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建立中介机构“黑名单”制度。坚持“申报即担责”,严查欺诈发行等违法违规问题。证监会4月12日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推动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形成和落地实施,证监会制定并陆续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文件和制度规则,现就涉及发行监管、上市公司监管、证券公司监管、交易监管等方面的6项规则草案公开征求意见。4月30日,沪深交易所发布《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9项配套业务规则4月30日,上交所/深交所正式发布了《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9项配套业务规则;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制度,提高主板、创业板上市标准,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6月1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提出要坚决执行科创属性评价标准,优先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从严打击科创板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市场乱象,进一步压实发行人及中介机构责任。8月18日,司法部会同财政部、中国证监会起草了《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征求意见稿)》《规定》明确,中介机构应当遵循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独立客观的原则,不得以参与实施违法行为等形式帮助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应当遵循市场化原则,合理确定收费标准。同时中介机构应配备符合相应资质的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建立有效的利益冲突审查等风险控制制度。中介机构制作、出具的文件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中介机构不得以参与实施财务造假、欺诈发行、违规信息披露等形式,帮助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根据实际工作量、所需资源投入等因素合理确定收费标准,并与发行人在合同中约定收费安排。2024年,中国资本市场步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其中IPO政策的变革尤为引人注目。这一年的IPO政策调整着重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与市场透明度,以及维护市场稳定。尽管IPO的数量和规模在2024年有所缩减,但市场整体质量得到了提升。到了年末,IPO板块受理全面恢复、撤否数量恢复平稳,批文发放显著提速,IPO市场呈现出复苏的积极迹象,监管层的积极举措和市场环境的逐步改善为2025年IPO市场的回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望2025年,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和市场环境的改善,2025年A股IPO市场将呈现稳中有增的态势,更多优秀企业将有望顺利完成上市流程。
深圳市他山以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系他山咨询的控股子公司,面向IPO企业及上市公司提供募集资金规划与使用咨询、ESG/社会责任综合咨询、行业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等服务。他山以微团队拥有近 10 年的资本市场咨询服务经验,先后已为 500 余家IPO企业及上市公司提供精品咨询服务,覆盖TMT、半导体、电子元器件、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环保、新能源、汽车、船舶、航天航空、轨道交通、大化工、新材料、食品饮料、日用品、服装等众多行业领域,项目经验丰富、涉猎行业众多;并长期跟踪研究各行业及细分市场的发展动向。※ 将他山以微公众号「设为星标」,及时获取更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