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退市新规的影响下,未来A股市场将会上演退市常态化的现象,按照近期的退市力度,今年被实施退市的上市公司数量可能会大幅提升。
退市包括强制退市和主动退市,强制退市包括交易类强制退市、财务类强制退市、规范类强制退市、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四种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交易类强制退市和主动退市无退市整理期,财务强制退市、规范类强制退市、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有退市整理期。
案例1(*ST华仪):2024年“退市第一股”
*ST华仪作为2024年“退市第一股”,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跌破1元而退市,其背后是多年财务造假、公司资金被关联方违规占用、常年诉讼缠身等问题。即使不因面值退市,也可能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反映出问题企业难以逃脱退市命运,市场出清加速。
案例2(*ST美盛):“面值退市”
2024年6月3日,深交所发布公告称,因触及面值类强制退市情形,*ST美盛将从A股退市。
*ST美盛是一家做动漫衍生品的公司,2012年上市时是A股的“动漫服饰第一股”,最大的业务是生产迪士尼“公主裙”。在2015年的高点,美盛文化市值曾超过240亿元。
因2022年年报被会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ST美盛股票于2023年5月5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4年3月22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ST美盛和公司实际控制人赵小强收到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据了解,*ST美盛曾发生大额资金占用、业绩预告不准确、违规回购等多项违规行为,收到《立案告知书》之前,公司还多次受到深交所纪律处分及浙江证监局行政处罚。
此前,*ST美盛披露的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23年营业收入约9.81亿元,同比减少20.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1.11亿元。
案例3(新海退):2024年首例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
2024年4月18日,新海退因涉及重大违法行为被强制退市,这也是2024年首个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案例。
2024年2月5日,新海退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其通过参与专网通信虚假自循环业务虚增销售收入、利润,导致2014年至2019年年度报告及2019年半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的事实及公司已披露的年度报告,*ST新海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个会计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负值,2019年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值,触及交易所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案例4(*ST博天):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
2024年3月19日,*ST博天(603603.SH)披露公告,因多份财报存在虚假记载,已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据了解,*ST博天虚假记载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持续时间长,虚假记载金额大、占比高,严重损害证券市场秩序。
具体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造假金额大,占比高。公司2017年虚增营业收入3.47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11.40%,虚增利润1.18亿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70.68%;2018年虚增营业收入10.98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25.33%,虚增利润5.01亿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23.80%。
二是造假行为持续时间长。公司2017年至2021年定期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连续多年对利润收入、资产负债表全面进行严重造假,迟至2023年3月底才予以集中更正,严重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三是造假手法恶劣。根据北京证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司未及时对已终止的设备销售业务、已竣工结算的项目进行会计处理,或使用无商业实质的验工计价凭证确认工程进度,同时通过虚假委托付款协议、虚假债权转让协议等方式完成造假闭环,属于“无中生有”型恶意造假。
案例5(*ST深天):A股首例“市值退市”公司
2024年9月2日,*ST深天(000023.SZ)股票终止上市暨摘牌,成为A股市场首家因市值不达标而被终止上市的公司。(详细内容可点击:《A股公司首例!昔日混凝土巨头锁定“市值退市”第一股》)
案例6(*ST亚星):2024年首例主动退市公司
2024年10月17日,*ST亚星(600213.SH)股票终止上市暨摘牌,成为2024年A股首例主动申请退市的上市公司。(详细内容可点击:《今年首例!A股主动退市!最新:年内A股已有52家公司完成退市》)
※ 将他山以微公众号「设为星标」,及时获取更新内容!